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对当前大学生恋爱问题的分析及思考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对当前大学生恋爱问题的分析及思考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当前大学校园里的大学生恋爱现象呈上升趋势且具有新的特点,传统的恋爱观教育面临严峻挑战。认真研究当前大学生恋爱问题并加强教育引导,既有助于大学生健康成长,也有利于高校进一步做好学生管理工作。本文通过对大学生恋爱现状的分析,剖析其恋爱特点、心理以及存在的问题等,提出了对当前大学生恋爱进行管理教育、引导的思考。

关键词:大学生;恋爱;成因;引导

中图分类号:C9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49X(2010)-05-0037-002

当前高校大学生恋爱现象比较普遍,他们虽然生理发育基本成熟,但由于涉世不深,加之对爱情、婚姻缺乏了解,带有较大的盲目性,常因不能正确处理恋爱等关系而影响正常的学习、生活、身心健康,甚至整个人生。因此,了解大学生恋爱特点、心理特征以及存在问题,减少、消除其心理上的困惑,避免、纠正其行为上的盲目性,加强大学生恋爱的教育和引导,具有重要意义。

一、当前大学生恋爱现状的分析

1.当前大学生恋爱的特点及存在问题

第一,传统道德淡化。随着时代的发展,当代大学生的恋爱观念日益开放,传统道德逐渐淡化。虽然中国传统文化及伦理道德对大学生的影响较深,但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大学生对恋爱的态度也比以前开放了许多。少数大学生对婚前持理解和宽容的态度,传统的观在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中逐渐淡化。这种对两性关系的放纵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身心健康带来严重影响,特别是对女性身心健康的损害。近年来,在各高校因恋爱受挫而报复杀人或自杀的恶性事故中,因为婚前特别是性关系处理不当占相当大的比例。

第二,恋爱理想化。大学生处在青春期,追求浪漫,个性冲动,在恋爱上也有很明显的表现。一是对自己的感情缺乏审慎思考,凭感觉做出草率决定。一般只交流对学习、人生和社会的看法,追求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追逐浪漫的爱彩,而很少或根本不涉及结婚、建立家庭等实质性问题而使恋爱理想化、浪漫化。二是情感强度大,不易控制,理智分析能力容易受到限制,有时候还有可能冲破理智的防线。三是情绪波动大,自控力差。感情一旦开始就久久不能平静,即热恋中的人常常处于激动、兴奋的状态,然而一旦失恋就长久地沉浸在痛苦中,难以自拔。认为生活没有意义,学习没有了动力,甚至产生轻生念头。

第三,耐挫力较弱。大学生恋爱自主性强,约束性差。情感性强,理智性弱。这种恋爱的不成熟性,加之他们人生观、价值观还没有稳定,对爱情缺乏深刻地理解,对心目中的终身伴侣没有清晰地认识,在恋爱对象的追求上具有较大的盲目性和片面性。恋爱过程中感情和思想易变,又缺乏妥善处理恋爱中情感纠葛的能力,极易造成恋爱的周期性中断,或对恋爱对象的选择漂泊不定,恋爱的成功率很低。这是对待恋爱问题上简单、幼稚和不成熟的表现。部分心理承受能力较弱,不能理性地对待恋爱中挫折的同学,一旦恋爱受挫,情绪失控,无法自拔,对学习造成严重影响,甚至造成爱情悲剧。

另外,大学生来自于全国各地,恋爱不一定遵循“地域性原则”,而社会就业状况很难照顾恋爱关系。这种客观的原因,既带来诸多的社会问题,也给恋爱双方带来沉重的感情痛苦。面临毕业的考验,这是大学生恋爱的一个显著特点。

2.当代大学生不当恋爱观的形成原因分析

一是大学生生理和心理的发育。大学生生理发育基本成熟,特别是第二性征的发育,必然导致性意识的萌发和觉醒,导致对异性向往、爱慕的情感产生。这是人类的自然属性,是爱情萌生的原始契机,也是大学生恋爱的内驱动力。加之我国在性教育方面的落后和社会对性教育的偏见,使许多大学生对性知识缺乏了解,对因生理成熟而带来的性意识,呈现出困惑的心理状态。这种好奇心理不断累积最终触发了恋爱体验动机,而恋爱与求学都是要花费一定的精力和时间的,部分学生对此有深刻的认识,虽在主观上不想早恋,但个性软弱,不善于拒绝,有的甚至出于同情、感激、照顾情绪而被动地恋爱,内心矛盾。“积极”探究、盲目接受是当前大学生恋爱的一个显著特征[1]。

二是入学前后校园环境的变化。大学学习较之中学时期,没有升学压力且自主空间大。经济上的自,也为恋爱提供了一定的物质基础。大学的集体生活和较多的群体活动,增加了男女同学之间的接触,为相互了解和培养感情提供了机会和方便;随着视野的开阔,古今中外文艺作品中主人公的缠绵之情、影视剧中刺激性镜头,促使部分大学生的爱情意识迅速膨胀。另外当前学生普遍是独生子女,他们心理素质普遍较低,出门求学,远离父母,对新环境容易产生不适应感,特别是新生,容易产生寂寞、孤独感,加上高年级恋爱学生的影响。于是,部分同学便很快投入恋人的怀抱。

三是群体性社会心理因素的影响。大学生在共同的校园里学习、生活,促使他们在恋爱问题上表现出明显的从众趋向。一部分大学生在这种群体氛围的影响下,不少本不打算谈恋爱的,为表现自己并非无能,也盲目效仿,寻求异性朋友,他们在恋爱问题上表现出盲目攀比和从众心理。另外,受逆反心理影响,往往把学校关于提倡不谈恋爱的方针视为“禁欲主义”,把老师的规劝看作是“干涉自由”,把对他们进行爱情与道德教育看作是思想僵化、保守,由此产生种种心理对峙。

四是社会环境的影响。改革开放以来,在带给中国经济繁荣发展的同时,西方的一些思想也随之涌入,影响着当代大学生。有部分大学生受资产阶级“性解放、性自由”的影响,认为恋爱应重过程而不必过多考虑结果,很少考虑家庭、外界等因素,崇尚自己做主,对恋爱极不负责任,把爱情视为游戏。特别是近几年来,网络文化中的垃圾信息对学生思想和行为产生误导作用,大众传媒对恋爱、性的夸张描写和渲染,也刺激着大学生,对他们的恋爱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大众审美文化的倾斜和人文精神的失落,深深震撼着校园文化氛围,为大学生恋爱观的偏离创造了“适宜的生存土壤”。自新《婚姻法》调整结婚年龄以后,社会上早恋、早婚现象对大学生的影响是多层次、多方面的。加之近年来,媒体对大龄女青年,特别是高文化层次的大龄女青年择偶难的报导,对大学生特别是女大学生造成了较大的心理压力。

五是大学生价值观念的变化。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转型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与完善,引起了人们价值观念的深刻变化。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出现了多元化的趋向,部分大学生价值观念中的消极因素影响了他们对人生的态度和行为。由于缺乏明确的奋斗目标,又在异地读书,相对以前受父母约束少,精神上无所寄托,在这种闭锁、压抑的精神状态下,容易产生寻找异性朋友,弥补精神空虚的需要。

二、对当前大学生恋爱问题的对策与思考

1.加强教育管理

第一,加强制度建设和管理。规范大学生的恋爱行为,首先从法律的角度帮助学生提高认识,使学生具备一定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大学生应该意识到,规范和约束自己的行为,不仅是社会主义道德的要求,也是社会主义法律的要求。其次,要制定规章制度,规范大学生的恋爱行为。要求大学生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的同时,也要遵守关于恋爱方面的规章制度和公共道德,提倡中华民族传统的自尊、自爱、含蓄的恋爱美德。避免和减少大学生恋爱中出现问题,还要加强管理,加强校风、学风建设,引导学生把精力用到学习上来。对于已经谈恋爱的大学生要有针对性地定期找其谈话,交流思想,对他们提出严格要求,防止不良现象的发生。

第二,重视对新生的教育引导。新生在新环境适应中有很强的可塑性,要利用新生入学教育的有利契机,对新生进行及时的理想、道德、人生观、恋爱观等教育。通过正面的教育引导,帮助他们尽快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帮助他们摆正学业与爱情的关系,使他们走进校园之后就有一种责任感、紧迫感。通过正面的教育引导,帮助他们确立正确的性道德观,明确什么样的性意识、是符合我国社会道德标准的。只有正确地、全面地理解了爱情,大学生才有可能找到真正的情感寄托。

第三,加强青春期有关知识教育。加强大学生青春期有关知识的教育、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是高校不容回避的一个重要课题。高校可以通过宣传、讲座等形式帮助学生了解青春期的生理变化及保健,让学生了解有关的性知识,正确看待有关性问题。开设指导大学生们正确处理好恋爱与学业、恋爱与身心健康、恋爱与人格塑造等方面的辅导课,以及性生理、性心理等方面的健康知识教育。这种教育既是健康教育,也是道德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摆正心态,树立健康、健全的性心理,正确处理爱情、学习、生活、同学之间的关系[2]。

2.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就是要强化校园文化对大学生潜移默化的教育功能。我们要改变以往校园文化单纯满足学生的娱乐等低层次的功能,要使大学生通过参加校园文化活动丰富知识,提高能力。更重要的是通过一定的物质环境和精神氛围,使生活在其中的每个成员在思想观念、心理因素、行为准则、价值取向等方面与现实文化发生认同,从而实现对人的精神、心灵、性格的塑造。

3.正确引导

第一,注重舆论引导。首先,要帮助大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鼓励他们“学业在先,恋爱在后”,大力宣传和表彰努力学习、积极工作的典型,引导他们把主要精力投入学业。其次,要正确引导恋爱中的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彼此间以诚相待、忠贞专一。要引导他们恋爱应格调高尚,行为端庄,一方面教育他们文明恋爱,给别人以清新愉快的感受。一方面要引导他们合理的处理好学习和恋爱的关系,把恋爱化作激励机制。

第二,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大学生心理困惑很大程度上来源于爱情的烦恼,如果没有心理咨询老师来疏导,得不到及时清理、舒缓,这种困惑就会越积越重,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正常发展。加强心理咨询工作,引导学生合理表达感情,学会感情的转移和升华。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失恋,加强大学生恋爱挫折教育,使大学生学会理智驾驭情感,学会分析原因,积极转移注意力与情绪,及时走出失恋的心理阴影,重新规划生活与未来。同时,对个别因恋爱问题引发心理疾病和心理障碍的学生要进行单独辅导,避免恶性事件的发生。

总之,对大学生恋爱问题引导教育的好坏,是关系到学生能否健康成长,顺利成才的重要方面。作为高校的德育教育工作者,我们应重视这项工作的意义所在。

参考文献:

[1]卢婷婷.党民科等主编.我的大学[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2007.5.

[2]张芙蓉主编.大学生生殖健康知识[M].北京:中国人口出版社,20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