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当孩子表现出嫉妒心、好胜心时家长该怎么办?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当孩子表现出嫉妒心、好胜心时家长该怎么办?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儿子上二年级了,从小就很独立很要强,干什么都要争第一,就连每天上学都要第一个到班上。最近一次期末考试,他所有的成绩都很好,只有一门语文比他的好朋友低了两分,想不到他回到家,把自己关在屋子里哭了两三个小时,而且一连几天都闷闷不乐,说下次考试如果不打败他的好朋友就没脸见人啦!回想起他上幼儿园时就事事占尖,主动要求当小主持人,还主动要求学英语。一次跳绳比赛,他没得第一,回到家就自己练习,练到很晚了,我们担心打扰邻居让他停止。没想到他非练不可,我们只好陪他到楼下继续练习,直到他对自己满意为止。过去我们一直为孩子的上进感到欣慰,经常夸奖他是最棒的,鼓励他。可现在越来越觉得不太对劲了,担心他好胜心太强、抗挫能力差,担心他人际关系出问题。我们怎样做才能帮助孩子呢?

强子爸妈

咨询师:

“黄洋被室友投毒案”发生后,很多家长都问我“当孩子表现出嫉妒心好胜心家长怎么办”的问题。不如我就借强子爸妈的问题说开去。

每个人都有维护自尊的需要,都会为维护自己的自尊去做一些事情,孩子也不例外。孩子和大人的不同之处在于,孩子天生要讨父母喜欢,他们本能地以为只有父母喜欢自己,自己才不会被抛弃,才能活下去。所以他们会尽量做那些父母想要他们做的事,尽量成为父母想要他们成为的样子。

孩子想要自己更有价值、表现得更好一些,可以说出自天性,在一定程度内是好事,无可厚非。引导得好,孩子会平衡发展,此生幸福;若引导得不好,就有可能既伤己也伤人。

如果家长过分在意结果,和孩子之间很少感情的链接,而且总是仅仅以结果去判定孩子,孩子也会对结果过分在意,胜利了就洋洋得意,失败了就灰心丧气。而在这样的基础上,如果我们经常用“最棒”、“最好”、“最能”这样极端的言辞去描述和评价孩子,久而久之,虽然你没有明确地阐述过什么,但孩子也会习得这样的价值观:“只有做到最好最棒,才是有价值的,如果做不到最好,就一钱不值!”孩子还会在这样的潜移默化中习得非黑即白的绝对化的思维方式:看事,不是好事就是坏事,不是成功就是失败;看人,不是好人就是坏人,不是人上人就是人下人。

为了逃避由失败产生的自卑,有的孩子完全可以把事情做到完美、做到极致,包括学习,但在做的过程中,他们很少能感受到快乐和满足,很难感到自己有价值。即使达到了自己的目标,在短暂的稍稍安心后,依然会被一种惶恐的、要逃离失败的紧迫感所困扰。因为他们把完美当成了人生的底线,他们会担心,一旦失败将一无是处,自己将被归零。这也是为什么他们非要胜利,绝对不允许自己比别人差的原因。如此一来,他们就把自己摆在了所有人的对立面,一旦发现自己并不是那么完美,一方面容易对比自己优秀的人产生嫉妒心理,甚至心怀敌意,觉得是他们的存在妨碍了自己的好感觉;另一方面会感到深深的内疚、自责甚至绝望,自暴自弃,有可能攻击别人,也可能攻击自己。

那么如何避免这样的事情发生呢?

建议你们首先不要过度关注孩子,不要让他成为整个家庭的中心。

再就是家长要先把自己的功利心放在一边,不要过度关注孩子的成绩和结果,更不要以此为标准去简单地评判孩子好或者不好。要把关注点放在做事的过程和孩子的感受与体验上。切忌不要拿别人孩子的优点来比较自己孩子的缺点。

鼓励孩子时,不要用绝对化的言辞,什么“你最棒”、“你最好”都不可取。建议你们先忽略结果,把注意力放到孩子已经付出的具体的努力上来,有时只是把孩子已经做过的事、用过的心思给他重复一遍,孩子就会得到有效的鼓励了。

引导孩子正确面对失败。比如:和孩子玩游戏时,家长可以不动声色地输给他,然后很平静地对他说:“输了是不来劲儿,不过和你一起做什么都很高兴。没事儿,一次输了又不是永远都输,下回再赢回来。”从你们关注过程、接纳自己的失败,又不放弃努力的态度里,慢慢地,孩子就会明白输并不可怕,关键是在这个过程里学到了什么,有没有继续努力和反败为胜的勇气。引导孩子由追求完美变为追求进步,会增加孩子的抗挫折能力。有的家长为了让孩子抗挫折,竟然在孩子失败时进一步羞辱他,这只会给孩子造成严重的心理创伤,让孩子更加输不起。

亲子之间要多一些情感的链接,家长表里如一地表达内心的感受,既可以教会孩子表达自己的感受,又可以进而去学着理解别人,这对提高孩子的情商大有裨益。

平日里可以结合各种具体的场景和见闻,多多地告诉孩子: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有自己的特点,都有自己的感受,都有自己不可替代的价值,不是用一把尺子就可以衡量的。在美国的儿科门诊的候诊区,有这样一本画书,画面上是各种肤色的小朋友手拉手,下面的文字写着:在这个世界上,你是独一无二的,没有谁能替代你,世界就是由每一个独一无二的人组成的……

教育孩子,永远是怎么说不如怎么做。如果家长虽然面对孩子时做到了上面这些,可一转脸,成年人之间谈论的都是别人家的孩子如何优秀,是这年头不拔尖就得被人欺负,是如何想方设法往上爬,那么你前面无论在孩子面前说得多么给力,都会一笔钩销。因为比起直接的说教,孩子更容易接受心理暗示,也更容易感受到你内心真正在乎的是什么,他会认同你的心,并跟随你的心一起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