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基于Web2.0的校园网互动教学平台系统设计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基于Web2.0的校园网互动教学平台系统设计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随着我国网络科技的不断发展,基于Web技术的网络多媒体教学平台在现代中职教学中越来越普及。本文从网络教育教学的现状与优势入手,重点介绍了新型web2.0网络教学平台系统设计的新思路,最终实现了教学中老师与学生的互动,从而提高了教学水平质量,促进了教育的发展与改革。

关键词:Web2.0;校园;网络教学;系统设计

中图分类号:TP311.52

近几年来,国内网络科技的进一步发展,促进了新一代Web2.0成为互联网在信息交流与信息资源管理等方面的研究重点。Web2.0的“上传因数”不仅改变了现代网络信息交流模式,而且在信息传播方面也开始由单向传播模式转变为双向传播模式。在网络世界中,任何一个人都能成为信息创作者与信息传播者,其信息与知识产生、传播从根本上发生了变化,而这一变化,对现代教育学有着深远的影响。

1 网络教育教学现状与优势

所谓网络教育,就是在高科技的网络时代下将现代教育理念与理论学习结合为一体,利用网络中丰富的教育资源、各种教育功能带来的优势,为广大热爱学习与受教育者提供一种网络教学模式与学习环境。目前,由于我国的网络教学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在网络教学中还有许多问题有待解决。

(l)由于我国网络教学发展较慢,其教学模式仍然停留在Webl.0的技术上,在网络教学中,真正用到Web2.0技术的甚少。(2)宣传环节过于薄弱,对师生的影响力不高。使其缺乏一定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从而造成网络教学发展的动力不足。(3)一些教育机构或学校,虽然拥有自己的网络教学平台,但因受到不同标准的影响,使得这些教育平台良莠不齐。从而出现了学科门类不全、信息资源重复的现象,导致专而精的网络教学作品少之又少。(4)目前,现有的网络教学平台的模块都比较单一,很难满足用户提出的多样化服务需求,再加上该系统操作方面也比较繁琐,使得用户不容易获取自己需要的信息。综上所述,该平台存在问题且需要解决的同时,也有着相当广阔的发展空间,如果能够将当前的先进的网络技术充分利用起来,并结合当前市场需求下的教学发展模式,那么这种教学平台的发展就一定能够长远。目前,基于Web2.0的网络教育教学的优势和灵活性表现在以下几点:1)有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2)人才的培养符合现代信息化。3)提高了教学质量,带来相当的教学效益。

2 基于Web2.0网络教学平台设计新思路

Web2.0网络教学平台主要是以实训项目资源库和学习资源库为基础,具备资源管理、学习管理、文档管理、在线交互、课程训练等多项子系统的网络教学平台(如图1所示),通过连接互联网,使其逐渐以开放的模式、丰富的教学资源、实训项目资源库的资源实现在线下载和浏览、实现视频教学模式及作业上传与批阅等;还可以起到共同使用、共同建设的互利模式,不仅推进了该区域教学资源库的建设,还实现了全校、全省乃至全国的同类教育机构的师生拥有资源共享和教学交流的功能。

图1 Web2.0网络教学平台框架图

2.1 平台功能的设计

该技术平台的功能设计属于B/S系统框架,可分为两大模块――前台模块和后台模块。前台模块主要针对于一般教师和学生,能为他们提供学习资料、资源搜索以及作业上传、资料下载、信息交流以及帖子查看与回复等功能。后台模块主要针对于数据的管理员和专业信息技术教师,实现网络教学平台的整个课程的搭建、学习经验的推荐、资源上传、友情问答等功能。该平台的主要功能有:(1)对教师的教学工作起到辅助作用;(2)通过此平台,教师与学生之间能够产生互动;(3)教师和学生通过此平台实现资源共享,促进教师向专业化模式发展方向迈进,实现学生的快速成长。

2.2 主要模块的设计

资源库建设:资源库建设是由师生的学习资源库和学训项目资源库两个大块组成,其方向是以学习及实训项目资源为基础的具有共享功能的专业教学资源库。主要内容有:专业标准资源、网络课程、IT信息资源、项目案例资源、教学视频与实训资源、专题特色资源、多媒体素材与核心能力测试题库等。通过现代数字化教学网络平台的支撑,为全校师生、合作企业及社会学习者提供一种资源共享、信息搜索、教学指导、就业支持、人员培训、学习资讯及资料下载等服务,使教师与学生通过这样一个平台建立个人空间,便于教学过程中的教学资料、学习过程资料的存储与共享,如图2所示。

图2 共享型教学资源库

互动交流模块的设计:教学平台的设计模块中的核心部分就是互动交流模块,主要包括:在线评测、在线交互及作业管理等子系统。此模块主要用于实现师生在线交流、学生作业的上传和批阅;另外,此平台还实现了客户博客、BBS、Wiki及网络调查等供读者互动与交流的个性空间,使学生能够在此评价教学资源的质量、畅谈学习感受等。

2.3 平台数据库系统设计

根据用户身份的不同,可将用户信息数据库划分为教师型用户与学生型用户。此数据库中的存储用户信息包括用户登录、身份信息、学习内容等,综合信息库的作用主要是用来传递学校的最新动态及对教学扩展功能的管理,平台管理数据库主要用来进行后台信息的集合、调用与管理。

2.4 平台技术支持

(1)系统采用ASP、NET、JSP技术建立起来的强大应用程序,为广大用户提供Web2.0的网络服务。采用SQL2005数据库,用于实现全面的、集成的数据解决,有效降低了应用程序创建、部署、数据使用、数据分析等方面的复杂性。(2)新型的Web2.0动态交互技术,其模式的使用方式,由单一的阅读模式到动态写入共同建设方向发展。基于Web2.0动态的交互功能非常适用于教学者和网络学习者进行知识的自我管理和建构,积极引导他们转变学习的方式,从被动转为主动,从而形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3)本系统各个模块之间具备接口开放、松散耦合、功能独立等特点,便于扩充。此项跨数据库的设计思路与跨操作系统,使这个平台具有非常好的扩展性与难能可贵的伸缩性。(4)系统采用当前流行的(java)企业级平台,不仅保证能够在Windows系列linux、Unix操作系统中使用,而且与用户机房的现有资源也相当适合;另外,系统还采用了WebService技术,此技术实现了异质数据库(分布式)的同步更新,因此,运用Web2.0技术的网络教学资源使广大用户具备了更为开放性的交流空间。

3 系统展望

综上所述,Web2.0技术的网络平台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产物,如果能够在各大中职高校内普及,对于学校本身来说,实现了现代网络化教学模式;对于学生来说,为其提供了更加丰富的教育机会。高校网络教学平台建设的进一步加强,在社会上必将引起一次新的教育改革;另外,也会促使学校老师不断地提高自身的教学质量,帮助学生提升自身素质。随着网络计算机和教育创新的普及,Web2.0技术网络教学平台必将越来越受到欢迎,这不仅是教育改革的需要,更是提高中职高校学生学习兴趣的必然发展趋势。

4 新型网络教学平台带来的社会效益

新型Web2.0的网络教学平台的建设,不仅带动了现代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而且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从这个角度出发,新型Web2.0的网络教学平台的价值得到了全新的拓展与提升。(1)新型Web2.0的网络教育平台的建立,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即响应了国家提倡的低碳发展经济的号召,又顺应了现代教育教学迅速化、无纸化的发展模式,不仅使能源的消耗有所降低,而且通过技术的创新,使能源的再利用得到了有效的提高。因此,基于Web2.0的网络教育平台在现代教育教学领域逐步迈进了低碳发展道路。(2)就目前的社会形式,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也越来越严重,基于当下激烈的竞争环境,大学生在就业方面面临着很大的压力。而新兴网络教育(Web2.0)的建立,在一定程度上为中职高校的大学生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就业机会;为社会培养并输送了一大批专业型平台建设人才,使大学生在就业方面的压力有了很大的缓解。(3)减轻了贫困大学生生活上的压力。当前,学校勤工俭学的方式有很多,但是基本上都是服务型的体力劳动,而这种勤工俭学的方式只能解决学生生活上的问题,而无法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Web2.0技术网络教育教学平台的建立不仅能给贫困生解决一部分勤工俭学的助学岗位,而且使学生能够掌握一些技术技能,对其生活压力起到了一定的缓解的同时,也使得学生学习技术的能力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新型网络教育平台应用Web2.0的技术,其互动式的教学方式能调动学生和老师的积极性。充分利用拓展的教育模块,不仅使学生学习视野更加开阔,而且对传统的网络教育模式进行了改变与创新,从而对网络教育的整体教学方式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张海燕,王焕景.基于Web2.0的网络课程功能架构和开发技术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08(11).

[2]周淦.基于web2.0的网络教育平台教学系统设计[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06):72-75.

[3]杨潇慧,陈劭泽.基于web2.0技术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J].科协论坛(下半月),2011(05).

[4]严冰,方慕真.基于WEB2.0的数字化教学环境与资源建设的研究与实验[J].中国远程教育,2009(08).

[5]陈华魁.面向2010s的高等教育网络互动式教学――联系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谈Web2.0在高校教学中的典型应用[J].今日南国(理论创新版),2009(07).

[6]李静,刘春茂.基于Web2.0的高校图书馆学术信息服务模式的探索[J].图书与情报,2007(05).

作者简介:江凡(1971.06-),女,浙江绍兴人,讲师,本科,学士,研究方向:计算机软件开发与教学。

作者单位:浙江省绍兴市中等专业学校,浙江绍兴 31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