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语文课堂对话中的问题与对策思考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语文课堂对话中的问题与对策思考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课堂对话是指在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师、学生、文本材料之间的相互交流和沟通,有效地实现教学目标的行为方式。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语文“对话式教学”越来越受到重视。语文课堂对话不同于漫无目的的闲谈,它是教师和学生以教材内容为“话题”或“谈资”共同生成“文本”和创造“意义”的过程。课堂对话的目的在于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学生在各自经验的基础上获得最大程度的发展。这就要求我们改变过去太多的“传话”和“独白”的方式,走向互动和交流,使知识在对话中生成,在交流中重组,在共享中倍增。

【关键词】 语文课堂对话;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128(2010)09-0163-01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一书中指出:通过对话和各自阐述自己的理由进行争辫,这是21世纪教育需要的一种手段。在新的课程改革背景下,课堂“对话”意味着师生思维的碰撞和心灵的沟通。因此,“对话”教学越来越成为广大教师和学生喜欢的教学方式。然而审视我们的课堂对话,表现出来的却是一种虚假的或者说是没有实在意义的交流、互动,这样的“对话”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思考

1 当前语文课堂对话中存在的问题

1.1 老师满堂问,学生机械答

教师虽然从形式上给予学生自由言说的机会,但是整个对话都牢牢地掌握在教师预设的框框中,教师不是“主导”,而是“主宰”。课堂的基本框架是:老师提问,学生回答。由于问题都是根据教学目标来设计好的,学生的思维基本在教师的掌控之中。教师并未充分认识到对话教学的实质,而简单的理解为只要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就是对话教学,而不考虑是否真正启动、激发了学生的欲望与思维,是否体现了追问和启发的精神。这样的课堂对话所表现出来的不是学生学习、感悟和建构知识的过程,而是被教师牵引着的模式化的表演。在这种模式下老师对学生出错的回答,或者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的回答,往往简单处理甚至不作任何理会,以完成教学任务为目标。

1.2 老师放手,学生自由

新课程提倡学生为主体,放手让学生充分的探究、体验、争辩、发现,生成新知,完成知识的意义构建、智力的有效发展。然而在新课程的实践中,有的老师怕招来不以学生为主体的“罪名”,干脆采取“失语”或“失声”;任由学生就一些简单的思维力度不大的问题“踊跃发言”、“积极对话”,教师在课堂上只是对学生的回答一味地大加表扬,而不向纵深引导。表面上看整个课堂是热热闹闹,而事实上学生的思维活动并没有真正展开。在这样的课堂上,作为“组织者和引导者”的老师放弃了自己应有的职能,使整个对话变成无所作为的“假对话”、“伪对话”。

1.3 课堂成为少数学生表演的舞台

新课程的课堂要求教师尊重学生,关注差异,保障学生对课程的享用、参与和评价的权力。尽可能地让每一位学生能够学会倾听,学会交流,学会合作。然而在现实课堂教学中有些老师的课堂已经变成了少数尖子生表演的舞台,他们垄断了对话权,课堂上频频发言,而其他学生几乎没有自由表达的机会。这种体现个别忽视多数的对话也不是真正的对话。

2 语文课堂对话中问题的矫治对策

2.1 营造良好的对话氛围

对话是对话双方毫无顾忌地说出对问题的看法以及所持的观点。如果学生处于被控的情境中,就不可能也不敢说出自己的所思所想。因此,教师还要设置适宜的对话情境,在群体中酝酿和形成一种安全轻松的氛围,激发学生的情感,培养学生参与对话的热情,使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说出自己的理解和感受,积极地参与课堂的学习讨论。对话氛围的营造,需要教师理解学生,尊重学生,鼓励学生,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要善于发现学生言说中有价值的部分,给以激励,促进思考。不管学生的感受是多是少,是深刻是肤浅,还是很“怪异”,教师都要积极地鼓励学生说出来,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言说的自信和勇气,另一方面,可以养成学生积极主动地思维的习惯。

2.2 选择适当的对话话题

对话总要围绕一定的话题展开,话题的选择是否恰当,直接影响对话的展开、对话的质量和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因此,教师要吃透教材,选准最佳突破口,精心设计对话话题。对话话题的选择与设计,可以从学生的兴趣点出发,抓住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可以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出发,设计对话话题,有效地促进学生的思考;可以抓住疑难点设置话题,引用拓展的知识和信息,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还可以利用课堂中出现的矛盾引出对话话题,激起学生的讨论或辩论,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3 真诚地倾听学生言说

相对学生来说,教师的阅历、专业知识更加丰富,但是在教育过程中,学生的某些见解比教师更为高明、精彩也并非绝不可能。尤其在信息化时代,学生的信息摄取量、更新速度不逊于教师。学生的所懂所知并不比教师少。因此,教师要以谦逊开放的态度来倾听学生的对话。教师要把学生看作是与“我”讨论共同话题的对话中的“你”,使学生体验到人格平等,体验到尊重和信任,同时受到激励、指导和建议,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情感体验。真诚地倾听学生言说,对教师来说是一种信息的补充和丰富,是一种积累和“成长”。

2.4 加强教师与自身的对话

教师与自身的对话是一种高级形态的对话,相当于“自省”,是指教师个体对自身内在经验和外部世界的回味、认识和探究。从本质上看,教师自我对话就是对自我的反思性理解,对自己过去所积淀的经验、历史、思想等方面所进行的探究。教师自我对话可以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和思维方式,并在自身经验、吸收他人经验和与文本对话过程中不断地得到充实和发展。反思是教师自我对话的基础和途径。反思就是以教师自我存在为对象,对自己的知识、经验、行为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

课堂对话中,教师的自我对话常常表现为:我这样讲学生能理解吗,我的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学生,我是否尊重了学生,等等。教师在不断自我对话中,观察自己,认识自己,才能超越自己。

总之,课堂对话需要师生彼此真诚、平等、相互尊重和信任,真诚接纳,相互分享,无拘无束地交流、真诚理解和心灵沟通。正如巴西著名教育家保罗•弗莱雷在《被压迫者教育学》里所说的:“没有了对话,就没有交流;没有了交流,也就没有真正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