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泡醉枣的奶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看到市场上有醉出售,我买了些回来。把这一捧红彤彤的珠圆玉润倒进果盘,醇厚的酒香扑面而来。因了这酽红、醇香,每日再熟悉不过的房间也添了些许的喜气。轻轻地拈一颗,放入口中,忍住酒的辣,咬下去,的脆甜裹挟着酒香,让人欲罢不能。不觉间,酒香氤氲,我的思绪不禁有些恍惚。
记忆中,老家的树多。每年一到农历七月十五,奶奶就开始张罗着泡醉。泡醉会在我们家掀起一场风波:老爷爷支持奶奶泡醉,父亲反对,反对的理由是酒难买、拿青泡醉影响红的收成。美味醉的诱惑,让我们坚决地站在了奶奶一方。
泡醉,是我们小孩子最开心的一件事。“摘那些个儿大,皮儿青绿的!”我们在树上摘,奶奶在树下指挥。摘下来的子,奶奶放到一个大盆子里,倒进清水,用手轻轻地搓洗干净,摊放在一块儿干净的竹席上,晾干表皮的水分,就可以泡醉了。洗脸净手的奶奶,从橱柜里拿出藏了一年的酒壶,往一个白瓷碗内倒上半碗,抓一把,放进酒碗内,轻轻摇晃,让这些子均匀地蘸上白酒,然后,把蘸了酒的子,轻轻地倒进一个提前清洗干净的瓷坛里。
闻着四下弥漫的酒香,看着醉酒的红晕在奶奶的脸上越来越浓,围观的我们,不由得吧嗒着嘴,似乎美味的醉就在眼前。
“啪!”奶奶盖上了坛子口。所有的子蘸好了酒,瓷坛也满了。奶奶拿一块儿牛皮纸,蒙在坛子口,用麻绳捆扎好;牛皮纸上面蒙一层塑料布,再捆扎好。做完这一切,奶奶挥挥手:“八月十五,你们就能吃上醉啦!”
那时候,见过奶奶的人都说奶奶就像红灯记里的李奶奶。模样像,做事风范也像。
父亲三岁那年,爷爷不幸早逝。长嫂如母,年轻的奶奶就成了这个大家庭的女主人。这畔祖上留下的院落,就是奶奶的王国。浆洗、纺织、一桌一凳,井然有序。料理这一切的奶奶也是紧致、利落的。像所有勤勉的主妇一样,奶奶也精于算计,一分一厘,一丝一线,尽在奶奶的掌控中。在儿时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因奶奶的操劳,每日三餐,倒也不乏属于农家的口腴之鲜。就像这泡醉,酒和虽然金贵,却也是常见之物。精细操作是泡制醉成功的关键,蘸酒不匀、密封不好,都影响醉的成色和口感。泡醉的人不少,能泡到奶奶这个水平的人不多。
奶奶每年张罗泡醉,可是,我们很少见到奶奶吃醉。“吃醉,不如喝酒过瘾。”我们长大了,奶奶也老了。老了的奶奶只喝酒,不再泡醉。因为没有小孩子喜欢上树摘青。
那年秋天,子成熟的季节,奶奶病倒了。病中的奶奶身边只有父亲,因为奶奶反复嘱托:“孩子们都刚刚成家立业的,自己都忙不过来,不用回来看我。”通达事理的奶奶临走之前,留下了个不合事理的遗嘱:“我一辈子只有一个儿子,死后穿孝衫的人少,不热闹。这四个孙女是我带大的,都给她们穿我闺女的孝衫。”
吃着买来的醉,一颗又一颗,我始终无法找到记忆中奶奶的醉那独特的味道。不知何时,两腮有泪滑落。祭奠奶奶,我们是少不了酒的。只是,我实在无法知晓,在另一个世界,爱喝酒的奶奶还会泡醉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