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在冲突中成长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在冲突中成长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农村大学生在早期的社会化中产生了不同于城市的文化惯习,面对城市全然不同的生活方式和文化模式,他们采取不同的策略以完成适应。城乡文化的巨大差异,也使得农村大学生的城市文化适应困难重重,因此,农村大学生必须正确认识差异,积极整合两种文化。

【关键词】农村大学生 文化差异 城市文化适应

一、引言

随着越来越多的农村学生进入大学校园接受继续教育,农村大学生的城市文化适应问题日益突出,并成为学界关注的热点。所谓农村大学生的城市文化适应实质就是对城市文化的接受过程,即个体不断融入城市生活,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文化观念和生活态度,并以一个城市人的形象要求自己塑造自己,最终融入城市社会。由于城乡二元结构的分割,我国城市和农村在发展结构和历史文化上都存在着极大的差异,形成了两种不同的生活和文化。长期以来,城市文化作为先进文化和主流文化被提示,成为农村学生在适应过程中不自觉的参照体,其中异质的文化的和断裂的环境引发了农村大学生在城市文化适应过程中的种种问题,值得关注。

这里的农村大学生特指那些“在农村地区出生、成长并考入城市地区各类大学的大学生,他们从小接受的是农村的文化规范、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但不包括县镇籍大学生,也不包括乡村知识分子的子女”,他们生在农村,长在农村,早期的社会化过程也是在农村的特殊结构和环境下进行,对于他们来说,城市及城市文化是陌生而神秘的,当他们进城入学时,新旧文化环境的变化与冲突,带来了继续社会化与早期社会化的断裂和脱离,势必引起个体文化心理表层或深层的文化迁移,从而造成短期失衡。

二、差异及冲突

对于农村大学生的城市文化适应问题,有学者进行了科学的测量研究,从已有的研究成果中可以发现,城乡学生在早期社会化过程中形成了迥异的世界观、价值观、生活态度和行为话语方式,因此,农村大学生在城市文化适应过程中,会由于缺乏认同陷入困境。具体来说,由于城乡文化的异质性而引发的适应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首先,城乡不同的文化背景塑造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态度和消费习惯。城市丰富的资源和开放的社会文化形成了城市主流化的生活态度和超前的消费观念。而在农村,财富获取的不易和传统的消费习惯加剧了他们对于节约和勤俭的重视,形成了朴实的生活方式和相对保守的消费习惯,这与城市的高消费、求品质的生活状态和消费心理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因此,当农村学生踏入大学校园,无论在物质条件还是意识层面上都体现出极大的不适应。尽管很多农村学生在适应过程中没有感受到明显的歧视,但是从自身来讲,当他们以弱势群体的身份进入城市时,面对周遭的强势群体和巨大的差距,会产生不同程度的自卑心理,这种自卑与农村人固有的自尊心形成强烈的冲突。这也是城乡文化在冲撞下形成的最表象的行为反应,即带来了农村大学生“失落的经济认同”。

其次,社会规范和价值标准出现强烈反差。文化会以社会规范和价值体系的形式内化成人们的行为指南,成为最稳定和顽固的惯习。在农村相对稳定的社会结构和单纯的交往情境中,农村大学生形成了具有浓厚乡土意识和传统观念的道德规范和价值标准,这是早期社会化留下的文化烙印,这种文化标准显然与城市截然不同,无法很好的适应市场化的城市生活,从而被异化为边缘文化。

再次,行为及话语方式差异带来的文化距离。美国著名人类学家本尼迪克特在《文化模式》中论述到,每一种文化都有自己的不同于其他文化的特殊目的,“为了实现这个目的,人们从周围地区可能的特质中选择出可能利用的东西,放弃不可用的东西,人们还把其他特质加以重新铸造,使它们符合自己的需要。”为了应对不同的社会需求,实现不同层次的社会目的,城市和农村选择了不同的话语体系和行为方式来形塑自我。城市的开放、农村的封闭,城市的多元、农村的单一,城市的时尚、农村的落后等等,这些差异都在话语和行为方式上有着鲜明的体现,由此带来的沟通障碍和文化误解成为农村大学生在城市文化适应过程中最大的阻力。

最后,期待与现实的落差带来认同危机。农村大学生在进入城市和大学之前,都形成了早期的城市印象,这些期待大多是基于媒介的提示和他人的讲述,其中不乏夸大的成分。而一旦进入大学,较深层次的城市体验使得理想与现实的差距急剧放大;另一方面,在农村,这些大学生们是“爹娘的骄傲”,但在大学中,有了新的参照群体和文化标准,他们的优秀被淹没和覆盖,“天之骄子”的优越感被现实冲刷,这些落差也加剧了适应过程中的认同危机。

总之,对于农村大学生来说,早期的农村生活所内化出来的行为规范和价值标准,阻隔了他们的城市文化适应,因此,为了获得身份认同和文化共鸣,他们必然要不断地做出调适。

三、策略

美国著名人类学家奥伯格 (Kal-veroOberg)用“文化休克”来说明一个人初次进入到不同于母语文化的全新文化环境后产生的心理上的不适应,认为这是“由于个体失去了自己熟悉的社会交往信号或符号,对于对方社会符号不熟悉而产生的深度焦虑症”。农村大学生在城市文化适应过程中,也必然遭受这种文化休克,不同的人会采取不同的适应策略,也将产生不同的效果,可依据其适应态度分为三种类型

第一,积极主动型。他们大多认同城市社会的价值体系和文化规范,习惯将城市作为自身的参照体系和模仿标准,因此采取积极主动的策略来学习和适应,试图更快的获得他人的认可和对自我身份的认同,即使在城乡文化碰撞过程中产生疑虑和不解,也能较好的化解内心的焦虑和不安,为整个文化适应过程清扫障碍,以便更顺利的进行继续社会化,并在适应中逐渐消除文化距离和心理隔阂。这是农村大学生在城市文化适应过程中比较积极的一种状态,也是我们提倡的一种状态。

第二,消极被动型。这是学者和相关教育机构应该重点关注的状态,因为采取这种策略的学生往往是最容易出现问题的部分。他们固封自守,极度敏感,怯于交流,自尊心强却又无法摆脱自卑心理,甚至为了安全而选择封闭自己,进而将自己隔离于城市文化之外,因此常常陷入被动,更无归属感。这种消极被动的适应策略不利于更好的融入,更不利于大学生的继续社会化进程,更有甚者,在长期的孤立和自卑中会滋生心理问题,不利于个人的发展。

第三,顺其自然型。这是大部分农村学生惯用的策略,即不刻意去寻求或回避城市文化的冲击,而是在体验过程中顺其自然的接受,并通过自身与外界的协商完成整个适应和融合过程。在大部分情况下,他们的文化适应是在不知不觉中潜移默化的完成。整个过程中,他们会依托自己的固有文化,在社会环境和自我感知的容忍度之内对自己的行为和话语进行调适,以减少内心不适,并形成自己的话语体系和社交圈。在他们身上,往往能够较明显的看见城市文化和农村文化的融合与斗争。

这三种模式当然不能涵盖所有情况,对城市文化的适应过程受到一系列个体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和不可测量性。对于在城市学习的农村大学生来说,城市文化的强势渗透式是无所不在的,尽管他们可以选择采取何种态度和适应策略,但是,在特定环境中,城市文化依然会以各种形式对个体产生影响。因此,总体来说,经过一段时间的城市体验,农村大学生在认知、行为等层面都会对城市文化进行选择性适应,并形成一种适合自己的适应模式。但是面对差异,自发适应已经无法很好的满足农村大学生的发展需求,有意识的自觉适应,促进两种文化的融合才是更好的适应策略。

四、结语

文化适应是农村大学生在城市学习中必然要面对的挑战,根据布尔迪厄的文化再生产理论,城市文化以一种合法但又近乎粗暴的形式排斥着农村文化,成为农村学生城市文化适应过程中必须承受的压力。面对城市强势文化,积极适应是必须之举,但是,早期社会化过程中内化的农村文化依然是需要把握的根基。

因此,从个体来看,在城市文化适应过程中,农村大学生应该从被动适应走向积极整合,从自发认同走向自觉融入,在自己固有文化基础上,通过积极的城市体验,吸收保留城乡两种文化中的优秀成分,成功完成农村与城市两种文化的整合,形成一种超越于现有两种文化的适合自己的优秀文化。这需要每个农村大学生自身的努力,也需要社会大环境的配合,给予异质文化尊重与认同,培养开放、多元的文化意识和观念,也只有这样,农村大学生的城市文化适应过程才会更加顺利,社会也会更加和谐。

参考文献:

[1]孙进.文化适应问题研究:西方的理论与模型[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5

[2]袁洪亮. 城市体验与农村籍大学生社会化问题研究[D]. 吉林大学, 2004: 4

[3]吕卫华.农村贫困大学生的社会认同与社会建构[J].青年研究,2007,(1):1-7.

[4]本尼迪克特.文化模式[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

[5]李梅.文化休克现象初探[J].语文学刊(外语教育与教学),2010,8

[6]李智.文化再生产视角下农村大学生的大学文化适应问题透视[J].湖南农机,2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