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教育家办学,实质是教育家团队办学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教育家办学,实质是教育家团队办学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对马文娟这个名字,熟悉《天津教育》的读者并不陌生。早在1995年第一期,本刊“光荣榜”栏目刊登了“天津市第二届普教系统十佳青年教师”的评选表彰情况,马文娟就在这十位优秀教师之列。那时,她还是天津市第三中学的一名生物教师。多年来钻研教学、投身教改的经历使她成长为一名专家型教师,她先后获得第一届“希望杯”双优课大赛一等奖、天津市生物教师教学评比一等奖、“老带青”双优教师等多项荣誉,2003年,被评为天津市特级教师。1987年到2004年,她在天津市第三中学一呆就是17年,从普通教师做到副校长,十几年的教育教学和管理经验,使她从专家型教师成长为专家型校长。随后,她在红桥区教育中心担任主任4年,4年中,她对教育教学的宏观把握和对教育质量的科学理解提升到了新的层次。2010年7月到2012年年初,她回到天津市第三中学担任校长。2012年2月,马文娟调到红桥区教育局,任党委副书记、局长一职。新的岗位,新的任务,新的视野,新的舞台,她将面临从专家型校长向学者型领导干部的转型……以不变应万变,不变的是她“为红桥教育付出再多也无怨无悔”的“感恩、回报”之心,不变的是她永远执著的追求和始终关注课堂、关注教师、关注一线的视角。对于区域教育管理,她将着眼点放在“管理学校、成就教师、改革教学、发展学生”等方面,力求做到“严谨、准确、科学”。

内涵式发展是教育领域的一个热词,党的十报告中也提到了“促进教育内涵式发展”的相关要求。在您看来,教育的内涵式发展包括哪些方面?

■我理解,内涵式发展关系着教育品质和育人质量,学校、教师、课程、学生作为教育系统运行的四大载体,是内涵式发展应关注的四大要素。

一是管理学校。近年来,我们一直倡导以精细化作为学校管理的方法和原则,使学校管理水平获得了整体较大幅度的提升。可以说,管理的高精细度决定着教育教学质量的高品质。

精细化管理,就是实行目标管理、强化过程管理、加强常规管理、规范质量管理、落实责任管理。将管理活动的重心下移,力争做到“严、精、实、高”,形成“人人有管理、处处有管理、时时有管理、事事有管理”的局面。这就要求每一个人对自己的每一项工作都要精心,每一个环节都要精细,每一个步骤都要精致,力争完成的每一项工作都是精品。

对此,我们在2012年提出了“内涵建设夯实新基础,科学发展再上新水平”的工作主题,2013年又提出“着力课堂促发展,精细管理出效益”,目的就是引导学校立足高标准,把常规管理做细做实,使达标成为常态,关注学校管理的全过程、全方位,促进学校常规工作再上新水平。

二是成就教师。教师是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根本,我们强调,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的打造始终是学校领导者的首要任务。学校领导者要体现为教师发展服务的理念,在教师队伍建设中发挥三个作用:一是规划指导作用。不仅要制订学校的整体规划,而且要指导教师根据区域和学校要求,帮助教师制订切实可行的个人专业发展规划,使“近期与远期、定时与定量、教育教学和教学研究”有机结合,在学习中提高,在工作中反思,在研究中发展。二是校本研修中的提升作用。要积极为教师专业发展搭设集中学习平台,达到常态化;搭设研讨交流平台,达到专题化;搭设展示交流平台,达到主体化。三是科研引领作用。创造条件支持教师开展科学研究,把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以高水平的科研支撑高质量的教学。

三是改革教学。一要落实开齐开足课程计划。突出校本课程多样化,满足学生个性需求,体现学校课程特色。二要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正确的教育思想是科学施教的基础,包括教学行为的科学化、教学本质的具体化、教学目标达成的即时化。我们强调把课堂教学改革作为课程改革的重点,在改进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为核心的“未来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上寻求突破。我们明确认识到,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是教育教学改革的根本方向,我们的课堂要定位为在教师指导下启发学生学思结合、知行统一,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主动学习、学会学习的场所。

四是发展学生。我们的教育要对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负责,从面向全体学生变成面向每一个学生,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努力使每一个学生都在原有的潜能和基础上实现最大的发展和提高,这是教育的根本追求。基于这样的追求,我们要更加注重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根据学生成长的特点,用更加开拓的思路对德育工作进行设计和实施,使德育与各学科教学融合得更为紧密,使学生的思想道德和人文素养得到进一步提高。

现在,“三名工程”(名教师、名校长、名班主任)评选已成为红桥区教师队伍建设的关键举措,我们知道,这项工程在红桥区开展得比较早,完善且多元的队伍建设使红桥教育不断迈上新的台阶,提到红桥教育就不能不提到教师队伍建设。

■确实,从我当教师和校长那时起就能感受到红桥区对教师队伍建设是极其重视的。截至2012年年底,我区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已经成功开展了五届,教育技术大赛已经连续举办了九届,教育科研积极推进到了“十二五”攻坚阶段,教师教育圆满完成了第四周期的培训工作。2012年,全区教师获国家级和市级教育教学类奖,中学406人次,小学466人次,幼儿园51人次,有7位教师荣获“天津市中小学第八批特级教师”称号。全区现有市级特级教师21人,区级特级教师32人,区级名教师130余人,校级名师500余人,区级学科带头人200余人。先后成立徐长青、李新花、许洪媛、赵承烈四个特级教师工作室,发挥了学科领域高层次拔尖人才的辐射效能。这些成绩的取得,是我们切实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不断深化教师专业培训,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所取得丰硕成果的具体体现。

我理解的教育家办学,其实是教育家团队办学,正如北京十一学校校长李希贵所言:“只有当他们在校园里和课堂上以教育家的情怀、教育家的境界、教育家的心态和教育家的艺术影响学生的成长、推动学校发展的时候,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家办学。”为了切实提高队伍建设的质量和效益,我们制定了《红桥区教师队伍建设,五年规划(2012―2016年)》,召开教育人才工作会议,积极实施“人才强教”战略,不断完善体制机制,全面提升教师队伍的专业化水平。近日,我们已经启动红桥区首届名教师和名班主任研修班,进一步打造区域教育专业领军人才。在队伍建设上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弘扬先进,挖掘“红桥教育人”的精神内涵。深入挖掘红桥教育多年来逐渐形成的自加压力、不等不靠、真抓实干、无私奉献的精神,通过优模报告、主题论坛等多种形式搭设平台,在广大教职工中大力弘扬“不用扬鞭自奋蹄”的精神,在推进科学化管理的每一项工作中,将“精心精细出精品,高标高效创高质”的工作理念深入人心,以精神带动意志,鼓舞全体干部职工勇于拼搏、争创一流。

二是分层推进,致力于提升教育领军人的现代化管理理念。通过建立领导干部培训制度、成立“校长工作研究会”、举办专家讲座等方式,不断提升各学校校长的管理水平和业务能力,切实促进教育管理者逐渐具备与现代化学校建设相适应的现代管理素质。同时,进一步强化对局机关科级以上干部的业务培训,对青年干部实施“一人一策”培养模式,有效推动了机关干部服务管理效能的提升。

三是搭设载体,以高位展示平台促进骨干教师成长。以“千百十”骨干教师培养工程、“三杯一奖”竞赛、“三名工程”评选、教师基本功竞赛、创办特级教师工作室等活动为载体,通过“四建立、五搭台、四激励”,即:建立资源管理库、研修制度、奖励基金和考评制度;为骨干教师搭设示范引领之台、传艺带徒之台、学术成果推广之台、个人发展成果展示之台、发挥辐射引领作用之台;结合政治待遇激励、经济待遇激励、对外宣传激励和身心关爱激励,使骨干教师行有所管,展有舞台,成有激励。

您在三中和区教育中心多年从事教学管理和研究工作,您曾提到过“特别喜爱课堂,在课堂上是一种享受”,担任局长后,您又通过“我们同行”等活动亲自带队走进课堂,了解教育教学情况。对于课堂教学,请谈谈您的理解和建议。

■我认为教师必须立足课堂,学校必须立足研究,这样才能真正提高教师队伍的专业素质。首先,我们要求教师致力于实现“有效教学”。研究教学方式与学生学习方式的有效性,用最合理的时间,以最有效的方式让学生学到最有价值的内容。其次,明确“高效课堂”的标准。教师须关注五个维度,即:教学目标的达成度、教学环节的清晰度、教学过程的开放度、学生学习的参与度和教学资源的生成度,同时达到天津市现代化建设对于课堂的六个标准。再次,探索实现“高效课堂”的策略。科学分配和控制课堂教学讲授时间,创设良好的师生关系,构建启动学生思维的课堂,实现教学检测与反馈矫正的制度化和规范化,改革学生作业的内容、方式、批改、管理及评价等策略,积极引导教师上有责任的课、有风格的课和有智慧的课。我们要求学校走“精致化”的科研、培训道路,积极为教师专业发展搭设常态化的集中学习平台、专题化的交流研讨平台、主体化的展示自我的平台。用多样化的校本研修活动促进教师自觉践行新的教学理念,以行动研究与案例研究为模式,加强反思,使教师在提升教育教学水平的同时,获得职业发展的成就感。

您曾经说过:“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实施国家课程标准、落实国家培养目标,是对各学校的共性要求;学校自身改革的切入点、特色彰显点、自身的个性化追求是学校个性化的体现。”如何理解?学校发展的着力点是什么?

■我觉得可以从三方面来看。一是着力内涵发展,前面已经提到,这里不再赘述。

二是实现科学发展,转变学校发展方式。转变学校发展方式,是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进入新时期新阶段提出的新课题。学校发展方式不仅包含学校数量增长、规模扩大等方面,还包括结构调整、内涵提升、质量提高、办学效益增加等方面。

当前,学校发展方式面临“五大转变”:从学校发展的动力来看,要从外控式发展向自主式发展转变;从学校发展的内容来看,要从外延式发展向内涵式发展转变;从学校发展的性质来看,要从同质化发展向特色化发展转变;从学校发展的途径来看,要从简单的经验模仿向创新发展转变;从学校发展的范围来看,要从局部发展向整体发展转变。实现上述转变,关键在学校领导干部。学校领导要改变以往只倚重自上而下的科层结构、重视指挥命令系统、强调权力权威的行政领导方式,向教学领导、课程领导、文化领导、学习领导和道德领导等多样化的领导方式转变。

三是实现特色发展,提升学校发展软实力。所谓学校特色,是在先进教育思想的指导下,从本学校的实际出发,经过长期的办学实践,形成的优化稳定的办学风格与突出的办学成果。

特色学校建设,是学校管理的战略选择。每一所学校,都需要重新审视自己的历史,理清自己的文化,整合可用的资源,办一所真正具有个性特色的学校。学校特色的形成可以是多方位的,如办学理念特色、管理模式特色、学校文化特色、学校学科特色等。学校只有凭借特色才能参与竞争,才能在竞争中获胜。如果说质量是学校的生命,那么特色就是学校的生命力所在。我理解,未来的学校特色格局将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追求“大家不同,大家都好”的局面。

目前,老百姓对教育公平、共享优质教育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国家政策层面也对教育均衡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据我们了解,红桥区的老百姓对教育特别是义务教育学校的发展变化评价越来越高,根本原因就是教育的均衡发展让众多家庭得到了实惠。请您介绍一下这方面的情况。

■自2008年11月,天津市政府启动实施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标准建设工程以来,我们紧紧围绕创办人民满意的优质教育这一奋斗目标,以打造符合“城市副中心”定位要求的高质量教育为标准,秉承精心精细出精品的责任意识,坚持走硬件提升和内涵发展齐头并进之路。历经4年不懈努力,我区30所义务教育学校全部高水平达到天津市现代化学校建设标准,学校环境面貌发生显著变化,办学软件和硬件实现同步提升,社会满意度明显增强,有力地促进了全区基础教育均衡、和谐、可持续发展。

我们的基本经验主要有三条。

一是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为“第一责任”,建立有效的服务管理机制。如,以“周一同行”和“我们同行”活动为载体,建立复查回访长效机制,切实巩固现代化学校建设成果。强化对义务教育重点领域和重点环节的督导评估,成立教育督导核心组,启动督学责任区随访工作,将全区中小学划分为6个学区,由12位责任督学定期深入每一所学校,对义务教育学校实现全覆盖全方位的服务指导,有效地促进学校优质管理常态化。

二是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第一目标”,全力打造优质教育品牌。如,以“让每个学生获得成功”为主题,以养成教育为主线,重点落实“衣冠整、谈吐雅、举止端”三个目标,引导中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创立局、校同步听评课制度,建立教学过程和目标监控体系,制定了《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和《课堂教学效益评核工作实施方案》,既提高了常态课教学质量,又切实减轻了学生课业负担,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益。

三是以加强队伍建设为“第一保障”,为教育现代化发展提供不竭动力。积极实施“人才强教”战略,不断完善体制机制,注重打造优秀的管理人才队伍,全面提升教师队伍的专业化水平,为义务教育持续均衡发展提供不竭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