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红楼边的张中行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红楼边的张中行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上世纪90年代初,我因为做报纸副刊编辑,常常去老北大红楼边的人民教育出版社看望张中行先生。一来是听他聊天,二是顺便取稿子。时间过了多年,很是怀念那些时光。

在“五四”那代人里,他最推崇周氏兄弟,尤看重知堂(周作人)。一般喜欢知堂者是疏远鲁迅的,有的甚至将两人对立起来。他不这样。这一点上他表现得很宽厚,是个懂得世道的人。鲁迅对他的影响在知性的层面,他觉得那是个超人。不过由于思想上趋于“信”,便不及知堂“疑”的力量。张先生是欣赏怀疑论的人,这既受益于知堂的思路,也得益于罗素的哲学。鲁迅的用世,常人学不来,学不好会成为匪气之人,他绕过了。于是偏于知堂的独思,保留读书人的园地,甚或一点象牙塔的情趣。这也为他后来与杨沫的分手作了注解,不愿卷入“信”的狂欢,在乱世里求一个心灵的宁静,甘愿本乎于心,顺平于道,如此而已。他晚年被人关注,便是因为残留着几近消失的“五四”的另一传统,将怀疑主义和个性化的独思展现出来,以知堂那样历史的看客姿态,谈阴阳之旅,述春秋之变,敲开了一个个历史的盲点,将人的本色和生命的欲求诗化地点染出来,又不高蹈于众人之上,以平民之躯行世,这在百年间无数自认为掌握了真理的那些豪迈者身上,何曾看见过呢?

红楼的生活给他的影响是巨大的,有意思的是他后来就一直工作在这个旧址边。1950年以后,文化格局大变,旧的一套遭废,他心仪的那些东西慢慢地消亡了。他苦于无人对话,于是只能沉浸在记忆里,久久地咀嚼着老北大时代的那些诗文。我觉得他像红楼的遗民,只有“五四”读书人的氛围才唤起了他的快意。后来写《负暄琐话》时,已将多年的心绪披露出来。知堂说北大有两个传统;一是读书不忘救国,二是为学术而学术。前者要改造社会,走向街头,后者则在精神的静观里提供思想的资源。张中行以为在当下中国,缺少的是后者,它可以矫正主流思潮的错误,不断提供精神的各种可能性。而当代教育的实用主义和文化的功利主义,已重创了这一传统。我在他的回忆北大的文章里,感到了他的忧虑。当沉浸在历史的往事里时,他勾勒了那么多我们不曾知晓的故事。文字老到精妙,内心静得没有杂音,仿佛是从博物馆里传来的钟声,传递着失去的足音。他那么感怀新文化的前驱,文字毫无迂腐气,在古朴里还透着现代哲学的凌厉之气。有一点康德的不可知论的雄辩,一点知堂式的从容,外加上曹雪芹般的感时伤怀。许多文章的问世,构成了一个个旧梦,他给我们带来的气息,在别人那里是感受不到的。

他描绘的红楼,一是学术上的自由空气浓,二是知识群落个性的强烈。新与旧、古与今都荟萃于此,真是郁郁乎文哉。但文字中并不都是誉词,有时对自己的老师亦有微词,并不以前人的是非为是非。他喜欢胡适的为人,却不苟同其为官之道;礼赞知堂的随笔,然而批评老师的失足之过。写历史能以平常心为之,且妙语四出,那是兼得史家与批评家之长的。所以启功先生说他有大学者的风范,不是夸大之词。历史在张中行的笔下,被有意味的情思包围着了。

我有时读他的书,感到他文字里最愿写的是梦,许多书的名字与梦有关,《留梦集》《说梦草》《说梦楼谈屑》等,弥散着幽玄之气。我们在那文字里看到了寻梦而不可得的苦楚,而又偏偏缠绕着旧梦。他多次说人生乃大苦,也许唯梦才让人欣慰吧。天底下一切清爽的东西让他喜,一切智慧的存在使其爱。然而生命的无奈在于,所有的都在逝去,逝去,人是多么渺小的存在!他在自己的园地里,书写了人间的悲苦以及不甘于悲苦的眷恋和梦想。有梦者也是幸福的,较之于我们这些无梦和少梦的人,他活得充实,丰沛。

(选自《说梦楼里张中行》,有删改)

阅读上文,回答下列各题。

1.真实是人物传记的生命。本文从哪些方面体现了这一特点?

答:

2.张中行虽然对周氏两兄弟都非常推崇,但他自己与周作人却有更多的相通之处。从文中看,他与周作人的相通之处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

3.作者说“我觉得他像红楼的遗民”,是说张中行是怎样的人?

答:

4.文章写了张中行的“人”和“文”。请问张中行的文章有什么特点?

答:

【焦文林/供稿】

本版参考答案见下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