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斗嘴炼成演说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斗嘴炼成演说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3岁开始阅读、4岁开始写故事、8岁出版32万字的故事集、10岁风靡全美成为“小小演讲家”、13岁出书讽刺小布什的政治生涯、15岁给美国哈佛师生演讲。这朵美国文坛的奇葩,是如何做到的呢?

斗嘴发现语言天赋

1997年出生的邹奇奇是中捷混血,妈妈邹灿是中国四川人,爸爸约翰史维泰克是捷克人,他们一家居住在美国华盛顿。

和许多跨国家庭一样,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约翰和邹灿的意见有了分歧。

身为西方人,约翰提倡让孩子自由成长,给孩子足够的空间。然而邹灿不同意,她认为孩子从小就需要管教,否则许多观念和思想都会偏差。

因此,在奇奇很小的时候,邹灿就开始训练她“听话”,可是她发现,小奇奇的性格遗传了自己四川辣妹子的“火爆”。只要稍微不如意,才1岁多的她就会叽里呱啦说一大堆别人听不懂的话,以示抗议。

邹奇奇2岁时,有一天她吃蛋糕,蛋糕屑掉了一地,妈妈很生气,上前训了她几句。这时,还不到桌子高的邹奇奇大声反驳:“你干吗那么大声骂我?奇奇肚子饿,要吃东西!”

邹灿一愣,继而故意高声说:“那你为什么要把地板弄脏?妈妈刚刚擦完地板,现在又要重新擦一遍。”

不料,奇奇仍然没有示弱,用更大的声音说:“因为我只是一个小孩啊,我还那么小!你又没有带好我!”

当时邹灿就震惊了,女儿清晰的思维能力和准确的表达能力令她汗颜,同时她也感觉很惊喜,觉得女儿很有语言天赋。

邹灿开始了自己的计划。她的方法非常独特,就是常常逗女儿和自己“斗嘴”。比如故意提一些刁难的问题、提过分的要求去刺激小奇奇,激发她的“斗志”。

饭前忘记洗手、多吃了一块糖、把玩具乱放……这些都是母女俩每天斗嘴的理由。邹灿的语速快,噼里啪啦就说了一大堆话,可是奇奇并不害怕,相反气焰一直很高,尽管常常词不达意,但每次都能坚持到最后,都想斗赢。

除了斗嘴训练语言组织能力,邹灿也没有让女儿落下认字能力和书写能力。平时和奇奇上街时,邹灿捉住一切机会教她识字,广告牌、公交牌、快餐店的点餐牌,都是现成的教学工具。邹奇奇认字非常快,几乎过目不忘,3岁就能写简单的日记了。

故事培养写作能力

随着邹奇奇认识的字越来越多,邹灿开始培养她写故事,常常有意识地引导她编故事,令邹奇奇的创造思维越来越广阔。

有一回,邹奇奇在看一本动画书,讲大象和老鼠比武,老鼠钻进大象的鼻子里咬它,结果老鼠赢了。邹灿趁机教育女儿说:“因为大象欺负老鼠,而且又骄傲自大,所以它输了。”奇奇却不同意这个说法,反驳道:“老鼠无论如何都打不赢大象,故事书写的是假的。”她甚至分析道:“大象不会那么傻,让老鼠钻进它的鼻子里,它可以把鼻子翘起来,老鼠又不会跳。”

争执了许久,邹灿说:“既然你说老鼠打不过大象,那你把你的故事写出来。”于是,邹奇奇拿起笔,歪歪扭扭地开始写故事,她执意安排老鼠被大象打败了。

邹灿问她:“老鼠是弱小的,大象欺负它,却赢了,你就不怕读你故事的小朋友伤心吗?”不料邹奇奇大声说:“我就是要让小朋友知道,不要跟比自己强的对手在一起,远离欺负自己的坏蛋!”听完这话,邹灿欣喜不已,觉得女儿实在是太厉害了。邹奇奇还为自己的故事取了一个有意思的名字,叫《你可以选择逃跑》。

这就是邹奇奇创作故事的开始,那一年她才4岁。

邹灿还经常给奇奇念小说。《围城》、《荆棘鸟》,甚至《三国演义》……读书的过程中,邹灿常常读到一半就把书藏起来,然后对女儿说:“书找不到了,干脆我们来猜结局吧!”

事实证明,邹奇奇非常爱玩这个游戏,并常常以想出更胜原著的结局为荣。

当邹灿让她猜“曹操最后有没有杀杨修”时,小小年纪的她竟说:“考虑到读者的感受,肯定是应该杀的,不然就不符合曹操的性格了。”女儿的话令邹灿咋舌,她知道,是时候放手让女儿独立写故事了。

出书演讲成就

“文坛小巨人”

2003年,邹奇奇6岁了,邹灿给她买了一部笔记本电脑,从此奇奇就开始用电脑写故事。起初,邹灿规定女儿每周要写2个故事,不料奇奇轻轻松松就完成了任务。后来她一写就刹不住车,高产的时候每天写一个故事。

历时两年的时间,邹奇奇完成了470多个故事,总共32万字。她的故事多以中世纪为背景,从古埃及写到文艺复兴,不论是法老、女英雄、浪漫的爱情故事,甚至是刺激的历险记,情节都非常生动有趣。

著作完成后,邹奇奇想把它出版面市,得到了妈妈的大力支持。邹灿为女儿找到了一家儿童出版社,为32万字的故事集取名为《飞扬的手指》,副题为“如何从享受阅读到掌握学习的工具”,最终成功出版面市。

上市3个月,《飞扬的手指》就打破了美国儿童读物的销售纪录,全美畅销至断货,邹奇奇也因此成为美国文坛的小小明星,许多出版商都找到她,希望和她签约出书。

从此,邹奇奇一发不可收拾,开始给美国的各大儿童杂志投稿,专门写儿童文学和儿童故事。《美国小主人》儿童杂志甚至为她开设了专栏,请她每周写一篇随笔,站在孩子的角度跟大人谈心、发牢骚。

邹奇奇的第一次正式演讲是在她所在的小学,当着上千名师生的面,她侃侃而谈,把自己的思想和理念有条不紊地表达出来。当校长带头起立为那场精彩的演讲报以热烈的掌声时,邹奇奇感觉到了前所未有的满足和兴奋,她对妈妈说:“我爱演讲,讲着讲着,我心里的想法就变得清晰了,我觉得演讲可以让我更了解我自己。”

事实证明,演讲令邹奇奇嬗变,无论是在故事创作上还是在日常的思维方式上,她都有了很大的转变。

2007年,邹奇奇出版了第二本书《舞动的手指》,书是她根据这些年所读书籍和自身感悟写的诗集,当然也有许多赞美演讲的诗歌。

邹奇奇不无担忧地说:“妈妈,我发现演讲很容易让人感到乏味,我很担心有部分听众没有用心在听我说话。”邹灿说:“那你就想办法把你的演讲变得有趣,让人们笑起来,并记住你说的话,就成功了。”

在美国西雅图绿色节主讲台上,邹奇奇发表了《大人从孩子身上能学到什么》的演讲。她幽默地回忆道:“有一次我给一个儿童出版社打电话,对方竟然称他们从不跟小孩打交道。我实在搞不明白,儿童出版社不跟小孩打交道,难道要跟仓鼠或笨熊打交道?”在场的2000多名大人发出一阵会心的大笑,都为这个睿智的孩子鼓掌。

如今,邹奇奇的演讲风格不但幽默风趣,而且更是升级到了政治的高度,她常常令人们在大笑的同时引发深思。

2O10年10月,邹奇奇完成了一本有关小布什的政治讽刺小说,名为《伪装的羊》,一举成为炙手可热的作家,她的演讲费用更是直线上升,直逼美国的一线电影明星。她还接受哈佛之邀进行演讲。

当人们把“世界最聪明的孩子”、“文坛小巨人”、“神童”等桂冠戴在她的头上时,她说:“对于神童,人们有许多不同的解释。我的解释是‘具有卓越才能、可以帮助其他孩子的儿童’。我希望我能成为这样的神童,但我并不认为自己能够做到。”

沈雁摘自《知音・海外版》

2013年1月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