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因“文”施导 切实提高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因“文”施导 切实提高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孩子光有习作的热情是不够的,要根据不同孩子的习作能力的强弱因“文”施教,因人指导,把细节指导落到孩子的心灵深处。再通过孩子的多次练改,从而让孩子的习作能力螺旋上升。

一、面批点拨:让困难“小”起来

对于接受能力弱的孩子来说,写文章的确是一件苦差。他们冥思苦想,搜肠刮肚,最后写出来的也许连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最大的问题是什么呢?又该如何应对呢?

1.太具体,不见中心。一位孩子写美丽的兰田水库,题目起的很到位,但文章的内容不是写美丽的风景表达自己的赞美之情。短短两百来字都在写着自己在什么时候去老家,在车上吃零食,下车后在水库玩水,又吃零食。看到周六周日,老家总是车来车往,游客很多,最后写游客的烧烤等。通读全文,竟完全不知道兰田水库风光如何,美在哪里。

这样的孩子会把事情写得具体,就是不知怎样对材料进行取舍的,因而显得没有重点,过于锁碎而不知所云。对这类的学生,最好的批改方式是面批了。我们可以找些好文章帮他理一理,指点他哪些该是表达的重点,哪些虽然也发生过却是次要的,要学会详略,要学会取舍。在多次的阅读比较中,孩子会有所感悟。从而慢慢形成围绕主题选材的能力。

2.不具体,无话可说。五年级下册第二组课文走进“永恒的童年”,第5课古诗词三首分别《牧童》、《舟过安仁》、《清平乐村居》,一个个聪明机智的孩子,一幅幅妙趣横生的画面,能够引起现在的孩子的共鸣,于是我让孩子选择一首改编成一个故事。

一个孩子这样编:

一艘渔船上坐着两个儿童,不知为什么收起撑船用的竹竿,停下船桨坐在船里。不知为什么没下雨他们都打开伞,原来不是遮头而是用伞当帆使船前进呀。

这样的孩子,他能理解诗句的意思,但他缺乏联系插图展开想象能力。于是,他就写不具体,三言两语结束了。只有当面手把手指导,引导他发挥想象:如想象周围的环境,想象人物的穿着打扮、人物的动作、人物的心理活动等。在语言上引导他多用词语修饰,多用比喻、拟人等手法。孩子领悟力是有的,这样他们的想象和表达就找到了着力点,创编的故事很快就生动起来了。

二、修改再练:让亮点“亮”起来

如果作文批改了,讲评了,就是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吗?不,完全不是。这只能说是完成老师应尽的责任。接下来的环节必须由孩子来做。孩子要针对自己的文章再进行练习、再修改,才能迈上习作水平的新台阶。我们可以有以下操作步骤:

1.搜罗典型――选一些材料独特但文笔欠佳“样文”。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写童年趣事,学生习作充满各自生活的印痕,选材新颖独特。李路倩的“连皮”吃桔的苦涩滋味,冯佳祺的误认妈妈的羞涩难堪,叶文的帮爷爷“点烟”的好心做坏事、冯宇乾的“衣服当袋子”摘桃……题材丰富新颖,充满个性,与作文书、网络、杂志上的“捉月亮”、“给娃娃打针”等童年趣事相比,不知新颖多少倍。从这些题材中我们不得不惊讶于孩子们对生活的热情和无限的创意,不得不惊讶于他们捕捉镜头裁剪取舍的敏锐与智慧。虽然他们的原作并不精彩,有些也许只是语句通顺的记录而已。但是既然学生的习作中出现了亮点,我们就要抓住机会,让他们一篇篇地精彩起来,让他们真正体验让自己作品升华的过程,真正体会到成功的快乐。但如果集体讲评,以他们的“食量”,也很难“消化吸收”。白白浪费那么好的材料。因此,我们就要把这些典型的文章――选材好文笔次的习作都搜罗起来,分析原因,对症下药。

2.重拳出击――变“灰”为“亮”。上述这些习作都有共性,该突出不突出,该精彩不精彩。如下列,该精彩的句段他却一笔带过,不知如何“亮”起来。

冯佳祺《错抱妈妈》节选原文片断呈现:

我走出家门,四周转了一遍,不见妈妈的踪影。正当我失望之时,突然双眼放光。“妈妈在那里。”我跑了过去,跳了起来,一把抱住妈妈。妈妈回头。我一看,啊,不是妈妈呀!那个女的问:“小朋友,你干什么呀?”我连忙应了声:“对不起,阿姨,找错人了。”说完,我马上闪人了。

针对这个问题,要让孩子知道哪些部份是重点,应补充哪些内容。交流后孩子在独立修改,再次练习。我找来冯佳祺,一番交流:你失望之时,突然双眼放光,你看到什么呀?我这个读者非常惊诧,你是知道的,但我不知道,能否借你的笔把你看到的情况描述下来,让我看一下。他心领神会,频频点头。你怎么知道自己抱错了呀?当阿姨回过头来时,你看到了一张怎样的脸呢?我很想知道,能再借你的笔写一下,满足我这个读者的愿望吗?他恍然大悟,嘿嘿直笑,“会改了!”三个字写在他的脸上。

改后精彩呈现:

我走出家门,四周转了一遍,不见妈妈的踪影。正当我失望之时,突然双眼放光。在拐角处驻立着一个人。上身穿一件黑大衣,下身穿着一条深蓝色裤子,一双高帮靴子,头上扎着一把“马尾巴”,高挑的个子,粗壮的身材,这不是妈妈吗?我兴奋地说:“妈妈在那里。”立马跑了过去,一把抱住妈妈的后背。妈妈回过身来了,低下头来了,我也仰起小脸。啊,不是妈妈呀!她,一双浓眉大眼,大大的红嘴巴,国字脸,皮肤黑黑的。我要晕倒。那个阿姨一头雾水,不解地问:“小朋友,你干什么呀?”我低下来,害羞地应了声:“对不起,阿姨,抱错人了。”我风似的闪人了。

孩子们的作文通过这样的交流和修改得到了实实在在的提高和升华,不仅片断“亮”起来了,而且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习作水平提高了,习作的兴致更浓厚。只要我们把习作的指导落到实处,因“文”施导,孩子一定会迎来习作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