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2011~乌鲁木齐市布鲁氏菌病监测情况分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2011~乌鲁木齐市布鲁氏菌病监测情况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目的 了解乌鲁木齐市2011~2013年布鲁氏菌病(布病)的感染情况, 为今后的布病防控工作打下坚实基础。方法 利用统计学方法,对2011~2013年乌鲁木齐市布病疫情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截止到2013年底,全市累计监测布患者2913例,平均感染率为2.88%。2011年的感染率为4.58%。结论 布病对不同年龄、性别、职业和族别的感染可能性没有明显差别,但是不同年份的布病感染阳性率的差异有显著差异。

关键词:布鲁氏菌病 ;监测;乌鲁木齐

在乌鲁木齐常见的布鲁氏菌染病家畜多为牛羊,它们是本地人间布病的主要传染源。人主要通过接触这些患病家畜、或相应产品及其污染物而被感染布病。通常患病个体都有相似的临床症状与病理损伤,如发热、流产与不育、慢性关节炎及神经损害等。布鲁氏菌病不仅仅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还比较容易迁延难愈,转成慢性病。因此这种疾病会深深的影响乌鲁木齐的畜牧业、旅游业、国际贸易以及经济发展。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乌鲁木齐地区主要以从事牧业、家畜饲养、屠宰、皮毛、乳肉等畜产品收购加工和销售以及畜牧兽医等与动物密切接触的人群为研究对象。

1.2 方法 对被研究对象进行一般性体格检查,之后采集静脉血做试管凝集试验(SAT)。当试管凝集≥1:100++时,定义为阳性感染。

1.3 统计学方法 利用卫生统计学原理,对监测数据进行χ2检验。讨论个组数据的感染率差别是否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2011年~2013年布病总体感染情况 见表1。从2011年~2013年共监测人数2913人,其中84例感染,阳性率为2.88%。经过卡方检验得出x2=2.312,P=0.022,即P

2.2 布病感染与性别的关系 见表2。从表2看出,男性的阳性率为3.31%,女性的阳性率为2.36%。经过χ2检验得出结果,x2=7.642, P=0.128,即P>0.05。说明布病的感染阳性率在男女性别之间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也就是说,男性和女性感染布病的机会是均等的。

2.3 布病感染与职业的关系 见表3。从表3可以发现,干部和从事其他职业的人员感染阳性率为0%。但是通过χ2检验得出x2=8.808, P=0.267,即P>0.05。说明布病的感染阳性率在8种职业之间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

2.4 乌鲁木齐市主要的四个民族 见表4。经过χ2检验得出χ2=4.664, P=0.198,即P>0.05。说明布病的感染阳性率的差异在回族、哈族、维族以及汉族和其他之间没有统计学意义,不同民族都有相似的布病感染阳性率。

2.5 布病感染与年龄的关系 见表5。研究对象的年龄以10岁为一个区间,将其划分为七个年龄段。通过χ2检验比较各年龄段感染阳性率的异同,得出x2=5.623, P=0.467,即P>0.05。说明各个年龄段的阳性率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各年龄段感染布病的机会是均等的。

3 讨论

经过统计学检验发现,在农牧区范围内,不同人群的布病的阳性率是没有明显差异的(见表2~表5)。这种现象从侧面反映了农牧区的人群感染布病的可能性是均等的。即使他们的年龄、职业、种族、性别都不尽相同。布病的传播方式多种多样,布鲁氏杆菌可经消化道、呼吸道、生殖系统黏膜及损伤甚至未损伤的皮肤等多种途径传播,通过接触或食人感染动物的分泌物、体液、尸体及污染的肉、奶及经苍蝇携带、蜱叮咬也可传播本病。因此,只要在农牧区工作生活,从事和牛、羊等牲畜相关职业的人员都要有明确的防病意识。本研究中兽医的阳性率仅为1.72%,比1992~2002年的数据(阳性率=9.46%)明显下降很多,说明近几年的布病防控措施已经出现成效,让兽医这个高危职业不再有很高的感染危险。兽医的自我防范意识得到了很好的加强。

本研究经χ2检验得出,2011~2013年的布病阳性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主要原因是在2011年6月,乌鲁木齐市达坂城区发生了布病爆发。主要分布在达坂城的西沟乡、东沟乡和达坂城镇。本次人间布病疫情爆发的传染源是羊(未经检疫购进)。病畜、健康畜和养殖者之间的密切接触导致了本次人间布病疫情的爆发流行,传播途径以皮肤直接接触传播为主。本次爆发同时显示了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①对防控工作重视不够。②畜牧自由调运、流通环节监管不到位。③人间监测覆盖面小。④群众自我保护意识淡薄。总的来说就是乌鲁木齐市的经济正在快速发展,养殖业也伴随飞速发展,但现有的防控人员队伍相对薄弱,相关部门支持不到位。但是2011年和2013年的布病阳性率比2011年有明显的回落,并且保持在相对较低的水平。因为在布病爆发后,疾控中心增加了专职工作人员,并且相关部门协作进行了有效的布病防控工作,因此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最后,针对目前的布病防治现状提出几点建议。①主动扩大布病的主动监测范围,提高人间布病的发现率,降低漏检漏报率,实现早发现、早报告、早治疗。从根源上阻击布病的蔓延。②加强农牧区易感人群的健康教育,提高布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率。同时改善本地区的卫生条件,加强个人防护,以降低人间布病的阳性率。使得高危暴露人群对防治布病知识有基本的掌握和认识,能积极配合人、畜疾病预防控制部门的疫情监测和动物疫情处理工作。③要完善动物布病的防治工作。发病或感染布病的动物是人间布病的主要传染源,因此控制动物布病是控制人类布病的重要前提。市卫生行政部门应协调好市畜牧部门,积极采取监测、检疫、捕杀、消毒等畜间疫情控制的综合防治措施。发现阳性动物应迅速进行捕杀,同时与疾控中心互通共享信息,建立交流机制。让各部门共同为防控布病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赛力汗、郭清山、袁疆斌,等.1992-2002年乌鲁木齐地区布鲁氏菌病监测结果分析[J].中国医药与临床杂志,2003,94.

[2] 李福兴.实用临床布鲁氏菌病[M].哈尔滨: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3.

[3]布合力切木、阿依古丽。布鲁氏杆菌病的危害及其防治[J].草食家畜,2007,60-61.

[4] 刘瑞华,孙立德.布鲁氏杆菌病及其防控措施[J].卫生防疫,2011,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