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海南省城乡中学生身高体重指标的对比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海南省城乡中学生身高体重指标的对比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本文通过对海南省13-18岁城乡中学生的身体形态状况进行分析比较,得出结论并提出建议。分析结果表明,海南省城市学生的身高、体重、胸围等身体形态数值均高于乡村学生平均水平。所以建议学校和政府应当加强农村学生健康教育知识的传授,促使其改变不良的饮食结构与习惯,注重培养学生锻炼意识、兴趣与能力。

【关键词】 海南省;城乡中学生;身体形态;差异;建议

青少年正处于青春发育的旺盛时期,他们的体质健康状况是关乎中华民族素质和建设事业的大事。开展青少年体质状况调查,为有效采取措施促进其体质和健康状况发展提供依据。目前,我国一些经济发达省市有关学生体质状况的调查较多,而海南省地处偏远,经济相对落后,相关研究较少,尤其是城乡之间的研究更是少之有少,因此对海南省城乡中学生体质状况的对比研究对海南省中学生卫生保健工作和体育教学、训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海南省城乡13-18岁中学生的身高体重情况。(根据2005年海南省汉族城乡中学生的体制与健康调研报告的数据)

2、测试指标

身高、体重指标。

3、研究方法

一是文献检索法。通过检索中国期刊网的资料和图书馆的部分材料了解相关文献。二是数据统计法。测试数据通过Microsoft Excel软件进行常规统计科学处理。

二、结果与分析

1、身高

身高既是头、脊柱和下肢的总和,也是反映骨骼,特别是长骨生长的重要标志。以下数据都是以厘米为单位,由统计结果可见(男)13城(160.80+7.66)、乡(155.58±.91),14城 ( 165.13±6.89)、乡(160.69±7.04),15城 (167.87±6.01)、乡( 163.06±5.80),16城(169.03±5.71)、乡(166.39±5.32),17城(169.63±6.0) 、乡(167.13±5.47),18城 (169.04±5.17)、乡(167.48±5.99)。以上单位为厘米。13-18岁城市男生的平均身高明显高于乡村男生,各年龄阶段组幅度1.56厘米-5.22厘米之间差异非常显著(P

2、体重

体重是由瘦体重和体脂组成的,反映身体长期的热量平衡状态。下面以千克为单位,由统计结果可见:(男)(城乡)13岁46.6.±9.81 、40.54±7.77, 14岁45.90±6.94、41.80±4.93,15岁46.73±6.43、43.93±5.54,16岁55.44±9.59 、50.87±8.39,17岁58.63±10.71 、52.75±6.7,18岁55.48±8.30 、52.48±5.64,13-18岁平均差值5.65千克。从调研结果发现,城乡中学生的体重在13-18岁之间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呈上升趋势,但城市男生的平均体重一直远高于乡村男生的平均体重,差值范围在3.00Kg-7.89Kg之间。(女)(城乡)13岁44.23±7.29、41.45±5.55,14岁50.07±9.89 、43.75±5.86,15岁53.91±10.28 、46.02±5.22,16岁48.74±7.12 、45.74±6.08,17岁48.45±6.68 、45.51±4.89,18岁 47.89±6.77、46.94±6.28,13-18岁平均差值3.10千克。可见,城市女生的平均体重高于乡村女生,差值范围在0.95Kg-4.1Kg之间,因此乡村学生更应该在此年龄段注意营养饮食、体育锻炼等因素对体重的影响。处在青春期发育期的青少年,在此阶段身体形态各指标增长处于发育最旺盛时期,能否及时补充身体发育需要的各种能量关系到学生能否正常发育和健康成长。结果反映出,乡村学生在13-18岁年龄段平均体重均低于城市学生。可得知乡村学生在营养、体育锻炼、睡眠等方面低于城市学生,造成乡村学生平均体重相对城市偏轻,身体发育迟缓。

三、结论与建议

1、结论

第一,13-18岁城乡男女学生的身高、体重指标均规律性地显示,随着年龄增长呈现增长趋势,其增长速度因年龄、性别、地区、饮食、生活习惯不同而不同。

第二,13-18岁城乡男女学生身高、体重指标的增长值、增长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长。个别年龄组的生长发育速度时快、时慢、增长速度不均匀。

第三,从以上数据中我们可以明显看出,海南省城市学生身体形态发育水平总体优于乡村学生。城市男生发育水平明显高于乡村男生(P

2、建议

其一,政府部门应全面了解不同地区学生体质发育的不同状况,把加强国民体质与社会可持续发展联系起来,创造条件、给政策、增投入、解决具体问题、切实提高学生体质和健康水平。更要关心农村学生的身心健康,重视学校体育工作,切实解决目前农村学校体育课开课率较低的问题,加大对农村地区体育经费与器材的投入。

其二,加大对农村地区健康知识的普及,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工作(讲座、咨询、宣传等)。掌握自我保健知识,纠正不合理的生活方式,加强对平衡膳食、合理营养的认识,养成科学、文明、卫生的生活方式,改变不良的饮食结构与习惯,树立“健康第一”教育理念,培养学生自觉锻炼身体的意识与习惯。

其三,鼓励青少年学生参加阳光体育运动,使85%以上的学校能全面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使85%以上的学生能做到每天锻炼一小时,达到《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及格等级以上,每个学生掌握至少两项日常锻炼的体育技能,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

【参考文献】

[1] 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研究组.2000年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报告[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250-580.

[2] 李惠林.河南省城乡中小学生体质、体育知识的比较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25(5).

[3] 郝文亭.学生体质与体育教学改革研究[M].中国教育文化出版社,2004.7-58.

[4] 陈海春.福建省城乡大学生身体素质下降的干预研究[A].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361-363.

[5] 郝文亭.简明体育统计方法[M].新疆:新疆大学出版社,1993.6.

[6] 徐叶彤,张巧兰.2002年甘肃7-18岁城乡学生身体形态、机能和素质的比较分析[A].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