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难道他们就只有昨天?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报告!”随着推门声,一个女生背着书包站在教室门口。
“你怎么上课又迟到?考试还不及格,给我站到外面去!”无奈的老师严厉又反感地命令道。
“哈哈哈哈!”全班哄堂大笑。
这是万千“玉米”粉丝的超级偶像李宇春的歌曲《差生》的前奏,这也是万千“差生”们现实情景中的一个特写,它折射出了所谓“差生”的“差”与“遭遇”——迟到、不及格、被罚站、被嘲笑……
后进生,这群总是被人否定、被人遗忘或是被人过多负面关注的孩子,他们或迟到、或考试不及格、或撒谎、或打架骂人、或孤僻自闭、或是人们口中的“一无是处”。他们似乎习惯了在别人受嘉奖时没有自己的份,习惯了家长的棍棒教育或恨铁不成钢的眼神,习惯了老师的呵斥与无奈……总之,似乎习惯了做人们所谓的“差生”。几乎每个学校的每个班都或多或少有这样一些孩子,他们在遭遇排山倒海般的鄙夷与放弃后,变得顽固不化、自暴自弃。难道他们就只能这样?难道他们就只有昨天?
怀着这样的疑惑,我思考着,实践着自己的想法。
我想,任何一名后进生都不希望新老师过度关注他暗淡的过去,而是希望得到新老师认可。因此,当我刚接手一个新班时,并没有急于去了解学生的过去,而是把他们放在同一条起跑线上,向着目标前进。这样,我不会因为有的孩子曾经是那么地“差劲儿”而产生不良情绪,避免了带着有色眼镜去看孩子的学习行为。一次,我与一名学生家长交流时表扬了他的孩子,说他的孩子挺乖、挺懂事的。事后,语文老师说:“你居然觉得那学生乖?”她很疑惑且带否定的语气,“也许你还不太了解那学生。”她之前就教这个班,意思是那学生很“淘”很“油”。我为什么要逮着他的过去不放呢?为什么又去揭他的“老底”呢?就这样在我的脑海里保留良好的印象不好吗?而且,希望这良好的印象永远保持下去。
是的,当你接手一个新班时,无需去作过多的调查了解、摸根究底,无需查明谁是“捣蛋鬼”,谁是“拖全班成绩后退”的“罪魁”,谁又“干了多少坏事”等等,只需以同等的眼光去看待每个孩子,接受每个孩子。这样,对于曾经的后进生,也是一个新的起点,新的希望。
“人生是大树,自信是根。”人如果没有了自信,就如同大树没有根,它还如何生长?如同行船没有风帆,它还如何远航?小东就是这样一个没有自信的孩子。他的父母都是文盲,对他的学习也无可奈何,信心尽失。他从一年级起就没学好,五年级了,几乎每次考试语、数都在20分左右,面对这样的成绩,面对父母无数次的摇头叹息,他也邋里邋遢,破罐破摔。语文老师觉得他太自暴自弃了,把矮个儿的他调到了最后一排。就这样放弃吗?一次课堂上,我发现最后一排的小东偏着脑袋,闪亮的眼睛注视着我,正努力地认真听讲呢。我心里一震:这孩子是有求知欲望的,他是想学的。“小东,你听懂了吗?”我亲切地问。这一问,他似乎受宠若惊,怯怯地站起来,摸着脑袋:“懂了……哦,有点不懂……”样子挺可爱的。那天,他居然早早地来交作业了,我一看,龙飞凤舞,大的大,小的小,稀密不均,这哪是字哟。但我还是把那点气咽到肚子里,继而轻轻地、连哄带鼓励地拍着他的肩说:“你的字比原来漂亮多了,但老师希望你写得更漂亮,写出你最漂亮的字,好吗?”接着和蔼地给他指出别把字写到格子外、别写得太密等等,并要求他能重新做一遍。“嗯,好的。”他拿着本子自信满满地跑了出去。不多久,他就又来交作业了,虽然跟别人的无与伦比,但这已经是他最好的作业了。“太棒了!”我毫不吝啬地对他竖起了大拇指,他感受到了老师对他的肯定,不好意思地笑了。从这笑容里,我分明看见了自信。
是的,自信是根。后进生的自信源自于哪里?老师的关注、肯定以及成功的体验。对于后进生,失败并非成功之母,而成功才是成功之母。
其实,每个孩子的心灵就像干涸的小苗,渴望得到雨露的滋润,阳光的照耀,而老师的爱与鼓励无疑是和煦的阳光、润湿的雨露。后进生,经常得到的是冷眼相对,缺乏对爱的感受,老师就要把自己真诚的爱给予他们,并引导集体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怀与信任。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儿童憎恨的是任何时候也不能从他那里得到表扬和承认的老师。”当从不回答问题的孩子鼓起勇气举起小手时,不妨送给他一个鼓励的微笑与眼神;当整天惹是生非的孩子偶尔安静了两天时,不妨抚摸着他的肩膀:“这两天你真乖,老师相信你一定能坚持下去。”;当从来都只考20分左右的孩子某次考到40分时,不妨在全班当众表扬他的进步……发自内心的爱才有发自内心的鼓励。
李镇西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马克.吐温说:“一句好的赞语能使我不吃不喝过上两个月。”爱孩子,鼓励孩子,点燃孩子求知的欲望,帮助孩子扬起自信的风帆,我们会有更多意想不到的收获!
但孩子终究是孩子,他们并不会一下子就转变过来,这是一个反复的长期的过程,老师就要有极好的耐心,宽容对待孩子,理解孩子的反复出错,允许孩子反复,坚持对孩子循循善诱,正确引导。曾看到过这样一句话:发火,是老师的无能。的确当我们面对孩子一次又一次的反复而暴跳如雷时,只说明我们耐心不够,理解不够,黔驴技穷。老师都不能坚持,还有什么资格要求学生坚持呢?
是的,坚持。坚持我们的思考与探索,坚持我们的肯定与鼓励,坚持我们的宽容与理解,坚持我们的真爱与信念,我们会看见,更多的孩子拥有灿烂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