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感恩是做人的基本品德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感恩是做人的基本品德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2006年8月,襄樊市总工会与该市女企业家协会组织19位女企业家与22名贫困大学生结对:这些企业家承诺4年内对每个学生每年资助1000元至3000元不等。市总工会还给受助学生及其家长发了一封信,希望他们抽空给资助者写封信,报告一下学习和生活情况。可惜,其中5位大学生受助一年多,没有主动给资助者打过一次电话、写过一封信,更没有一句感谢的话,最后被取消受助资格。

此事如今已经是旧闻。不过,社会对此事的反应却很有深意。一般老百姓,大多认为这些学生知恩不报,应该为此付出代价。不过,看看各报专栏作家的文章,却对这些企业家多有微辞。他们认为,做慈善事业就要为受助者的利益考虑。如果以回报为条件,慈善事业本身在没有开始时就已经变了味儿。

表面看上去,这些专栏作家在道德上高人一筹,讲出的道理一般老百姓想不到。其实,这颇能反映出所谓的“启蒙知识分子”,和一般平民百姓的传统价值观念的脱节。而在这种脱节中,普通百姓那种朴素的感情是对的,知识分子们那种貌似高深的“理性”是错的。

我非常支持断绝对这几个学生的资助。理由很简单:需要资助的学生很多,竞争性很强。要资助,就应该资助那些最珍惜自己所得到的一切的孩子。一个心存感激的人,最容易成功,成功后也最有可能帮助别人。那些把所得到的一切都视为当然的人,很难有效地利用别人的帮助,而且久而久之会养成一种依赖心理,觉得别人欠自己什么。这种人以自我为中心,不容易成功。即使成功后,也不会想着别人。

把要求受助者对资助者写信表达感激,说成是中国的“报恩文化”,是非常简单的归纳。其实,西方文化中也有许多类似的成分,只是人家不叫“报恩”,而叫“感恩”。10年前我去一位朋友家做客,印象最深的就是吃饭前全家手拉着手祈祷,感谢上帝赐予他们食物。吃饭时,大家也非常小心,盛饭菜从不过满,生怕自己吃不了糟蹋了上帝赐予的食物。他们从不认为自己拥有什么,而是一无所有。自己的每一分钟生命,每一口饭,都是上帝给的。

我并不分享他们的信仰。

不过,他们的精神很让我感动。

这位朋友,以这样卑微的态度生活,反而很成功,当了一所常青藤盟校的校长,几十万美元的年薪公布在媒体上。他女儿那时还在读研究生,和我讨论起奖学金的问题时叹息说,如今奖学金太丰富了,一个学生一年仅生活费就是上万美元,加上学费要三四万美元,大家习以为常,以为一切是当然;而她夏天哪怕得到几百元的资助,也都要写一封感谢信去。

有没有感恩之心,其实反映了一个人是否有对他人的责任。那些女企业家如今固然很发达、不缺钱花,但起步之艰辛、冒险创业时彻夜难眠的情景,恐怕也是这些学子不知道的。社会上这么多人需要资助,人家把辛辛苦苦挣来的钱给了你,你一年也不和人家打个招呼,那么你成功以后对别人、对社会是什么态度,自然可想而知了。你凭什么有资格再获得这笔钱呢?

感恩是做人的一种基本道德。以感恩的心态活着,对自己好,对社会也好。古罗马时代的斯多葛学派的信徒,就常这样说:我从来不会失去,只会回馈。也就是说,他们把自己所有的一切,都视为别人的恩惠。这样活着,才有幸福和意义。而如今西方的成功人士,如比尔・盖茨和巴菲特,成功后最重要的事情,也是把自己得到的回馈于社会。事实上,比尔・盖茨的母亲从小就教育他:一切都是来自社会的恩惠,要想办法回报。

我们的孩子需要明白:这个世界上除了你,还有别人;这些“别人”会帮助你,但是,他们本身也有感情需要。对此,你是有责任的。

(选自《新京报》)

编辑提点:知恩图报与施恩不图回报的观念构成一种悬殊而激烈的争执――这一点所折射出来的信息含量恐怕更多。作者说得有道理,但是还有没有其他可能的观点?比如“慈善事业是不是为了兑换感恩”。但是作者认为“更应该把有限的资助给那些懂得感恩的人”,而那些不懂感恩的人“以自我为中心,不容易成功。即使成功后,也不会想着别人”。但是当饥渴的偷渡者都有权得到尊重和生存的时候,对于学生为什么这么“残忍”呢?

这些不懂感恩的人,我们可以对他们断绝资助,但是可能把他们隔绝在社会之外么?那么,对一个无力求学的寒门学子,因为国家的救助贫困生政策得以继续学业,即便没有立竿见影地培养出感恩之心,但是他们对于这个原本没有感受到多少温暖的社会的好感,会是增强了还是减弱了呢?又因为好心人的资助,可以安心学习,即便没有感恩之言,他们回报社会的可能,无论从思想上还是能力上,是增加了还是减少了呢?扶贫攻坚经过几十年还不敢说完全成功,那么对于贫困者的资助,即便是对衣食富足的我们也不见得就够用的“感恩之心”,为什么就要求得那么苛刻,那么没有耐心?即便是融化坚冰,是应该再加把火,还是釜底抽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