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何志毅 寇全军:如果有人借钱不还,我可以替他还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何志毅 寇全军:如果有人借钱不还,我可以替他还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其实我们城里人在某种程度上都亏欠着农村人。有人说,农民借了钱不会还,我相信他们一定会还。

如果有人不还,我可以他还,但我相信这种情况不会发生。

地震的时候绝大多数人都会有一种冲动,愿意过去帮忙做点事,因为灾难实在是太大了。我从小到大,总共有六年在农村生活的经历,看到过农村的贫穷生活状态,因此总想为他们做点什么。20日去灾区,就想看看灾难到什么程度?我们能够为灾后重建做一些什么?21日到绵阳,我记得当晚睡在九州体育馆,看到大片的受灾群众,看到很多志愿者,总体感觉各方面的力量还是很强大的。

真正第一次看到地震的情况,是进方碑村,从绵阳到村子里大概也就40到50分钟车程,可是一进村,就看到整个村基本上全毁灭了,那个场面是很震撼的,有种家园尽失的感觉,很触目惊心。当时看到有些村民麻木地坐在树底下,而有些村民已经开始下田插秧了。他们维持着对生存的渴望跟希望,在播种维持生命,在什么都没有的情况下维持着日常的劳动,这种顽强的生命意识我还是挺感动的。没有带照相机,但是我在心底留这些画面,比如我记得印象比较深就是一个小孩坐在大树底下看书,我跑去看她看什么书,她在看格林童话。我想小孩也是在找心灵安慰吧。在这个情况下只能在书里面找一些童话,这是下意识的行为。

在灾区,我没有考虑过我的专业,只觉得我是一个公民、一个社会人、一个志愿者。大家在这时候都是普通人,在这么巨大的灾难面前,看能做什么就做什么。我们身为知识分子,在这里贡献的不仅仅是劳力,这不是我们的强项。捐钱?我们也不是很有钱,其实只能用我们的智慧和社会资源看看我们能做什么。于是,我想到了“一帮一”的计划,就是发动一个城市家庭以一万至两万元的无息借款,帮助一户受灾家庭重建倒塌的房屋,受助家庭在5年内逐年还清这笔借款。出借人、借款人需签订借款协议,而方碑村的村委会则作为第三方担保。

我在自己主编的《北大商业评论》杂志中刊登了一份恳请信,在信中写道:“我恳请我的朋友、我的学生、我演讲的受众、我的书和文章的读者,恳请你们参加‘一帮一’灾后乡村家园重建计划的方碑村试点……我恳请你们,还因为他们是中国最基层的人群,其实我们所有人的祖先都是农民,我们只是先进城了一步;还因为,中国计划经济造成的城乡二元结构至今仍未改变,其实我们城里人在某种程度上都亏欠着农村人。有人说,农民借了钱不会还,我相信他们一定会还。如果有人不还,我可以替他还,但我相信这种情况不会发生。”

我觉得我是理性的,虽然我最初做这件事情有感性成分,但是我们制定的整个方案是理性的。

最初,我们在方碑村发现他们迫切需要解决的只是吃饭问题,当时何老师就利用自己的关系,开始找朋友在成都买到了10斤大米、3斤挂面,450套炊具就是锅碗瓢盆给每家送去,而我负责到绵阳九洲体育馆去招志愿者。我们的团队在方碑村呆了一个月时间,基本上方碑村的秧也插完了,学校的教育系统也建立了,板房也开始钉上了。

5月27日何老师第二次返回四川。回来以后就跟镇政府的领导一起聊灾后重建的方案。提出了“一帮一灾后重建”,大约6月1日左右我们开始第一次摸底调查。在调查中,我们提了3个问题:一、你家受灾面积?二、你家收入来源?三、你家是否有建房资金?当时没有一个人愿意自己拿钱出来建房的,即使一些村干部也说没钱建房。这点我们不意外,国家政策还投出来呢,农民们会想凭什么我自己拿钱建房啊。

当时何老师走了,我就在他们村的马路上召开了一个有200多村民参加的大会,我是把那些赶集的村民全召集起来,大概和他们说了几个实际的数据,通过数据告诉他们――国家顾不过来,这个房子肯定要靠自己建。老百姓一听是这么回事。

这时,我们又做第二轮调查。问你家要建多少房?能出多少钱?这时有人出3000元、10000元,最低有村民出1500元,最多一户出了两万元,两万元是个理想数字。

7月15日,我们联合了当地的镇和村成立了方碑村灾后重建组织部。7月22日,到北京开了媒体的新闻会。这时村民们内心才开始真正相信我们。毕竟,我们领了20多个人,家家户户在帮他们干活干了这么久,方碑村有1000多人,最起码有四分之三的村民认为我就是方碑利人,不当我外人了口我在方碑村呆了年,我想在村里吃一年饭没有问题,只要看见你,家家户户拽着你吃饭。大部分村民都称我老寇,村口有些不知道的叫我寇教授,他们信任我们,觉得我们是北大来的城里人,想帮人家忙,肯定会帮成的。其实不然,

25日之后,我们又做了第三次正规的意向性调查,然后我们又让村里面协调县里面做户型的设计,国家也答应方碑村的灾后补助款一次性放在方碑材账户上了,方碑村又成立理财小组、灾后重建小组等等。这时候我们开始第一次签正规的合同,要求五户联保,就是一家找到4家邻居肯为你的信用担保。为什么要这么做呢?因为我们是一个杂志社,钱收不回来我们赔不起啊。这样,我们带着218户的合同回北京。

到今天为止,95%的村民全住进新楼房了,年前腊月27日那天,我们举办了200多户的搬家仪式。那天,村民拿来活鸭,地里扒来的花生……反正把最好的东西都拿来了,剪成各种形状“喜”字的红纸包着表达感激之情。

现在尴尬的事情,是因为我们承诺的借款还有一部分没有到账,到目前为止方碑村345万借款,实际到方碑村是207万,一些答应借款的企业最后没有履行诺言。房子建好了都搬进入住人了,建筑商肯定要来要钱啊。

我们最近在为筹钱而发愁。每次,人家请何老师去讲课,何老师都是讲战略、讲经济危机,讲到差不多了,就说我还有一个其他项目,大伙儿如果有兴趣就听听。上个月底在同济大学、复旦大学举办了一个CEO俱乐部,当时就解决30万借款。

我认为何老师能够坦然在讲座中转到这个筹款话题,从心理上说已经了不起了,何老师说一句话:我相信在中国再找100人能借得起两万元的人还是不难的。

何老师去灾区去了十多次。而我最近一次去方碑村是3月28日左右,在那逗留了几天。现在村民生活很安逸,都住了好看的新房,都在插秧。压力在我们这里,建筑商也说最后的期限 是这两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