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内固定与股骨头置换治疗转子间骨折疗效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目的 探讨治疗老年高龄患者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有效疗法。 方法 内固定组与置换组各96例,分别接受PFNA内固定手术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手术。术后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下地承重所需时间、Harris功能评分。 结果 内固定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优于置换组,但下地承重所需时间比置换组长,两组住院时间、髋Harris 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两种方法治疗高龄患者股骨转子间骨折疗效均较好,但PFNA内固定手术更适合于体质较弱的高龄患者。
[关键词] 股骨转子间骨折;人工关节置换;内固定;假体材料
[中图分类号] R683.4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3)08-0133-02
股骨转子间骨折,也称股骨粗隆间骨折,指股骨颈基底到小粗隆下平面区域内的骨折,为关节囊外骨折。此种骨折多见于老年患者,因为老年人骨质疏松又极易跌倒,突然跌倒会导致下肢突然扭转或过度外展或内收[1]。一旦骨折,在身体情况允许的情况下应及时实施手术治疗。近年来,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方法主要有股骨近端螺旋刀片抗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人工股骨头置换等,但哪种方法疗效显著还尚无统一定论。为此,特选择我科实施以上两类手术的患者进行比较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科2006年2月~2012年1月行股骨近端螺旋刀片抗旋髓内钉内固定(内固定组)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置换组)的高龄患者(年龄>65岁)各96例。入选患者均无糖尿病、神经系统疾病、心肝肾慢性病等。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Evans分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1.2 方法
材料:人工股骨头(北京蒙太因兰德尔公司),PFNA内固定物(瑞士AO公司)。
手术方法:确定患者无手术禁忌证,入院后完善血尿常规、心肺功能检查。
(1)内固定组:患者仰卧位,采用全身麻醉或腰硬联合麻醉,下肢于牵引床上行牵引复位,医生于C臂机透视下观察,确认满意的位置后在股骨粗隆上端作一切口,长约5 cm,再于大粗隆尖部为进针点插入导针,充分扩髓后将PFNA主钉旋入,调整主钉的插入深度,注意螺旋刀片孔应置于股骨颈中下部。确定主钉位置后,经瞄准器插入保护套筒,再将导针插入股骨颈内,将选择好的合适长度的螺旋刀片击入后锁定,螺钉打入远端,最后拧入尾帽。
(2)置换组:患者仰卧位,采用全身麻醉或腰硬联合麻醉,采用后外侧弧形切口,充分暴露患者股骨转子间的关节囊和骨折块,若股骨转子完整,则在小转子上1.5 cm处截骨,若股骨转子间已粉碎,可将股骨头颈与骨折块直接取出。采用骨水泥技术扩髓,彻底清洗股骨髓腔,将骨水泥塞置入远端,注入骨水泥,再安装粗隆柄,此时可将骨折块复位,用钢丝捆扎,确定固定牢靠,确保转子间稳定。
所有患者术后均放置引流管引流,并记录液体流量。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以防止深静脉血栓形成。适当进行功能锻炼。定期进行X线摄片复查。
1.3 观察指标
住院期间及手术过程中记录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褥疮、肺炎、泌尿系感染、再发骨折等)。患者出院后对患者进行6个月的随访,记录患者的下地承重所需时间、术后第1、3、6个月的Harris功能评分[2]。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以SPSS13.0统计软件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行两组间比较; 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下地承重时间比较
结果显示,内固定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优于置换组,但下地承重所需时间比置换组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1。
2.2 两组髋Harris 功能评分比较
结果显示,两组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髋Harris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2.3 两组并发症比较
随访6个月,内固定组切口感染者5例、褥疮4例、肺炎7例,再发骨折2例,共18例。置换组切口感染者1例、褥疮1例、肺炎2例,再发骨折2例,共6例,经χ2检验,两组并发症例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3 讨论
高龄患者由于骨质疏松,跌倒后很容易发生股骨转子间骨折,此类骨折是高龄患者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以往的牵引治疗比较保守,已经不能满足患者改善生活质量的需要,近年来临床多提倡符合条件的患者应进行手术治疗。又由于内固定材料的发展,手术治疗显示出了独有的优势,例如,手术治疗后患者通过循序渐进的功能锻炼可缩短患者下地承重所需时间,这样就可以避免长期卧床引起的多种并发症,同时也减少了患者致死的几率;再者,保守治疗所需时间较长,患者及其家属均要承受身心与经济上的双重消耗,手术治疗可有效缩短住院时间,从而节省了人力物力;由于手术治疗可良好复位,避免了术后的骨折再移位,故减少了患者畸形愈合及骨折不愈合的风险。临床实践证明,手术治疗既可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又可降低死亡风险[3,4]。
一般来说,目前用于股骨转子间手术的内固定材料分为两种,一种是髓外固定材料,一种是髓内固定材料及人工股骨头假体。本研究主要对比的是髓内固定材料PFNA与人工股骨头假体用于手术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旨在寻找更适合高龄患者的手术治疗方案。PFNA为改进型的股骨近端髓内固定系统,其特点是可以将患者的骨质保留,螺旋刀片面积较大,更适合于老年骨质疏松者。另外,此种手术方法对患者的创伤较小、手术时间短等优点也很适合高龄骨折患者。单纯的股骨头置换术也有其优点,例如术后恢复快,关节固定牢固,患者下地承重所需时间较短,因此对患有呼吸、泌尿、心脑血管、免疫功能障碍等慢性疾病的高龄患者更为适合[5]。
本文的结果显示,内固定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优于置换组,但下地承重所需时间比置换组长,两组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这是因为内固定手术切口较小,患者皮肤、肌肉、骨质受损伤程度低,所以出血量也比较小,对体质较虚弱的患者尤其适用。内固定手术相对于置换手术操作简单,故手术时间较短,对于不能耐受长时间手术的患者更具优势。但内固定组患者下地承重所需时间较长,这是因为内固定手术注重于促进骨折断端愈合,并不是构造十分牢固的固定系统,若尽早进行功能锻炼会增加断端移位及延迟愈合的风险,这也增加了患者术后并发症如褥疮、肺部感染及泌尿系统感染发生的几率[6-7],本文的结果也证明了这一点。另外,两组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髋Harris 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两种手术方法对患者的远期髋关节功能恢复影响无明显差异。
综上所述,两种方法治疗高龄患者股骨转子间骨折疗效均较好,但PFNA内固定手术更适合于体质较弱的高龄患者。
[参考文献]
[1] 李元城,方跃. 583例髋部骨折的致伤因素分析[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9,14(14):1047.
[2] 楚同彬,郑永胜. 人工髋关节材料改进及固定技术探索[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8,11(26):5228-5230.
[3] 张伯松,曲广运,王满宜,等, 股骨转子间骨折与股骨颈骨折内固定失效后行髋关节置换术后比较[J].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09,4(3):202,205.
[4] 端木群力,刘新功,殷浩,等. 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股骨头置换与内固定的比较与分析[J].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8,20(10):661-662.
[5] 郭文学,炅孟虎,朱俊武,等. 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J]. 实用骨科杂志,2010,13(8):487-488.
[6] 谷贵山,孙大辉,王刚,等. 人工关节置换与内固定治疗骨质疏松性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比较研究[J].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0,22(12):995-996.
[7] 王剑,董利军,王强. DHS与PFNA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评价[J]. 中外医学研究,2012,10(15):3-5.
(收稿日期:2013-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