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整脊手法与针刺结合治疗颈源性头痛72例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整脊手法与针刺结合治疗颈源性头痛72例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 颈源性头痛 整脊手法治疗 针刺治疗

颈源性头痛(cernicogenic headache,CEH)是指由颈椎或颈部软组织的器质性或功能性病损引起并以慢性、单侧头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组综合征。此类病例在头痛病例中占有一定的比例。笔者自2008年来采用了整脊手法与针刺结合对CEH进行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

本组共收治72例,均为本院门诊患者,其中男34例,女38例;最小21岁,最大65岁,平均(45.29±4.10)岁;病程最短1周,最长27年。入选标准按照Siaastad提出的诊断标准,并同时满足下列条件:(1)病程≥6个月;(2)近3个月内未经任何药物治疗;(3)颈椎x线检查显示颈椎退行性改变。排除标准:(1)神经科确诊其他类型头痛者;(2)颈部脊柱骨折、脱位或椎间盘切除术后及严重骨质疏松等不适合手法或针刺治疗者。

2 治疗方法

2.1手法治疗

2.1.1患者取坐位,术者用双手或单手提拿颈后,颈两侧及肩部的肌肉,从头枕部开始,沿斜方肌、背阔肌、竖脊肌的纤维方向,分别向项外侧沟及背部分推。手法由轻到重,再由重到轻,反复8-10次。

2.1.2患者取俯卧位,胸前垫一软枕,术者双手置于患者头部,进行中立位反向牵引,待患者颈部放松,逐渐加大旋转角度,先左旋至30°,略加力顿挫一下,接着右旋至30°,也略用力顿挫一下。若自觉手下有移动感,且患者症状减轻,手法治疗结束。

2.2针刺治疗

2.2.1取穴:依中医辨证取穴。风寒型取百会、头维、风池、玉枕、太阳、率谷等穴,肝阳上亢型取百会、风池、太阳、合谷、太冲等穴,痰浊上扰型取头维、太阳、风池、率谷、合谷、丰隆、足临泣等穴,肾虚型头痛取百会、肾俞、太溪、悬钟,瘀血型取合谷、阿是穴、血海、三阴交等穴。以上穴位,偏头痛可取患侧。

2.2.2操作:用华佗牌40mm×0.35mm的毫针进行针刺,运用平补平泻法进行针刺。10次1个疗程,见效后,隔3-5天再做下1个疗程。

2.2.3针法:针刺风池穴时可使针感向头部放射,偏头痛可在患侧太阳透率谷。

3 结果

3.1疗效评定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疗效标准。痊愈:头痛及伴随颈、枕部症状完全消失,恢复正常劳动和工作;显效:头痛症状基本消失,颈、枕部症状较以前有明显减轻,能够基本胜任日常工作和生活;有效:头痛症状得到一定改善,日常工作仍受到一定影响;无效:头痛症状较治疗前无改善或恶化。

3.2治疗效果痊愈:45例,占62.5%;显效:18例,占25.0%;有效:6例,占8.3%;无效:3例,占4.1%。总有效率为95.8%。

4 体会

颈源性头痛是指由颈椎和(或)颈部软组织的器质性或功能性病损所引起的以慢性、单侧或双侧反复头部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组以疼痛为主的临床综合征。根据颈部解剖相关知识可知:头面部所有的表面和深层结构都是由三叉神经及C1-4脊神经分布支配的。特别是近年来的神经解剖学研究发现上部颈神经和三叉神经核团具有联系后,对颈神经在头痛中的作用更加重视。颈椎及椎间盘的退行性变引起的椎间孔狭窄、非菌性炎症,压迫或刺激颈神经导致头痛。颈部生物力学改变是引起颈椎退变的根本原因。相关研究表明,在生理状态下,由骨骼和关节形成的静力平衡系统与肌肉、韧带、神经、血管等组成的动力平衡系统,两者相互协调,方能使颈椎活动自如。由于椎间盘变性,造成椎体平衡失调,打破两者之间平衡,挤压邻近神经及外膜组织,使得神经处于牵伸状态,进一步导致神经炎症和水肿,同时由于致痛物质释放,机械卡压和化学刺激,互相作用使产生相应症状。所以通过整脊手法来调整颈椎力学平衡,达到松解神经根粘连及恢复椎间关节得到相应幅度调整,从而恢复受损组织正常的生理状态。但整脊手法不可强求速效,应循序渐进,在进行手法治疗的同时,加强颈椎功能锻炼。

中医认为,头为“诸阳之会”、“清阳之府”,凡六淫之邪外袭或内伤诸疾皆可导致头痛。本法取阳经诸穴:取督脉的百会,足少阳的风池、头维,手阳明的合谷等阳经的俞穴,通经活络止痛,并根据中医辨证取肝经、肾经、脾经等相应的俞穴进行治疗。同时,针刺也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缓解局部组织张力,利于组织修复。

通过整复手法与针刺结合治疗颈源性头痛,可以说从根本上做到了骨正筋柔,经络通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