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住房公积金供求市场的非均衡模型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住房公积金供求市场的非均衡模型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内容摘要:本文从有效供求的角度,深入分析了影响住房公积金供给和需求的各种因素,并借助非均衡理论,建立了住房公积金非均衡计量经济模型;以上海为例,通过测算市场的有效供给量、有效需求量和非均衡度,分析了该市住房公积金市场的非均衡状态,得出相关结论。

关键词:住房公积金 非均衡 有效供给 有效需求 非均衡度

住房公积金市场的供给和需求是相关作用的,当住房公积金市场出现供给大于需求时,大量公积金沉淀闲置在银行,资金的利用价值无法充分发挥,从而引起市场公积金资源配置效率的低下;当住房公积金出现供给小于需求时,公积金的供需矛盾,导致职工提取公积金和公积金贷款等有效的需求无法得到满足,使相当比重的潜在公积金需求不能向现实的需求转化。

住房公积金供求影响因素分析

(一)影响住房公积金供给的因素分析

住房公积金供给的来源渠道包括公积金归集数量、公积金贷款的本金还款额和增值收益等。影响公积金有效供给的因素主要来源于公积金归集和公积金贷款的本金偿还这两个方面。

根据现行《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有关缴存方面规定,住房公积金的归集额度=归集覆盖人数×缴存基数×缴存比例,住房公积金的归集数量直接受归集覆盖人数、缴存基数和缴存比例的影响,由于缴存比例的变动范围较小,可假定为恒值,故在缴存比例一定的情况下,缴存覆盖的人数越多、缴存基数多大,公积金的归集额越大,反之越少。由于公积金的缴存范围应涵盖城镇所用的企事业单位、缴存基数按照职工本人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考虑,所以公积金覆盖人数、职工的平均工资水平对公积金总的归集数量影响很大;住房公积金贷款本金的偿还额作为供给的另外一个渠道,受到公积金贷款本金偿还速度的影响,跟贷款规模、还款期限有关。

(二)影响住房公积金需求的因素分析

住房公积金在使用时首先必须满足缴存住房公积金的职工在符合公积金提取条件时有款可提;其次,在满足职工提取的前提下,也应该保证每位缴存公积金的职工在履行了公积金的缴存义务后有权利进行公积金贷款,这是每位缴存职工应该享有的权利,也是公积金制度建立的初衷;而购买国债和资金沉淀则属于在满足公积金提取和公积金贷款两类实际需求的前提下,国家允许的住房公积金两种不同的投资使用方向。提取额和贷款额度在住房公积金使用中占据很大的比重,所以住房公积金的主要使用方向包括公积金提取和公积金贷款两个方面。

根据国务院《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有关住房公积金的使用规定,公积金提取额度受提取人数、平均提取比例等因素的影响,提取人数越多,个人提取比例越高,公积金总的提取额度就越大;而公积金贷款跟采用公积金贷款购房面积的数量、住宅市场的销售价格等有密切的关系。

住房公积金市场的非均衡计量经济模型

(一)非均衡理论及其模型简述

非均衡理论主要探讨在供求不能完全相等的情况下,各种经济力量如何根据各自的具体情况而调整到彼此相适应的位置,并在这个位置上达到均衡。其最基本的非均衡模型由三个方程组成:需求方程、供给方程和交易量方程。具体形式如下:

Dt=αXdt+μdt(t=1、2、3……)(1)

St=βXst+μst(t=1、2、3……) (2)

Qt=min(Dt ,St)(3)

在以上联立方程组中,式(1)为需求方程,式(2)为供给方程,式(3)为交易量方程。其中Dt、St分别表示时期的市场供给量和需求量,Xdt、Xst是各种影响市场供给和需求的外生变量,α、β是待估变量,μdt、μst是方程的随机误差项,并假设μdt、μst的均值为0,方差为常数,无序列相关、且与Xdt、Xst相互独立,Qt表示时期的实际交易量。在最小原则条件下,市场交易量Qt并不同时等于需求量和供给量,而是等于需求量和供给量中的较小的一个,即Qt=min(Dt,St)。

宏观非均衡模型都是以最小原则方程为基础的,但它并不完全符合现实复杂的经济生活。因此,必须对市场进行细分并考虑其聚合效应,这里采用双曲线型聚合方程,其表达式为:

Q=1/2*(D+S)-1/2*((D-S)2+4*r2*D*S)1/2(4)

对于任意的r,由上式得:Q<min(D,S),且limQ=min(D,S)r0

r=0时,即宏观市场摩擦消失,宏观市场交易严格符合短边规则。

(二)住房公积金市场的非均衡计量经济模型建立

本文在分析住房公积金统计指标的基础上,对影响公积金需求和供给的变量进行有效筛选,最终确定住房公积金市场有效供求数量非均衡计量经济模型的方程。

住房公积金有效供给模型为:

SUP=C(1)*FGM+C(2)*PJGZ+C(3)*BJCH+ C(4)+μs (5)

式中:SUP代表有效供给量,FGM为公积金缴存覆盖人数,JGZ为城镇居民平均工资水平,BJCH为公积金贷款本金偿还额度;C(1)、C(2)、C(3)为模型系数,C(4)为常数项,它们均为待估参数;μs为误差项,用于表示无法用现有统计数据表示的影响公积金供给的因素。

住房公积金有效需求模型为:

DEM =C(5)*TQJE+C(6)*GFMJ+C(7)*JGZS+C(8)+μd (6)

式中:DEM代表有效需求量,TQJE为公积金提取金额,GFMJ为采用公积金贷款方式的购房面积,JGZS为住房销售价格指数;C(5)、C(6)、C(7)为模型系数,C(8)为常数项,它们均为待估参数;μd为误差项,用于表示无法用现有统计数据表示的影响公积金需求的因素。

交易量方程:

Q=1/2*(DEM+SUP)-1/2*((DEM-SUP)2+4*r2*DEM*SUP)1/2 (7)

由于住房公积金市场同时存在总量非均衡和内部结构的非均衡,本文采用双曲线型聚合方程。Q为公积金市场的交易量,r为公积金市场摩擦系数。

实证分析

(一)数据搜集及整理

本文以上海市住房公积金市场为例,借助建立的住房公积金市场的非均衡计量经济模型,对其作实证分析。本文采用的数据来源于1999-2009年的《上海市住房公积金统计年报》和《上海市统计年鉴》,数据整理结果如表1所示。

(二)模型参数估计

参数估计及结果。为了获得非均衡模型的正确结果,本文采用Eviews6.0统计软件,对模型参数进行估计,模型参数估计结果如表2所示。在参数估计时,由于只有11年的序列数,交易方程采用了简化方式,即假设r为零。从参数估计结果看,模型参数估计整体效果较好。其中拟合优度R2=0.997, 拟合优度非常高;t检验值显著,各参数回归系数的显著水平均在99%以上;同时其他检验指标都符合要求。由此可以得到上海市住房公积金市场的非均衡计量经济模型(各参数保留两位小数点)。

SUP=4.23*FGM+4.24*BJCH-1498.49

(8)

DEM=1.91*TQJE+0.34*GFMJ- 5.41*JGZS+324.99 (9)

Q≤min(DEM,SUP)(10)

有效供求总量和非均衡度的测算。利用上述拟合回归得出的非均衡计量经济模型(公式8-10),代入各解释变量的历史数据,可以测算出上海市历年住房公积金市场的有效需求量、有效供给量和交易量(见表3)。

为了说明公积金市场有效供给情况,引入住房公积金市场非均衡度作为指示指标,用于反映公积金市场的非均衡度,其公式表示为:Z=(DEM-SUP)/Q。将测算出的有效需求量、有效供给量和交易量数据带入公式11,可得到每年住房公积金市场的非均衡度指标,如表3所示。从表3可以看出,上海住房公积金市场有效供求呈现出较明显的非均衡发展状态,供大于求的年份和供不应求的年份各占其中:1999、2003、2004、2005、2008和2009年共6年处于供给大于需求状态,而其余年份则处于供给小于需求状态;从非均衡程度指标来看,1999、2000、2005、2008年市场的有效供求失衡比较严重,这与上海市住房公积金市场的发展历程及外部住宅市场的周期性变化基本相吻合。

综上所述,本文从经济学的角度研究得出,住房公积金的供求市场长期处于一种非均衡状态;市场主要通过公积金归集和公积金贷款本金偿还两个渠道提供有效的资金供给,缴存范围、职工平均工资、住房公积金贷款本金的偿还速度等都会影响公积金的有效供给数量;而公积金需求则主要体现在公积金提取规模和利用公积金贷款购房两个方面,提取额度、采用公积金贷款的购房规模、住宅市场销售价格等因素直接影响到公积金的有效需求数量。

参考文献:

1.丛诚.中国住房和公积金制度发展大纲[M].上海辞书出版社,2008

2.王爱民.住房公积金供求机制的一般研究[J].上海金融,2003

3.Malpezzi,S Urban housing and financial markets:some international comparisons, Urban Srudies,1990

4.王彬.基于系统分析的住房公积金供需均衡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8.6

5.张世英,李忠民.非均衡经济计量建模与控制[M].天津大学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