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针刺加推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10例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针刺加推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10例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北京健翔医院,北京100083)

1 临床资料

腰椎间盘突出症310例中,男171例,女139例;年龄13~70岁;病程2个月~15年。均CT或MRI确诊,有典型临床症状体征和X线平片参考。病理分型:后中央型47例,后外侧型左88例右63例,极外侧型左66例右46例,伴膨出者93例,伴腰椎骨质退行性病变76例,伴假性滑脱9例,伴椎管狭窄12例。L3/L4突出16例,L4/L5突出133例,L5/S1突出137例,两个以上椎间盘同时突出24例。均经过中西药物等方法治疗效果不理想。

2 治疗方法

2.1 针刺

选用任意一侧手背的腰痛穴及全息疗法的第二掌骨腰腿点,用30号1寸毫针针刺各穴,留针15分钟,期间捻转3次,起针后即可行推吊法。

2.2 推吊法

根据人体腰椎生物力学原理研制的一种垂直悬吊架,上半身完全固定,下半身在三维空间可做任何动作。让患者站入特制的吊架支重板上,足底距地面30cm左右,将患者躯干用三条固定带固定于病变上一节平面,移去支重板,患者即悬空在架上。第一步:术者双手紧握患者的双侧臀部,结合CT片,极外侧型向病灶侧旋转,后外侧型向病灶对侧旋转,后中型不做此动作。旋转时先轻用力转动10余次,待患者腰部肌肉完全松弛后突然加力转1次,使腰椎发出"咯啪"声,促使突出的腰椎间盘"变位"。第二步:患者在悬空状态双下肢髋膝关节同时屈曲成90度用力向下跳,跳动次数不限,以患者无力再跳动为止。与此同时术者立于患者的后侧,用手掌用力向前推患处,每跳动一次,用力推动一次,着力点在患者跳下极点。第三步:令患者再次屈曲髋膝关节,术者双手拇指沿患者腰椎棘突由上向下摸压,当摸到向左或向右弯曲的棘突时,让患者用力咳嗽,术者同时向正方向推其棘突,连续配合3~5次。第四步:在悬空状态下让患者左足向前右方用力蹬,右足向左前方蹬,最后让患者悬空自然垂吊几分钟即可卸下。上述四个步骤患者无任何痛苦,一般腿痛患者吊上去疼痛即消失。概括为一旋、二跳、三推、四蹬。每日治疗1次,12次为一疗程,间隔1周行下疗程。3疗程后作疗效统计。

3 疗效观察

3.1 疗效标准

痊愈:治疗后症状完全消失,参加各种体力活动后无任何不适。好转:症状基本消失,重体力活动后或气温变化时有轻微不适。无效:自觉症状有轻度好转或无好转。

3.2 治疗结果

310例近期疗效:痊愈223例,好转77例,无效10例,近期有效率96.7%。随访1~2年,200例远期疗效:痊愈171例,好转22例,无效7例,远期有效率96.5%。其中8例就诊时被担架抬来,经1次治疗后可自由行走。310例治疗时间最短3次,最长3个疗程。

4 讨论

4.1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退行性病变,除外科手术治疗外,任何保守法都不能使突出物"回纳",即使是暂时"回纳",稍有压力作用便可再次突出。因此保守法只能使其"变位"。即突出的椎间盘与神经根离位,临床症状便可减轻或消失。但不论任何"变位"方法,虽能使症状消失,而CT扫描中很难看到治疗前后有明显"回纳"。即使是临床症状完全消失,也是如此。本组有7例症状消失前后CT对比无明显变化,均无完全"回纳",只有不同程度的"变位",说明症状消失但突出物并没有"回纳"只是"变位",而这种变化CT扫描的观察也是轻微"变位"。

4.2 针刺能缓解腰部肌肉痉挛,本组患者有89例针刺后腰腿疼痛即有明显好转,但不能使突出的椎间盘与神经根之间的关系改变。只有配合垂吊和推拿手法才能使其"变位",因此针刺与推吊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4.3 自身重力垂吊本身是一种牵引方法,可使腰部肌肉松弛,椎体间隙增宽2~2.5mm,在悬空状态下用力向下跳瞬间可增加50~100kg牵引力,足以使局部空间结构位置改变,可以减轻神经根受压。在上身完全固定后双下肢有活动空间,在此基础上加推拿手法效果更好。本法可以使症状迅速缓解,无任何副作用。

(收稿日期:20010704,赵昕发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