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银行系支付产品亟待变革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银行系支付产品亟待变革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目前,我国新兴支付产品依据支付渠道可分为三个种类:互联网支付、移动支付以及线下支付。银行业已有众多创新性的新兴支付清算产品和信贷产品,但这些资源并未有效整合协同,缺少平台化管理,也缺少面对客户服务的高效渠道。本文在对银行业新兴支付产品分析的基础上,对其发展提出若干发展策略。

银行业新兴支付产品现状

银行业新兴支付产品在推动支付、结算业务发展的同时,自身仍存在以下不足。

新兴支付产品的定位不清晰,缺少统筹管理和规划。新兴支付产品的创新,包含了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但现在较多的支付产品,只是形式的创新,可能会吸引用户的眼球,但并未结合有效的商业模式,也未与银行丰富的资源相结合,无法为银行带来更多的效益和价值,不少所谓的创新支付产品甚至变成了一种噱头。银行真正需要的创新支付产品应是基于用户体验,满足用户真正需求,整合银行丰富的资源,将技术和商业模式有机结合的创新支付产品。银行对新兴支付产品和小微信贷产品没有明确的统筹管理部门,导致缺少清晰的产品体系和统一的发展规划,存在产品定位模糊、重复开发、内耗、资源浪费等问题。比如银行的信用卡快捷支付和借记卡快捷支付是两类新兴支付产品,一些商户开展了信用卡支付的合作,却无法开展借记卡支付合作;再比如对于小微和小小微信贷,银行内众多的信贷产品存在相互竞争。

忽视传统支付产品的机遇和创新,不重视支付结算产品的细节创新。一提到创新,就一定要开拓全新的领域,开发全新的产品。其实对于传统支付产品的创新也非常重要,在“红海”中创新性挖掘“蓝海”,这方面的机遇巨大。例如,银行业常常忽视POS收单的价值和机遇。创新不仅仅是提出一些吸引眼球的亮点,可能更需要关注支付产品的一些细节方面的完善,细节创新会极大提升用户体验和产品价值。例如,众多的小微/小小微客户对电话支付和电话转账的依赖非常高,他们反而对手机银行app的需求不大,银行虽然已有电话转账功能,但IVR(互助式语音应答)菜单并不人性化,而且也不支持实时跨行转账,导致银行业失去一些客户。移动支付与金融IC卡的真正价值不明确。虽然移动支付和金融IC卡多年前就已成为热点,各类近场支付创新产品层出不穷,而且相关标准已出台,但仍然存在很多关键问题未解决。例如,商业模式非常不清晰,大家都在赔本赚吆喝;PBOC(中国人民银行制定的金融IC卡标准)与EMV(国际卡组织制定的金融IC卡标准)的不兼容,导致PBOC卡在国外不能用,EMV卡在国内的银联标准POS上也不能用,而PBOC3.0中甚至删除了降级使用磁条卡的内容;PBOC规范中无“圈提”的流程规则,导致移动近场支付的业务流程不健全等等;电子现金的账户资金上限1000元,严重制约其使用场景。银行业需要考虑移动支付的真正价值。

产品没有平台化,缺少与第三方支付的沟通合作。银行有林林总总的新兴支付产品,覆盖了借记/贷记、线上/线下等领域,也有很多创新信贷产品,但既没有实现各类产品的标准化,也没有统一的平台去承载,一方面导致银行业的产品开发周期过长,总是落后于市场发展和客户需求,另一方面也导致银行业的产品虽然数量众多,却无法形成合力,产品重复功能较多,客户很头疼,不知道银行的哪一款产品适合自己。可能银行业对第三方支付公司有一种天然的敌意,银行业在设计新兴支付产品方面还比较保守和封闭,与主流第三方支付公司缺少沟通及合作,一方面导致银行业无法及时掌握新兴支付发展方向和信息,另一方面也导致银行业推出的新兴支付产品不被市场接受。对于银行这样规模,与第三方支付公司合作,肯定是利大于弊,“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银行新兴支付产品发展建议

建立平台化新兴产品体系

平台化发展,建设小微/小小微/消费信贷产品智能交易管理平台,创新性实现支付产品和小微信贷产品的平台化。改变目前各类新兴产品分散化、单兵作战的情况,建立平台化综合新兴产品体系。

实现产品聚合性,该交易平台整合银行的各类支付结算工具、小微信贷产品、信用评价方法和风控方式等,并优化申请、授信、发放等相关流程,将多种信贷产品标准化(每一额度区间仅有1~2款产品),同时该平台汇聚客户的交易、信用、行为等数据,精准分析该客户适合哪一款信贷产品,根据客户信息自动快速匹配合适的信贷产品、评价体系和风控方法等,极大缩短批贷时间。树立“贷款最快银行”的形象。

实现产品标准化,只有标准化才能迅速满足客户的需求,跟上市场变化节奏。该交易平台提供标准化、模块化的综合服务功能,可根据客户的个性化需求快速适配。例如:支付方面提供网关支付、手机银行、电话支付、二维码支付、NFC近场支付、快捷支付、微信支付、POS支付、外卡支付等多种支付方式供客户使用;信贷方面提供循环授信、按日计息、分期偿还本金、本金利息分离、展期等;结算方面:提供T+0资金实时到账(本行或他行账户),T+n到账、跨行资金归集、资金监管、冻结/解冻、二次清分等供客户灵活选择,解决资金周转问题;风险方面:提供资金定向支付、资金实时监控、供应链资金闭环流动等功能有效控制小微/小小微信贷的风险;数据方面为客户提供销售数据分析、统计报表、资金流向监控、资金需求预测等数据挖掘增值服务。

新兴支付产品管理组织体系有待完善

建立明确的支付产品/小微信贷产品的管理组织体系,这方面可能比较困难,但非常必要。

强调新兴支付产品的“大零售”概念,明确产品和业务的统一管理部门,负责相关支付产品和小微信贷产品的统一设计并调配相关资源。梳理并整合各类支付产品,实现借记/贷记、线上/线下的支付产品协同,形成合力。梳理并整合各类信贷产品,优化产品体系和结构,例如每一额度区间仅有1~2款标准化产品。在统一管理的前提下,通过明确的考核及激励等措施,平衡各部门的利益,实现明确分工,有助于集中资源、形成合力,共同发展业务。

银行卡收单手续费降低后,很多人更加认为POS收单是鸡肋,该领域竞争激烈,成本巨大,收益较少。但POS收单领域存在着极大的机遇,截至2013年6月,中国只有600万台POS,平均每200多人1台POS,美国有1600万台POS,每20人就有1台POS,可见中国POS收单的巨大潜力。引入互联网O2O思想,POS是非常好的末梢渠道和工具,可品创新的方向如下:

在POS普通消费功能上开发信用卡分期功能和消费信贷功能,获取更高的手续费或利息收益,基于POS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等数据进行实时监控和整合,利用大量的交易流水数据进行授信,扩展信贷类业务。基于POS的末梢渠道优势,提供综合金融功能,居民既可以实现物业费/水电煤/通信费/附近商户信息查询/优惠券下载等便民服务,又实现快速消费信贷/转账/理财产品购买/账户及交易查询/信用卡还款金融等,极大增强用户粘性。在B2B、供应链金融领域,同样利用POS的末梢渠道优势,实现定向支付和二次清分功能,降低信贷资金风险并加快资金周转速度。

将POS打造为创新移动银行,覆盖农村广阔的市场。农民对银行网点最基本的需求为现金存款/取款,但广大村镇并不具备银行网点,可在各村镇中的食杂店、种子站或农机站等部署银行POS,该POS与食杂店主的账户绑定,某村民想存款200元,将现金交给食杂店主,食杂店主通过自己的账户划款给该村民的账户,实现该村民的取款。如果村民想取款300元,食杂店交给村民现金,银行系统则再从村民的账户划款至食杂店主的账户。在农村市场广阔的“蓝海”,一方面可为银行带来大量的存款,另一方面可扩展小额农业贷款等业务,同时符合国家农业扶持政策可争取国家各类农业补贴。商务拓展模式方面,建议与通联、汇付、杉德等合作,资源共享,实现低成本、高速度的发展。据了解,它们非常希望能够与银行合作。

充分利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的效率和渠道优势,重视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的开放性及金融合作机会

关于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新兴技术对支付信贷等的影响,银行业的关注重点不应放在所谓噱头的创新支付产品、P2P互联网信贷或余额宝本身,而应集中于这些新兴技术如何提升银行业产品的效率,扩展产品的客户接触渠道方面。

银行业可设计小微/小小微消费贷款的快速申请产品。客户能够随时随地通过互联网或手机发起贷款申请,只需在网银或手机银行输入简单的需求信息,该请求通过后台的信贷产品智能交易管理平台快速分析处理后,客户即可实时得到适合的信贷产品信息。银行业甚至可以在客户每次登陆网银或手机银行时,都会提示该客户可获得多少贷款,并进一步提示用户如果再提供哪些信息或财力证明,还会获得更高额度,主动引导客户使用银行的信贷产品,这样客户在需要贷款时就会自然而然使用银行业的产品。同时,银行业提供基于互联网的跨行实时转账、代收/代付、电话支付、二维码支付、NFC近场支付等多种支付方式供客户使用。通过银行业的创新产品,客户可以非常方便快捷的拿到钱,也可以非常方便快捷的把钱花出去。

互联网的本质就是开放,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的开放性提供了更多的开放金融合作机会,银行业和先进的互联网公司合作,可以快速发展业务,为银行业带来巨大的收益,同时可以弥补银行业在互联网方面的经验不足。近期银行业将和财付通联合推出银行信用卡微信支付,就是双方开放合作的结果。再比如,银行业可设计互联网信贷开放平台的产品,与第三方支付或B2B电商充分合作。通过它们快速寻找客户,第三方支付公司或B2B电商拥有大量的小微商户资源。2012年七家主要的第三方支付公司已占互联网支付份额的98.3%,它们掌握的商户数量接近8000万,这些都是银行小微/小小微信贷的潜在客户。通过它们提供的电子商务交易数据和商户信息,进行授信,并通过它们实现电商的供应链金融和互联网商圈的扩展。随着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互联网信贷必然存在巨大的需求。

挖掘移动支付的渠道价值

由于历史原因,个人账户的数量一直是零售业务发展的瓶颈,但现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提供了更加灵活的金融工具,银行业可以设计互联网中间账户产品,即互联网虚拟借记卡/信用卡产品(无实体卡),该虚拟卡的申请非常方便,客户不需要跑营业网点,通过互联网或移动互联网填写特定信息即可申请,银行业经过必要审核后,采用TSM“空中发卡”的模式,将卡信息写入用户的特定手机,或直接关联虚拟借记/贷记帐户。可迅速扩大银行业的客户群,并可基于手机银行和虚拟借记卡产品开展多种创新业务。

推动交叉营销。目前的交叉营销存在较多困难,而采用虚拟卡的方式,避免了用户跑营业网点的麻烦,可以非常方便在银行信用卡客户中发展借记卡用户,或在借记卡用户中发展信用卡用户。该虚拟卡与普通实体卡功能类似,可刷卡消费(需要结合NFC近场支付)、互联网支付、转账、存款、取现(结合银行刚推出的无卡取现)等等,非常方便用户使用,并可极大推动银行存款等负债类业务发展。推动金融产品的互联网/移动互联网销售,基金理财类金融产品的互联网销售是一座极大的金矿(日本最大电商—乐天的金融产品的销售已占到1/3),银行业通过虚拟借记卡账户和跨行资金归集,可以吸引大量他行卡客户快速购买银行的基金理财类产品。实现信用卡购买基金理财类产品,信用卡的免息期非常适合购买短期理财产品,但由于政策和风险要求,信用卡无法购买基金理财类产品。而通过虚拟借记卡账户,银行信用卡客户就可以购买理财产品了。

利用该虚拟借记/贷记卡产品,与LBS位置信息和特惠商户信息结合,可发展优惠券、团购、广告等O2O业务,突出银行家园概念,在客户的衣、食、住、行、娱、贷、投资等方方面面都有银行的特定产品和服务与之对应。

移动支付的最大价值在于其渠道价值,由于手机的随身性、必要性、可身份识别等特点,是接触客户的最佳渠道。建议银行业在移动支付的产品设计时,不应以产生大量直接收入为目标,也不应该将重点放在设计各种华而不实的移动支付工具上。而应该重点发挥移动支付和手机终端的核心渠道作用及客户关系获取作用,并结合手机银行等工具,打造移动金融生活平台。

基于移动支付工具,结合O2O、LBS、二维码、指纹、SNS、移动搜素等,整合社区服务和商户信息,如优惠券、团购等等,在客户的衣、食、住、行、娱、贷、投资等方方面面都有银行的特定产品和服务与之对应。并通过手机银行的平台便捷、高效、直观的提供给客户,满足客户的生活服务需求。基于基本的移动支付工具,提供定向支付、信用支付、虚拟账户支付、理财产品购买、小额信贷等全方位、一站式金融服务。在用户想花钱、想用钱的时间和地点,能够及时提供最方便的金融服务,满足客户的金融服务需求。收入模式上,除了最基本的支付结算手续费外,可获取业务服务费、信息费及合作分润。

(作者单位:中国民生银行信用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