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李道新:原始积累时期的经典角色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李道新:原始积累时期的经典角色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李道新:我最想问问周星驰,在非喜剧的环境里,他创作喜剧的力量是从哪里来?

李道新:北京大学教授,电影史学者,主要著作有《中国电影史(1937-1945)》,《中国电影批评史(1897-2000)》《中国电影的史学建构》、《中国电影文化史》、《中国电影史研究专题》。

重点评价角色:伊天仇、谷子地

调查笔记:李道新教授为人很真为学很勤,在他如小型电影资料馆的家里,我们翻了一遍《中国电影年鉴》,他说:还真没遗漏什么,看样子,这十年华语电影并没有以塑造人物为目标。但他很乐观地相信,塑造“经典角色”应该成为中国电影下个十年追求的目标。

记者:在你选择的十个经典角色中,张涵予作为内地一位资深演员,演了这个角色才真正出来,你觉得这个角色对他个人有什么影响?

李道新:张涵予作为一个实力派演员,在《集结号》里做了主角又有足够的发挥空间,同时这部影片在大片里也占有独特的地位,叫好又叫座。他能脱颖而出,更是其表演实力的体现。

记者:在战争片里这个角色有什么突破的意义?

李道新:在战争片里英雄一般外表要比较俊朗,张涵予严格地说不属于这种类型,虽然他很硬朗,但不是以外形来显示实力,而是以内在的力量,一种行动准则,成为一种独树一帜的新的英雄,转变我们以往对英雄的固定化的期待,为英雄增加了更个性化的元素。

记者:他哪个表演瞬间最吸引你?

李道新:首先是整体的,看完以后你会觉得这个人物首先是个“人”然后才是英雄,在激情中有一些悲情,给我们的审美感受是更深层的,印象最深的是影片最后的一个想象性镜头――谷子地似乎回到了战争年代,为战友送行。张涵予在这个时候的表演拿捏得挺好,内敛又很有激情。

记者:对周星驰的伊天仇,在选择上有一些犹豫,为什么?在你看来,什么样的角色是经典的?

李道新:以前我会从所谓的艺术性的角度评价表演者及其成就,现在更多会偏向于从观众的角度,即表演者的角色对观众的影响来评判。周星驰征服了最大多数中国电影观众,像《喜剧之王》有典型的表演风格,表面看起来是无厘头,内里笑中含泪,很有悲剧色彩,表面的无厘头把内在一种“真”表现出来。和《喜剧之王》里的伊天仇一直看《演员的自我修养》一样,表面上是自我调侃,但我认为周星驰对斯坦尼等一些表演理念都是有揣摩的,正因为如此,才能达到这样的层面。

记者:你认为他的表演和卓别林的喜剧有一些相似之处?

李道新:卓别林的电影一开始进入中国就受到中国观众的喜爱,适合中国观众对喜剧的理解和期待,以悲为喜。周星驰虽然没有卓别林的外形特质,但内在的特点还是有一些相似性。

记者:他有那么深刻吗?

李道新:我们不愿意把他想的那么深刻(笑),但他确实有那个特质,不是轰然大笑或疯狂闹剧之后就一片空白,而是有一定层次的美学追求,可以说达到了一定的高度。

记者:如果有机会和周星驰对话,会问他什么问题?

李道新:从我们对周星驰个人生活的了解,他是非常不喜剧的一个人,在某种意义上是被孤立的一个人。我想问的是:在非喜剧的环境里,他创作喜剧的力量是从哪里来?

记者:这个问题挺有意思,我也想知道。(笑)

李道新:对。

记者:去海外打拼的中国演员,主要展示中国功夫和东方面孔,在角色演绎上没有特别突出的角色,你认为这是什么原因?

李道新:这很正常,海外的电影题材,很少能以中国人为主角写故事,即便有也是以西方视点,被想象被消费被西方观众预订的,这是中国电影人去海外发展必定遇到的问题,不太可能短期内期待我们的电影人在海外有深度的发挥空间。

记者:现在我们国内大片很多,但能留下来的经典形象却不多,演员要怎么努力才能改善这种状况?

李道新:这得从多角度来考虑,首先跟这十年中国电影的追求有关,这十年票房和市场是最大的问题,我们需要的是炒作,关注的问题是角色扮演的过程,不是角色扮演本身,这是电影发展的原始积累时期必然发生的状况,我们相信度过这段浮华之后,接下来要求就会多些,不仅谁演很重要,怎么演就更重要,这个时候演员演的角色就会更值得期待。

记者:还是很乐观?

李道新:华语电影总体来说已经在往好的方面发展,大片进入中国是94年,现在来讲国产大片票房盖过海外大片了,我相信再过十年我们的大片就会更扎实,那时候电影明星塑造角色将不仅仅具有外在的票房效益,内在的艺术内涵也会更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