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超韧性纤维混凝土配合比实验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通过对不同体积掺量的聚丙烯纤维混凝土的研究表明,在本实验参数范围内,粉煤灰掺量为50%,砂胶比为1:1时,纤维的体积掺量在0.9%最好;当无粉煤灰,砂胶比为2.5时,纤维体积掺量为0.7时最好。
目前,关于纤维在混凝土中的作用,工程界与学术界均有不同观点:有的认为,纤维的加入仅起到抗裂的作用,对力学性能指标没有作用,甚至会降低强度指标。有的认为,适度的纤维掺量可以提高抗压与抗折以及其他性能。本文的实验方案是,大部分纤维被拉断,部分纤维被拔出。通过RPC(钢纤维混凝土)及ECC(工程水泥基复合材料)的研究经验来看,若能保证纤维的分散性,则纤维的掺量越高,纤维混凝土的综合性能越好。如目前指标最高的RPC抗压强度可达250MPa,抗折强度达45MPa,均为加入4%的PVA或2%以上的RPC专用钢纤维。为此,本本基于上述流动度较好的水泥基体研究基础上,在目前使用的纤维分散性条件允许的条件下,尽量增加纤维的体积掺量来实现材料综合性能的提升。通过试验确定纤维的体积掺量在0.1%- 1.5%之间时,可基本保证纤维的良好分散性。具体试验结果如下。
1.配合比试验
由于粉煤灰的掺量比较大,为了不影响早期强度,本次试验采用了二元复配的早强剂,主要成分为硫酸钠、硝酸钠。
在整个配置过程中,所有试件均表现出良好的保水性、粘聚性。
通过分析发现,由于优化组分的加入,各个配合比的性能均有很大提升。试验过程中发现,表1序号1(水泥:粉煤灰:砂:优化组分:水=1:1:2:0.1:0.6),性能指标,尤其抗折指标已经不低于没有粉煤灰配合比,且与40%,30%粉煤灰掺量的配合比相比,强度指标接近,且流态更好。为此,优先选用表1序号1配合比。考虑到实际施工地区可能没有合格的粉煤灰的客观条件,选取表没有粉煤灰的配合比进行纤维混凝土的相关研究。但由于序号1、2的配合比的成本高,即使开发成功,也没有应用的价值。为此,仅研究3,4的配合比,考虑到序号3,4配合比的粘结力明显低于有粉煤灰的配合比,且砂率较大,为此,要求施工中必须对新老界面层进行严格的清理与润湿处理,并在优化组分中增加胶凝材料的0.05%纤维素醚,以增强界面的粘结力,且在终凝前,应进行充分的打磨与压实,以避免出现空鼓等现象。
通过试配发现,砂胶比为2.5时,通过增加纤维素增强粘聚力,仍可通过延长搅拌时间的方法,使纤维分散。当砂胶比增大到3以后,即使增加粘聚力,部分纤维仍然难以分散。
2.实验结果分析
2.1破坏现象
(1)抗压破坏
在所有试件抗压试验时,各个配合比的破坏现象基本相似。与素砂浆的脆性断裂不同,大掺量纤维混凝土表现出良好的延性特征。当混凝土达到抗压强度后,纤维混凝土试块并没有发生脆性破坏,而是呈现良好的延性破坏特性,抗压应变达到2%时,其破坏呈现图1(a)的形式,可见,试块仍保持着良好的整体性。
(2)抗折破坏
砂胶比为1的破坏现象
当抗折试件达到抗折极限承载力后,电动抗折仪出现了突然的波动,此时,若停止加载,则整个抗折试件仅有一条微米级的裂纹,并没有发生断裂(此时我们把该状态定义为极限抗折强度)。停止加载,则抗折仪保持在当前状态。继续加载则抗折强度继续增长,通常仍能增长1-2Mpa以后,试件变形速度加快,最终断开。原因是,当裂缝出现后,更多的纤维被拉紧,纤维受力更大,更多的纤维作用开始发挥,抵抗了由于混凝土退出工作而引起的裂纹进一步开展。可见,纤维混凝土表现出良好的延性破坏特征。考虑到工程实际,仍然把出现第一条微裂缝作为抗折强度指标。
砂胶比为2、2.5的破坏现象
抗折试件达到强度极限承载力后,电动抗折仪出现了波动,波动后不久很快出现急速下降,主裂缝开展很快,而砂胶比达到2.5以后,出现断裂现象更加明显,且纤维拉断为主,分析原因可能是因为纤维与砂表面接触较多,砂的尖角导致纤维断裂。另外通过滚筒搅拌试验发现,当砂胶比为1时,实验室搅拌效果与工程现场搅拌效果基本相同,纤维分散性很好,可保证工程质量。而砂胶比在2以上后纤维偶有出现结团不分散现象。
3.结论
(1)砂胶比为2.5时,通过增加纤维素增强粘聚力,仍可通过延长搅拌时间的方法,使纤维分散。
(2)纤维体积掺量对7d的影响比28天的影响大一些,原因在于,28天后水泥基体水化更加充分,水泥基体的弹性模量变大,相同变形条件下,水泥基体所承担的比重增加,相应纤维所承担的荷载部分相应下降,但总体纤维承担的荷载仍在增长。
(3)保证纤维的分散性,则随着纤维体积掺量的增加,砂浆试块的抗压、抗折强度均有所增长。
参考文献
[1] 龚意、沈荣熹、李海清,杜拉纤维在土建工程中的应用.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10
[2] 沈荣熹,低掺量纤维在混凝土中的作用机制.水泥基复合材料科学技术.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1999.
[3] 程庆国主编,全国第七届纤维水泥与纤维混凝土学术会议论文集.中国铁道出版社,1998.
[4] 苏建波,李士恩.杜拉纤维增强混凝土的力学性能研究.广东土木与建筑,2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