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文化赚钱”:后果很严重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文化赚钱”:后果很严重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这几年,我们的文化“热点”事件很多,争名人故里,申遗,为凸显文化底蕴争相改地名,历史街区大规模改造,文化创意产业纷纷上马,不同的文化观念、不同的文化模式、不同的文化价值剧烈嬗变,快速更新,但在这种文化“乱花渐欲迷人眼”式的现象纷呈中,我们也发现存在着种种文化的混乱现象,在这种文化“乱象”中,其中最主要的就是把文化的作用异化为功利的手段,金钱的工具。

针对这样一些文化现象,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冯骥才曾说,从面子工程到城市审美,如今的文化圈充满着拜金主义的风气,文化内涵不是用金钱能堆出来的,我们的文化都被钱收买了,我们反过来又拿文化卖钱,这是多么可怕的恶性循环……这种对“文化赚钱论”的尖锐批评,足以令我们警觉、深思。

实际上,一段时间以来,一些有社会责任感和文化使命感的作家、学者,也多次严肃批评目前这种“文化赚钱论”:当下文化艺术形式中存在着一种鄙俗化的潮流,这种充满谬误、以假乱真的伪文化,正在使我们的文化变得粗浅、轻薄、空洞、庸俗,甚至徒有虚名,到底是什么力量在驱动这股潮流?一句话戳穿,即以文化谋利。

中国戏剧家协会名誉主席李默然最近在《人民日报》也撰文指出:当前文艺发展的最大阻力,其中之一就是“钱”。文化艺术一旦彻底货币化,就是死路一条。当然,这不是主张文学艺术就要赔钱,但如果唯金钱马首是瞻,一定会毁掉一切文化艺术精华,甚至毁掉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优秀文化。借口市场化推行拜金主义的现象屡见不鲜,需要认真反思和警惕。这痛批的仍然是“文化赚钱论”。

前不久,《文汇报》刊登了《国内文艺创作虚假繁荣?内涵空洞细想什么都没有》,其中指出:当下国内的文艺创作从数量上看,似乎已经相当繁荣,据有关方面不完全统计,每年中国新出版的实体长篇小说有3000部,新创作的电影为500部,电视连续剧1.5万集,舞台剧4000台……尽管各类文化艺术产品数量众多,但它们却是重数量轻质量,内涵空洞乃至虚假繁荣。其原因在哪里?这与当下文化圈、文娱圈中正在流行的“文化赚钱论”有很大关系。我们知道,文化是非功利性的探求,是对高雅、深刻和创造性的要求,文化崇拜真善美,对心灵的培养永远有着不可代替的价值,这是文化的基本要义。但是,当我们的文化艺术产品,把市场、把商业利益放在首位,怎会期望那些具有“一个时代的标记和注释”的真正有价值的作品出现,这更遑论让我们看到那些思想烛照、“闪电划破夜空般穿透人们心灵”之力作了!

今年的新年“天价相声”颇为热闹,最高票价基本为8880元、6888元、3888元。此外,还有“天价二人转圣诞夜”,“天价小品圣诞夜”……谁都知道,文化是对参与的需要,文化不是排他的享乐,不是奢侈品,更不是特权。相声等大众文艺,是最大众化的文化艺术形式,其平民性、民间性、草根性,与普通百姓生活最为接近,每一个普通人都应具有这种参与的文化权利,但是,让大众文艺标以“天价”,让大众文艺金钱化,却是让这种文化艺术完全变成了一种奢侈,一种特权享受。

这些文化谋利,这种文化赚钱论,可说是我们现在对待文化的最实用、最功利的态度,这在当前的文化领域中,在对待各种不同的文化形式中,泛滥所及,影响很大——历史名人可以赚钱,“申遗”可以赚钱,毁弃历史建筑可以赚钱,文学可以赚钱,娱乐可以赚钱……在消费主义的影响下,在商业资本的作用下,在工具理性思潮的渗透下,文化的这种品质和特质,正在日益被解构、消融和颠覆,几乎所有的文化形式,正在向技术化、工具化、世俗化、欲望化、消费化、市场化和商业化方向发展。

2010年12月22日,著名文化学者余秋雨在由《人民日报》、人民网文化频道联合承办的“文化讲坛”作了主题为“为文化做减法”的演讲。什么是“为文化做减法”?就是:用减法清理文化思路,用减法走出文化误区,就是怎样去除文化中不必要的杂质,留下最本质的东西。所以,“为文化做减法”,就是需要我们有文化的自觉,需要我们重视文化对人的生活、心灵、灵魂的完美、完善、高尚、提高的追求,重视文化引导人们对幸福和理想的追求,去除文化上欲望化、技术化、工具化、金钱化的色彩,留下文化的本质和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