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奈达翻译理论评述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奈达翻译理论评述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奈达在其著作《翻译理论和实践》中充分运用了语言学等研究成果,发展了交际翻译理论和研究模式,奈达所提出的“动态对等”、“功能对等”等翻译理论和原则不仅丰富了我国翻译理论,对翻译实践也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对西方和中国翻译界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关键词: 奈达 功能对等 动态对等

中国的翻译理论自古即十分丰富。但在中国译学不断发展壮大的过程中,翻译标准均较含混且缺乏系统性,反映出传统中国文化较偏重宏观把握的特色。二十多年前,随着中国的逐步开放,翻译活动越来越重要,在范围扩大、数量增加的同时,对于翻译质量的要求也提高了。人们急需更有效的理论来指导翻译活动。在这一背景下,西方翻译理论长驱直入,席卷中国。中国翻译研究者,一下子面对五花八门的新理论,目不暇接,甚至显得有些盲从。在这西风劲吹的过程中,“当代著名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的翻译理论使我国大多数翻译工作者开始接触西方系统的翻译理论,引发了中国翻译界对翻译理论的浓厚的兴趣与关注,我国的翻译研究从此蓬勃发展起来。”(陈宏薇,2002)

一、奈达翻译理论简介

按照奈达的定义,“所谓翻译,是指从语义到文体(风格)在译语中用最切近而又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原语的信息”。[1]其中,“对等”是核心,“最切近”和“最自然”都是为寻找对等语服务的。奈达从社会语言学和语言交际功能的观点出发,认为必须以读者的反应作为衡量译作是否正确的重要标准。翻译要想达到预期的交际目的,必须使译文从信息内容、说话方式、文章风格、语言文化到社会因素等方面尽可能多地反映出原文的面貌。他试图运用姆斯基的语言学理论建立起一套新的研究方法。他根据转换生成语法,特别是其中有关核心句的原理,提出在语言的深层结构里进行传译的设想。奈达提出了词的4种语义单位的概念,即词具有表述事物、事件、抽象概念和关系等功能。这4种语义单位是“核心”,语言的表层结构就是以“核心”为基础构建的,如果能将语法结构归纳到核心层次,翻译过程就可最大限度地避免对原语的曲解。按照4种语义单位的关系,奈达将英语句子归结为7个核心句:(1)John ran quickly.(2)John hit Bill.(3)John gave Bill a ball.(4)John is in the house.(5)John is sick.(6)John is a boy.(7)John is my father.

奈达翻译理论的核心就是:找出译入语的各种有效表达手段,以最接近、最自然的方式表达出原文的对等信息,首先是在思想内容方面,其次是在形式风格方面。衡量一个译品不是以译者本人的主观愿望或主观意志为标准,而是必须以读者的客观反应来衡量。译文读者对译文所作出的反应与原文读者对原文所作出的反应基本一致,就是成功的翻译,就达到了“动态对等”。按照奈达的定义,动态对等翻译不等于传统的“自由翻译”或“活译”,因为动态对等有严格要求,它要求译文在不同的语言结构里尽可能完满地再现原文意旨;而自由翻译或活译则没有此种要求,自由翻译往往是翻译者毫无节制的自由发挥。

二、对奈达翻译理论的评价

1.贡献

奈达的探索之路是为西方翻译理论的科学化而不断开拓新的疆域的道路,特别能说明西方翻译论中的语言学派的成就和发展趋势。20世纪60年代以前,很多学者和翻译家认为翻译是一门艺术或是一项技能,他们都没有从科学的角度研究翻译。奈达却认为翻译是科学,他认为:“正如语言学被看作是描述性的科学,从一种语言到另一种语言的信息转换同样也是科学的描述。”[2]在本书中,奈达充分利用语言学、人类学、语义学、信息理论、交际理论和社会符号学等科学领域的最新成果来研究影响翻译过程的语言和文化等因素。他提出的交际翻译理论和研究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翻译研究的学术性和系统地位。奈达把信息论与符号学引进了翻译理论,提出了“动态对等”的翻译标准。奈达探索话语语言学和信息论为理论依据的交际功能模式,将翻译的“等效”作为研究的重点,力图克服语言学派往往只抓住结构但对话语交际功能不予重视的弱点。“动态对等”理论在阐述翻译本质、纠正译文偏死的倾向中,有着重大的作用,它推动了西方翻译研究的发展,对多年来西方翻译家们相持不下的直译与自由译之争提供了一个令人信服的答案。[3]奈达的交际翻译理论把现代语言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应用到翻译理论中来。传统翻译理论在表层结构上进行词语对应、句型对应,而奈达的逆转换理论通过揭示表层结构进入句子的各个深层结构,可以弄清意思,克服歧义。如用划分核心句的方法可以发现在“Police are ordered to stop drinking before midnight”这句话中,理解的关键是police和stop drinking的关系,究竟是“Police themselves stop drinking.”还是“Police stop people from drinking。”这样的句子容易引起歧义。这句话就有两种解释:(1)警察被命令在午夜前停止饮酒;(2)警察被命令制止人们在午夜前饮酒。应根据上下文,选择一种解释。[4]奈达在翻译史上第一个把社会效应(读者反应)原则纳入翻译标准之中。[5]与传统理论不同,奈达将研究重点从信息的形式转换到读者的反应,他极其重视翻译中读者的作用。如果译入语读者理解译作的程度与原语读者理解原文的程度相当,那这部译作就可以看作是功能对等的翻译。奈达的“读者反应”理论强调译入语读者接受译作的重要性,就避免了评论家对作品的主观评价。

2.批评

奈达的理论过于集中在解决译文的交际性问题和可懂性的问题上,因而其适用范围受到了限制。在圣经翻译领域强调译文的可懂性自然有其道理,但如果在世俗文学作品的翻译中也始终把译文的可懂性放在第一位,势必导致原作语言的简化,甚至非文学化。近年奈达越来越多地意识到这一点,并且不断修改和完善过去的一些观点。然而,尽管奈达作了些修正,他对其新观点却没能作出更加深刻的阐述;与其说他已使有关问题得到了圆满解决,不如说他只是意识到了问题的存在。要真正解决问题,使理论更加完善,尚待作出更大的努力。其次,奈达曾经提出“翻译是科学”的主张,后来又基本放弃了这一主张。不管是提出还是放弃,他都没有提出充足的、令人信服的论证,这不能不说是一大缺陷。再次,奈达的著述虽然丰富,优秀之作亦不在少数,但并非块块是金子,处处有新意。在近年的著述中,有重复自己的毛病。

奈达的研究主要是从宏观角度进行的,探讨的是普遍原理,那么不可避免地会忽略在微观层面上对具体技巧的研究与探讨,得出的理论也就远离实践。首先,奈达描写的现象主要集中于《圣经》翻译文本,而《圣经》是用来教育和感化人的,有其特定的目的。为达到这一目的,遵循“功能对等”或“交际理论”的原则,可以适当调节或改变形式。如在没有雪的语言里,人们可能不理解白如雪是什么意思,那么换成白如霜或白鹭毛等保持交际功能未尝不可。但若换成科技文章或医学文章,再去依照交际原则进行转换就难以行得通。其次,核心句结构只能表达主要命题,而诸如在翻译过程中必须考虑的文体、风格、感彩等信息,就只能从表层结构获取了。再次,“动态对等”建立在读者会有一致的反应这个假设基础上,但读者反应并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一致的,因此用此作为衡量翻译的标准难以操作。

三、对我国翻译研究的影响

奈达的理论自20世纪80年代初被介绍进入中国以来,到现在已经成为当代西方翻译理论中被介绍得最早、最多、影响最大的理论。奈达与中国翻译学者们保持着密切往来,并积极参与中国翻译研究,推动了中国现代翻译研究的发展。奈达理论在中国产生的巨大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奈达的“动态对等”理论与中国的传统译论一样,以原文――译文的比较为重点,强调对原文的理解,不涉及翻译的外部因素如权利、意识形态等,政治上十分安全。而且,它们大多是规范性的应用理论,目标是制定以“忠实”为本的翻译标准,与统治我国翻译领域一百多年的严复的“信达雅”标准可以相容,因此对中国的主流文化来说,是比较可用的。奈达的译论由于有较强的学术性和较新的视角(如奈达理论中的交际、读者、效果等概念),给中国的翻译研究带来了一些冲击,提高了中国翻译研究的学术性,丰富和更新了中国的翻译理论。尤其是奈达的动态对等理论,一举打破了中国传统译论中静态分析翻译标准的局面,提出了开发式的翻译理论原则,为建立新的理论模式找到了正确的方向。近年对奈达的翻译理论译介逐年增多,对其批评也随之增多且更尖锐、深刻而有理论深度,但仍然有人运用其观点解决翻译研究中的问题。这说明我国翻译工作者对奈达的翻译理论,有借鉴但不是全盘吸收,有批评但也不是全盘否定。这是我国翻译研究方法趋向成熟的一种标志。对奈达理论的译介与借鉴,只是我们对西方译论研究的一部分。不同翻译学派的主张及代表作都得到译介且其译介与日俱增。体现了我国翻译工作者视野的开阔、学术目光的敏锐、研究视野的转换、理论水平的提高,这也是我国翻译研究走向成熟的一种标志。

参考文献:

[1]Nida&Taber.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ranslation[M].Leiden,E.J.Brill,1969.

[2]金.翻译学与等效论[A].杨自俭.翻译新论[C].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

[3]刘必庆.西方翻译理论概评[J].中国翻译,1989,(2).

[4]林克难.奈达翻译理论的一次实践[J].中国翻译,1996,(4).

[5]马会娟.奈达翻译理论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