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光绪青花“渔樵耕读”图小盘引发的联想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光绪青花“渔樵耕读”图小盘引发的联想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去年,笔者一位年长的朋友担忧孩子不懂也不喜爱他收藏的瓷器,将来他多年的心血可能会被糟蹋掉,于是电话邀我和另两位收藏爱好者到他家中挑选喜欢的瓷器进行转让。夏天的上海酷暑难耐,八月的某一天,四十摄氏度,连知了都热得不再出声,逼人的暑气依然没有阻挡我们去寻宝的高涨热情,我们三人相约同行。

这位老友收藏了三十余载,故所藏甚多。从橱顶到床底,堆满了大大小小的纸板箱,里面亦塞满了无数带锦盒包装的或只是用泡泡纸和报纸包裹的瓷器。另两位朋友负责从高处搬下箱子,而我分到了一个相对“轻松”的活儿,负责把床底的箱子挪出来。经过整整一下午的开箱逐一挑选,老友也诚意出让,开价心平气和,最终各方都收获颇丰,皆大欢喜。我选中了一些清朝的瓷器,其中一对光绪青花渔樵耕读图”小盘则是我最爱。每次回想起当时匍匐钻入低矮的床底,还得借助一柄晾衣服的丫杈把一箱箱沉重的积满灰尘的箱子勾出来,到最后自己爬出来的时候已是大汗淋漓,衣服和头发上沾满了一团团的尘绒,把自己拍得生疼都拍不干净,总是禁不住莞尔一笑:原来收藏有时候也是个脏活儿、累活儿……

虽说家中已有一些贵重精美的康雍乾三代的青花瓷器,但反而是这对价格便宜的光绪小盘带给了我远超其价格的精神享受。每每细细凝视之下,总是浮想联翩,催促着我把万千思绪诉诸笔端。

这对小盘直径10厘米,大小正适合置于掌中把玩。小盘瓷胎洁白细腻,青花发色明丽清朗,一幅写意山水“渔樵耕读图”跃然眼前,充分体现了传统中国画表现形式简单而内在丰富的特点:中国画描绘景物时,不受光线投影的限制,不拘于还原真实的自然色彩,不图表达精准的透视关系,用浪漫主义手法大胆取舍、高度概括和浓缩,使观者“见其所绘,亦见其所不绘”。端详着它,感觉它不再是一幅凝固的画面,而是一幕充满着乡村生活气息的活动场景:弥漫着氤氲水汽的江南早春的一天,远处群山环抱,画面中部两棵枝繁叶茂的大树后面想必是一座炊烟袅袅、美丽宁静的小村庄,画面最下方头戴斗笠的渔夫在河边坡地上手持鱼竿静坐垂钓,画面右侧樵夫挑着两捆沉沉的柴禾在桥上向村上走去,左侧耕夫肩扛锄头牵着水牛向村外走去,树下屋中的书生则正在“十年寒窗苦”……

“渔樵耕读”主题通常出现于绘画、雕塑、刺绣、瓷器等艺术中,在青花瓷上大规模出现是在清康熙前后,至光绪盛行。“渔樵耕读”于文人、士大夫,追求的是淡泊名利、超脱隐逸的意境,而普通百姓的“渔樵耕读”情结更多地则是追求“有余”、“多薪”、“有粮”、“出仕”这样吉祥的寓意。

“渔樵耕读”典故之“渔”原型是东汉的严子陵,才高八斗,是汉武帝刘秀的同学,刘秀很赏识他。刘秀当了皇帝后多次请他做官,都被他拒绝,隐于浙江桐庐,垂钓终老。想起有关“渔”的两首名篇,一首是唐朝张志和的《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全诗着色明快,用语活泼,生动地描绘了渔夫享受垂钓而乐而忘返的乡村生活。另一首唐朝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这首诗中远离尘世的出世思想,虽带几许峻洁清冷和萧瑟孤寂,但其逍遥自在和超然物外的人生境界自古以来一直是人们所向往的。

“樵”是汉武帝时的大臣朱买臣。班固《汉书》记载朱买臣出身贫寒,以砍柴为生,但酷爱读书。妻子不堪其穷而改嫁他人,他仍自强不息,熟读《春秋》、《楚辞》,后经同乡严助推荐,当了汉武帝的中大夫、文学侍臣。想起明朝杨慎的《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从诗中可窥见这两位“白发渔樵”并非纯粹务农的胸无点墨的老翁,而是志向高远、博学多识的高士,他们把古今多少英雄的是是非非、恩恩怨怨、成败荣辱都化作可助酒兴的谈资,在笑谈之中纵论历代兴亡盛衰,慨叹物是人非,是何等大彻大悟、旷达潇洒!

“耕”所指的是舜耕历山的场景。中国古代社会一直以农为本,耕织不仅是农民的生活之源,也是历朝历代君主治国兴邦的基础,故中国历史上陆陆续续有不少皇帝于每年春季的一天到御耕田行亲耕礼,以此表达对农民和农业的关心和重视。提及“耕”就不由回忆起我小学一年级时在语文课上学到的第一篇古诗唐朝李绅的《悯农》:“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对当时刚识字不久的我来说,虽是一篇古诗,但浅显易懂,给我年幼的心灵带来的强烈震撼至今记忆犹新:一是由衷赞叹古文的言简意赅和富含哲理;二是激发起我对粮食的珍惜和对农民无比的尊敬和感激,也因此从那天起吃饭不敢再剩米粒。这首朗朗上口、妇孺皆知的唐诗千百年来教育着无数的中国人珍惜粮食和体恤农民的劳动。

“读”则是描述苏秦刺骨埋头苦读的场景。苏秦每天读书到深夜,每当要打瞌睡时,他就用锥子刺一下大腿来提神,后成为战国时期著名纵横家。此等刻苦攻读的精神历代为人们所传诵,锥刺股的苏秦与头悬梁的孙敬都成为了发愤读书的楷模。中华民族是一个酷爱读书、崇尚学习的民族。古往今来还涌现了大量脍炙人口的劝学诗。《乐府诗集・长歌行》中的四句:“百川东到海,何日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唐朝颜真卿《劝学》:“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还有其他一些优秀的劝学诗都启人心智,激励着一代代的中国人珍惜时光,勤奋学习。

渔樵耕读是中国古代农耕文明的主要四个业态,但它们之间并不是割裂的,边务农边读书是很多文人、士大夫心中最理想的生活方式。这其中最典型的代表恐怕就是晋代的陶渊明了。“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即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穷巷隔深辙,颇回故人车。欢颜酌春酒,摘我园中蔬。微雨从东来,好风与之俱。泛览周王传,流观山海图。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陶渊明的这首《读山海经》就是他享受这种“半耕半读”生活的内心最真实的独白了。而当今这个年代把“半耕半读”践行到最完满最极致的让我想到的当数“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了,他把“半耕半读”提升到了一个前无古人的高度和境界。依旧如古人般淡泊名利,但他已不再是古人“独善其身”般的“半耕半读”,而是“兼济天下(粮食问题)”的“半耕半读”。数十年来他几乎每天风雨无阻地往返于试验田和实验室,记得他在电视采访中说过一句话:越是狂风暴雨、越是烈日当空,越是要到田头,这样才能观察稻子的抗倒伏性、抗旱性。名满天下后,他依然以一介农夫的姿态,头戴草帽、脚穿套鞋,躬耕于田畴,持续不断地刷新杂交水稻的亩产记录,解决了十三亿人的吃饭问题,为中国乃至全世界的粮食安全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我一直觉得每一个与收藏结缘的人是幸运的、幸福的,收藏带来的无穷乐趣不爱好收藏的人是很难体会到的,而且在我眼里这内心的欢愉未必要用高价才能获得,就如同我每每捧着这朴拙的“渔樵耕读”小盆,虽身在烦嚣,但我的思绪总禁不住神游了出去,瞬间放飞了灵魂,忘怀了得失……(责编:雨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