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中国的专业市场推动型区域发展模式探讨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中国的专业市场推动型区域发展模式探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内容提要:本文探讨了专业市场发展的理论基础及理想路径;通过对中国专业市场区域分布特征的分析发现专业市场省际分布极不均衡,高度集中于江浙两省;通过对中国专业市场驻地城市行政等级特征分析发现县级及其以下行政单元是中国专业市场的主要驻地范围,而且专业市场相对发达的县级及其以下行政单元多为竞争力较强的县域经济体。文章尝试从企业家行为、地方政府管治与专业市场之间关系视角深入剖析其运行机制,提出基于多主体的专业市场推动型区域发展模式,指出专业市场是我国县域经济的强力发动机,我国专业市场的发展离不开企业家、市场与政府三者的良性互动,企业家精神与创新能力、政府的支持力度与运作机制关系着专业市场的成败。

关键词:专业市场;区域发展模式;中小城市;政府管治;企业家行为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4161(2008)02-0043-04

1.引言

全球化政治经济背景下“区域”被再次视为竞争优势最重要的源泉所在,这种再发现来自对一些成功获得快速发展地区的研究[1]。以生产的技术和组织变化为基础提高区域在全球经济中的竞争力而形成的区域经济发展理论、方法和政策导向,带来了区域研究的复兴[2]。在全球体系中,中国面临着与发达国家的发展水平之间仍存在较大差距,国内区域经济差异不断扩大的双重挑战。为提高综合竞争力和实现协调发展,国家层面上,中国政府出台了西部大开发、东部老工业基地复兴和中部崛起等国家战略;地方层面上,以苏南模式、珠三角模式和温州模式为代表的三大区域发展模式成为中国先发地区的良好典范。中国的三大区域发展模式是基于类型比较法并以典型区域为代表提出的,本文探讨之“专业市场推动区域发展模式”本质上是“温州模式”的变种,是基于经济发展的动力源而提出的区域发展模式。

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高位平稳增长的态势下,专业市场保持着快速增长,2001年以来的亿元市场中,综合市场的市场数量、成交额、摊位数、营业面积等指标均逐年下降,而专业市场则逐年上升。到2005年,全国亿元以上专业市场达到2 214家,综合市场仅有767家,专业市场当年成交额为21 281亿元,综合市场的成交额为6 077亿元[3]。专业市场的建设与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不容置疑,它以中小企业为经营主体,而我国中小企业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中小企业的空间集聚节省了交易成本,因此专业市场在中国仍有存在的必要性[4]。专业市场的兴起推动了农村经济和市场化改革的发展,并引起农村经济结构和微观基础及城乡格局的实质性变化[5],在激发中小城市发展活力方面,专业市场也发挥了强大的基础载体、龙头和支撑作用。有学者通过专业市场发展程度与国民生产总值之间的相关性的实证研究进一步证实了此结论[6]。国内学界对专业市场的研究大多基于经济学视角,把专业市场视为区域经济增长点,研究区域发展路径及发展模式的地理学和区域经济学视角仍属鲜见。

2.概念的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概念的界定

专业市场,即专业化市场,是具有较强辐射能力的某类或几类相关商品集中交易的场所,是一种贸易空间集聚现象。专业市场的交易空间可以是实体的现货交易市场,也可以是无形的虚拟交易市场。专业市场是与综合市场相对而言的按商品分类建立起来的市场[7],包括纺织品服装、食品饮料烟酒、药材药品及医疗器材、家具、小商品等22类专业市场①。本文的“专业市场”系指参与商品交易环节的贸易活动场所,不包括生产要素市场,如资本、技术、土地、金融、劳动力市场等。本文将专业市场推动型区域发展模式界定为:以专业市场为地区经济发动机,中小型企业为经济活动主体,地方政府为组织协调者的地区发展模式。

2.2 专业市场探源

对中国专业市场的缘起学界尚未达成统一。有学者认为专业市场是一种历史悠久的市场形态,这种形态早在我国唐代就有记载[8-9]。也有学者认为,专业市场的存在是我国特定历史条件下出现的经济现象,是在集贸市场的迅速恢复和发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7,10,11]。笔者认为,专业市场作为一种市场形态,并非中国首创,亦非近现代中国特有的经济现象。从交易方式上看,我国现代专业市场初始阶段的现货交易方式是一种古典的交易制度安排,具有典型的初级市场特征,历史上国内外都曾出现以经营某类商品为主的专业化市场,如在中国曾出现江南的丝绸市场、江西的陶瓷市场、安徽的中药市场等;又如,公元9世纪末今俄罗斯境内形成的基普罗斯专业市场,17世纪英国出现的布雷德福德的披头市场、利兹的混合呢绒市场等。从市场经营主体上看,我国现代专业市场形成初期的交易主体是中小型商品生产者,这符合历史规律。任何社会的财富积累都是渐进的,有致富冲动的中小型商品生产者的生产行为进一步丰富市场,在交易成本压力下交易市场应运而生,随着劳动分工的细化专业市场最终形成。正如英国13世纪前形成的专业市场一样,其经营主体是地主或自耕农出身的手工工厂主。1215年《大》颁布,中小企业生产者的地位得到认同并给予了法律保障,但由于他们组建的家庭工厂规模小,在交通体系尚不健全,商品交易信息极不对称和封建主多次盘夺的背景下,交易成本压力对中小企业的成长极为不利,最终选择了专业市场这种共享式营销网络[12],服务于中小企业的专业市场因而在利兹(Leeds)、布雷德福德(Bradford)等地逐渐形成。

1970年代末,中国内地开始推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释放出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和致富热情,专业户、专业村镇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乡镇企业和家庭工厂异军突起,进入流通领域商品的极大丰富对原材料采购和产品推销渠道的搭建提出新的要求,小型农村工业依靠品牌、传播媒介、公关手段等现代营销手段销售产品不切实际,而农民购销大军自产自销的购销成本较大,加之当时依旧存在的流通体制壁垒,这些因素促成了专业市场在中国改革开放后的再生,中小企业选择专业市场这种共享式销售网络进行商品交易成为必然。

2.3 专业市场的发展路径

从专业市场竞争力和辐射范围看,专业市场发展的理想路径可以分为本地经营、全国经营、内向国际化经营和外向国际化经营四个阶段。以英国利兹市场和中国义乌市场为例:

2.3.1 本地化经营阶段。专业市场的共享式营销优势吸引中小企业入驻,专业市场初步发育,甚至依赖于政府引导和政策鼓励。此阶段市场立足本地,多以集镇或中小城市的集贸市场的形式存在,中小企业在市场空间集聚,促进了企业间的初步融合,但各企业综合实力较弱。譬如,英国17~18世纪以自耕农、地主为经营主体的利兹柯克凯特毛织市场(Kirkgate Market)和20世纪80年代的以农民群众为主体的义乌小商品市场。

2.3.2 全国化经营阶段。中小企业通过专业市场的共享式营销平台实现规模扩张,业务范围遍布全国,经营商品的市场占有率保持增长。如18世纪下半叶至19世纪,利兹凭借优质的煤炭、良好的制造业设施和便利的交通条件(两条运河、一条煤矿铁路),发展成为英国毛织、麻纺、陶瓷工艺、印刷等产业均较发达的城镇,柯克凯特毛织市场的经营业务遍布全国;20世纪90年代中国义乌开始在全国兴办分市场,搭建起辐射全国的市场网络,进入了全国化经营阶段。

2.3.3 内向国际化经营阶段。企业竞争力进一步提高,专业市场开始启动对外贸易业务,个别企业具备一定国际影响力,进入跨国经营阶段。进入20世纪后,利兹市场产业向多元化方向发展,依托保持稳定增长的传统毛织产业,孵化出当地成衣业和纺织业龙头企业――Montague Burton公司,以及当时世界最大的棋盘游戏公司――John Waddington公司,利兹市场的主营业务迅速延伸到世界各地。相比而言,21世纪前后,义乌市场也孵化出产品销往全球各地的大型企业,如浪莎袜业、蒙娜袜业、双童吸管等,2005年,义乌市场的经济外向度达到55%,大量中小企业通过义乌小商品市场平台成功地将产品销往全球212个国家和地区。

2.3.4 外向国际化阶段。专业市场入驻企业国际竞争力普遍提高,专业市场开始在其他国家建立新的营销节点,从而实现市场组织主体和市场经营主体的国际化。21世纪,一些跨国公司从利兹市场脱颖而出,如从19世纪的一家小货摊起家的英国最大的百货公司――马莎百货公司(Marks&Spencer)和控制欧洲最大服装厂的Montague Burton家族公司。相对而言,义乌市场正从内向国际化向外向国际化阶段转型,跨国企业尚在发育之中。

3.基于多主体的专业市场推动型区域发展模式

3.1 模式的提出

石忆邵、黄明东等认为目前我国专业市场有“政府行业部门办市场”和“企业或公司办市场”两种模式[6,13]。诚然,从专业市场承办主体上看,的确存在这两种模式。值得注意的是,模式并非样板[14],它作为一个系统结构表现的各经济社会要素间搭配起来的特有格局,是基于一定社会、经济、历史条件下产生的。故从专业市场形成背景上看,对依托专业市场实现经济腾飞的地区而言,专业市场的健康发展离不开企业家、市场与政府三者的良性互动。笔者认为,我国专业市场推动型区域发展模式是基于企业家、地方政府、专业市场三大主体共促发展的区域发展方式(见图1)。

3.2 模式的运行机制

3.2.1 企业家行为与专业市场形成。企业家通过做套利交易、投机买卖和创新行为开拓市场,其追求利益最大化的行为会影响整个市场的运营[15],对中小企业家而言,为了节约交易费用,更趋于选择共享式销售网络――专业市场。再者,企业家精神对专业市场的形成与发展至关重要,企业家精神的本质就是对市场机遇的灵敏嗅觉及独立地为市场注入新的元素,从而推动中小企业在专业市场的激烈竞争中历练与发展,正是成功的中小企业家推动专业市场的创新、扩张与升级。专业市场是企业的孵化器,中国大量中小型企业家在专业市场中成长壮大,企业集聚产生的创新行为推动市场形态的变化,并进一步反哺专业市场。

3.2.2 政府管治与专业市场运营。改革开放之初,中国专业市场再生之际,商品市场仍由政府高度管治。Riliang Qu等认为,一旦产业中的竞争被高度管治,企业就会更少关注市场,而更注重与管理者的相处[16]。如果政府对企业的调节更多通过行政手段来实现,则企业与政府会形成更密切的联系[17]。专业市场再生之际,家庭工业、乡镇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等市场主体虽已形成,但势单力薄,组建专业市场的重任因此落到地方政府身上[18]。事实上,许多专业市场推动型地区的政府部门扮演着专业市场诞生的“助产士”的角色,这在早期的专业市场和经济相对落后地区比较多见。随着地方经济发展,政府渐退,大型企业集团跟进成为专业市场的承办主体。但为何在改革开放初期专业市场最初出现于江浙两省的中小城市,而非其他地方?这首先要从制度根源上探究,制度创新一般从原有制度最薄弱的地方开始,而江浙两省属于计划经济边缘区域。浙江省在1950~1978年得到中央的人均投资仅240元,不及全国人均600元的一半,位列省级行政单元的最后一位[19]。在如此的制度惠及程度下,浙江人自下而上求发展的意识极其强烈,为安抚民心,地方政府在制度创新上走在了全国前列。中国现代专业市场是在地方政府提供税收减免、征地优先、取消歧视性差别对待、完全保障及其他服务等降低交易费用、提高专业市场的集聚能力的扶持政策下诞生的。中小企业集聚的专业市场同时促进服务网络的完善,改善驻地交通、通讯、服务条件,进一步反哺驻地经济。

4.中国专业市场的区域空间分布特征及驻地城市现在等级结构特征

4.1 中国专业市场区域空间分布特征

根据《2006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商品交易市场统计年鉴-2006》亿元以上商品交易市场的数据,就各省专业市场成交额占全国总成交额的比重而言,浙江、江苏、山东、河北、上海、广东六省的商品交易市场成交额较大,占全国总成交额的比例分别为20.84%、16.04%、9.39%、7.74%、7.32%和6.46%,其他省份成交额之和仅占全国的32.21%,单值均在5%以下,专业市场的发展水平在我国呈区域不均衡状态。

4.2 中国专业市场驻地城市行政等级结构特征

中国专业市场的发育水平不仅区域差异大,而且随驻地城市的行政级别不同也表现出鲜明的特点:①县级及其以下行政单元是中国专业市场的主要驻地范围。据《中国商品交易城市统计年鉴-2006》,成交额前20位的专业市场有40%位于省级(含副省级)城市,20%在地级市,另外40%位于县级市和镇,呈“两头大、中间小”的组合方式。如此高比例的县市和镇成为中国成交额最高的专业市场驻地城市是值得深思的现象。可以说专业市场不仅是中心企业的孵化器,对发展县域经济、协调城乡关系也具有重大意义。②专业市场发达的县级及其以下行政单元多为竞争力较强的县域经济体。如表1,全国成交额前20名的专业市场入驻的8个县(市)中,义乌市、永康市、绍兴县、余姚市、吴江市、张家港市等6个县(市)均是2005年的第五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20],专业市场是县级城市经济发展的强力发动机。

5.结论

今日之世界进入全球化的重新洗牌期,大都市面临着全球城市建设、生产者服务业发展、全球性转变等挑战,中国正努力推进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三大大都市区与全球城市网络的链接。然而,中国的大部分地区仍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中小型企业仍是市场活动的主体。理想情况下,专业市场从本地化经营渐次向全国化、内向型国际化、外向型国际化发展,对提高企业和地方竞争力意义重大。专业市场的地方经济发展引擎作用和企业孵化器作用在国内外都得到验证。利兹、布雷德福德等城市以专业市场为引擎成长为综合性大都市的案例对中国亦有借鉴意义,在中国,专业市场已经推动了县域经济的发展,义乌市、永康市、绍兴县、余姚市、吴江市、张家港市的经济腾飞与专业市场的发育密不可分。专业市场推动型区域健康发展的基础是企业家、政府和专业市场三者的良性互动。企业家精神与创新能力、政府的支持力度与运作机制关系着专业市场的成败。虽然我国部分发育较好的专业市场正进入内向国际化阶段,但来自大型企业集团、跨国公司的竞争压力远远高于17世纪欧洲专业市场发展初期所面临的困难。更遑论无视专业市场发展规律,盲目兴建专业市场的行为在中国比比皆是,特色和发展空间缺失、市场功能不健全及制度保障空虚化等问题让许多专业市场最终沦为空壳市场。对今时今日的中国而言,政府与企业在专业市场中建立何种协作网络促使专业市场高效地孵化出实力型企业,并将其推入国际舞台,此点亟待深入探讨

本文承蒙华东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曾刚教授悉心指点,在此表示诚挚的谢意。

基金项目:金华社科联基金项目(编号2007120) 。

注释:①参照中国商务部专业市场分类标准。

参考文献:

[1]特雷弗•J.巴恩斯等.经济地理学读本[M].蔡运龙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37-47.

[2]苗长虹,樊杰,张文忠.西方经济地理学区域研究的新视角――论“新区域主义”的兴起[J].经济地理,2002,22(6):644-650.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贸易外经统计局等.中国商品交易市场统计年鉴-2006[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6:3-5.

[4]刘天祥.我国专业市场发展前景探索[J].商业时代,2007,(13):80-81.

[5]黄明东.试论专业市场的功能、生成和发展[J].商业经济与管理,1998,(2):30-33.

[6]石忆邵.中国商品交易市场的空间分布及发展对策[J].世界地理研究,2005,147(4):34-40.

[7]郑儒昌,诸永冬.专业市场的崛起与发展前景[J].商业经济与管理,1991,(2):17-21.

[8]丁俊发.全面推进我国批发市场的战略性转变[J].中国市场,1999,(11):4-7.

[9]李荣白.我国专业市场升级分析[J].山东社会科学,2006,135(11):126-127.

[10]程利仲.浙江省专业市场生成原因阶段性特征及发展对策探讨[J].商业研究,2003,278(18):56-59.

[11]陈红儿,麻勇爱.专业市场面临的调整及创新战略[J].农村经济,2004,(4):58-60.

[12]徐锋.我国专业市场国际化的基本模式和发展路径[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6,181(11):15-19.

[13]石忆邵.市场发展理论探微――以义乌市场为例[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6,17(1):3-8.

[14]费孝通.城乡和边区发展的思考[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0:55-56.

[15]Mark Schneider, Paul Teske.Toward a Theory of the Political Entrepreneur: Evidence from Local Government[J].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1992,86(3):737-747.

[16]Riliang Qu, Christine Ennew, M,Theu Sinclair. The Impact of Regulation and Ownership Structure on Market Orientation in the Tourism Industry in China[J]. Tourism Manangement,2005,26:939-950.

[17]李玉刚.中国企业家行为背后的思维逻辑[J].改革与战略,2006,(58):18-20.

[18]埃格特森.新制度经济学[M].吴经邦,李耀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16-21.

[19]强赤华.我国专业批发市场的理论与实践基础[J].商业经济与管理,1995,(3):32-55.

[20]中郡县域经济研究所.第六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EB/OL]. www.省略/jzl_fivth/jzl_fivth01.asp.

[作者简介]张海霞(1979-),女,华东师范大学城市与区域经济系在读博士生。研究方向:区域经济与行政区管理。

汪宇明(1953-),男,教授,华东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区域经济与行政区管理。

[收稿日期]2008-01-21(责任编辑:梅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