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从孝子坊看牌坊文化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从孝子坊看牌坊文化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在中国厚重的文化序列中,牌坊和牌坊所负载的历史、文化元素都值得我们去品玩。本文以河南省长桥镇窦堂村的冯氏孝子坊为发端,从建筑艺术、历史内涵、文化品位等多个角度进行阐述,对中国历史上自上而下的孝子文化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关键词

孝子坊

牌坊

文化

每一座牌坊都是一部立体的史书,每一座牌坊都承载着一部厚重的历史,每一座牌坊都饱蕴着丰富的历史与文化元素。

“它不仅是一种装饰符号和模式语言,也承载着无数个动人的故事,蕴涵着一种独特的文化精神。”牌坊是中华文化的象征之一,滥觞于汉阙,成熟于唐、宋,至明、清登峰造极,并从实用衍化为一种纪念碑式的建筑,被极广泛地用于旌表功德标榜荣耀,置于郊坛、庙宇,以及宫殿、庙宇、陵墓、祠堂、衙署和园林前。作为一种独特的纪念碑,它不仅建筑结构自成一格,别具风采,而且集雕刻、绘画、匾联文辞和书法等多种艺术于一身。“每一座石牌坊都是一件石雕工艺品。”

在古代中国,特别是宋代以后,牌坊不是一个简单的纪念碑,作为一个建筑符号,它甚至比屯兵堡垒、比官府衙门、比缴粮纳税,更加确切的体现了中央对地方基层的实际控制,因为它体现的是对中央主流意识形态的心理接受及文化认同,更加能体现地方对中央的臣服。牌坊的建造意图大致可分为四类:一是功德牌坊,为某 人记功记德;二是贞洁道德牌坊,多表彰节妇烈女;三类是标志科举成就的,多为家族牌坊,为光宗耀祖之用;四类为标志坊,多立于村镇入口与街上,作为空间段落的分隔之用。

河南省长桥镇窦堂村的冯氏孝子坊亦是如此。它巍峨耸立着一座建于清乾隆年间的钦赐孝子牌坊,它古朴典雅,飞脊挑檐,错落有致,蔚为壮观。

《郏县文史资料》记载:长桥镇孝子坊,在县城13.5公里处的长桥镇。因石坊均为红石建造故名。据清《郏县志》载:“乾隆十七年(公元1752年)乡绅冯赞所立。”

该坊为红石坊,高11.2米,宽8.4米。主体由4根石柱、3根横梁搭建而成。有一个正门、两个侧门,辅物有石座、石狮、透花窗棂、飞脊挑檐、铁钩铜铃等。石坊正面中门上刻“皇清钦旌孝子太学生冯赞”,匾书“孝子坊”,下面落款为“乾隆十七年建”。左右侧门,有石狮4对,雌雄相视,威风凛凛。上、中、下梁额分别刻有太上老君、上八仙、下八仙、四大天王、麒麟斗凤凰、鲤鱼跳龙门、龙虎相斗、鹤舞鹿驰等图案。这些图案栩栩如生,令人拍案叫绝。石坊背面雕有二十四孝图,梁额有石匾两块,一块上刻“圣旨”,一块上刻“纶音”,周围是玲珑的滚龙,两旁有石刻斗拱6块,拱眼间距均匀,为回纹透花。纵观石坊,主辅相衬,高低错落,飞脊高翘,十分壮观。它的雕刻艺术之精湛,建筑结构之严谨,令人折服。迄今虽然已有241年了,但保存仍基本完好,属郏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民间传说中,围绕着这座美轮美奂的孝子坊,故事实在不少。建造这座牌坊的冯赞,相传是山西人,随祖母逃荒到郏县,那他是怎么成为乡绅的呢?这里面有一个传奇的故事。明朝末年,崇祯17年(公元1644年),闯王李自成攻克北京后,严刑拷打明朝大小官吏。榨其财富充入军需,闯王李自成占领北京仅一个半月,便被吴三桂围困,只得带着大量金银财宝向南败退,路过中原郏县时,李自成的闯王大帐就扎在长桥镇的村西200米,李自成大军走后,在村西留有一青石碑,上书:“三山加一嶺,财宝两半井。”当时有许多财主及知识分子、风水先生,均在那地方寻找“三山加一嶺”的两半井财宝,均无果而终。有一地主说,这是此地无银三百两,还有的人就在青石碑的下面挖,结果什么也没有找到。

到了乾隆十年(公元1745年),距李自成撤军兵败正好100年,随着地势的变化,财宝上移,被在井边玩耍的冯赞发现。当时他年纪尚小,也不知是什么东西,拿了一块回了家。他母亲一看大惊,说:“从何而得?”

冯赞说:“这个东西在村西头很多。我们伙伴们经常拿着玩。”在他看来像光滑的鹅卵石,有福的冯赞母亲却看清了是珠宝,她把半井金元宝半井古玩尽数搬回自家。实际上闯王在立碑时运用了谐音,“三山(衫)加一嶺(领),财宝两半井”,意思是“三件衫子加一个领子,就是青石碑离两半井财宝的距离。”

那么有了钱的冯赞是怎么建造这么一个宏伟富丽的孝子坊呢?还有一个在当地妇孺皆知的故事。

乾隆十一年(公元1746年),冯赞一次为国家捐赈灾粮万石(合10万斤),成为全国捐粮大户,乾隆十三年(公元1748年),乾隆召见冯赞,赐以官职,冯赞无意当官,说:“家有高堂老母,朝朝夕夕需要我照料。如果万岁御批,我在家乡建个家庙,使全国所有的冯氏子孙都有祭祀拜祖的地方。”乾隆即书六个大字:忠义桐,孝子坊。且孝子坊东面有“圣旨”二字,西面正中有“纶音”二字。“纶音”就是皇帝下诏的意思。冯赞回家后大兴土木,请华夏第一能工巧匠,到乾隆十七年(公元1752年),孝子坊竣工。

冯氏祠堂各方面建筑非常宏伟大气,孝子坊为冯氏祠堂的华表,可谓天下第一华丽之坊。四座蠵龟背驼高丈许重两吨的雕刻精美的大石碑为大门,拜祖大殿的四根柱子上分别雕刻着九条龙,建筑与皇家陵园拜祖大殿的完全一样。刻有九条龙的柱子,普天之下除了皇家和孔圣人的文庙,就只有孝子坊了,恢宏的气势,皇帝的亲笔御赐,一个个鲜活的故事,无不在向我们诠释着“百善孝为先”的优良传统。

走近牌坊,就是走近了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文化;走近冯氏孝子坊,一个有着优秀传统的民族就逶迤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