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对小秦岭金矿田地质找矿的思考及对策分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对小秦岭金矿田地质找矿的思考及对策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小秦岭金矿田处于复杂的地质背景下,同时也是我国著名的金矿成矿区带。因此,我们可以对小秦岭金矿田地质找矿进行全面的思考,并且要对其对策进行全面的分析

关键词:小秦岭;金矿田地质找矿;思考及对策

小秦岭金矿田地质具有非常大的找矿潜力,但是在经过几十年的大规模的勘查和开发后,小秦岭主矿区地表和近地表的矿产资源差不多已经枯竭,同时又由于着落后的勘查工作,使得许多矿山企业陷入了倒闭危机中。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我们必须要对小秦岭金矿田地质找矿进行全面的思考并分析其对策。

一、对小秦岭金矿田地质找矿的思考

1、对太华群的下延深度分析

太华群位于东秦岭北坡,是小秦岭的主体部,是秦岭地区最古老的变质基底,以中压相系角闪岩相为主,原岩为一套海相火山-沉积建造。火山岩主要为富铁拉班玄武岩,它与世界上广泛分布的太古代绿岩带玄武岩有相似的地球化学性质,是金矿田的矿源层。因此,太华群是否有向下延深的能力,是决定了能否成矿的重要条件。根据一些专家学者研究,小秦岭太华群变质杂岩核体是一个有根的地体,是华北地台结晶基底的一部分,肯定是会有向下延深的可能性的,并且已经得到了有关的资料证明,太华群下延的深度有可能是在4.7到13.5千米,而太华群的厚度是7.8到13.6千米。从中,我们之上可以看出在4.7千米深度的地方还是存在有太华群的,也就是说可以找到金矿。

2、小秦岭矿脉规模以及矿化深度

小秦岭金矿都受到构造带的控制,这些构造带也可以称为矿脉,属于可型剪切带。其具有的特征是:它的延伸长度大,陡坡倾斜穿切到地壳延深到地壳和上地幔的部分;具备着长时间的活动,具备着一定的石穿性。在金矿区内最大的长度是5千米,其次是Q12和Q161,长度都不小于1.5千米。在估计一般长与斜深等,金矿区的较大矿脉和斜深应该是在1.5到4.4千米。与当初早已控制的500到1200米做比较,是具备着深部找矿构造条件的。

3、估计小秦岭地区剥蚀深度

根据一些地质专家计算,形成小秦岭金矿形成有关的花岗岩的侵位深度是7千米,成矿的深度是4.6千米,所以矿化的深度范围是2.4千米。从金矿形成到现在,几乎已经剥蚀掉花岗岩上面覆盖的大约5千米的覆盖层,其中矿化层就包括了大约400米。矿化深度范围几乎是保留在2千米左右,小秦岭的找矿深部大都没有超过1千米,因此,仍然具备着向下延深的潜力。

二、对成矿规律的分析

1、矿源层控矿规律

整个小秦岭金矿田大中小型金矿床大都是分布在太华群下亚群、太华群中亚群中,然后就是洞沟组,而主要含矿层位是太华群下亚群。

2、地质构造对金矿床的控制规律

控制矿体规模的决定性因素是小秦岭金矿区中的断裂构造带及其规模。构造形态应是多期迭加构造,其中早期为复式向斜褶皱,后背形褶皱迭加其上。太古代和早元古代末分别经历过角闪岩相和绿片岩相变质作用并相应的发生过两期混合岩化作用。所以,只要是大范围的空旷构造带,那么形成中大矿的机率就是非常高的。而据一些探测分析,各矿床探明储量与控矿构造带的规模大小呈现着逐渐降低的趋势,它的长度不大于1千米的构造带,所以形成的矿床是小型的,只要是大于1千米的构造带就可以形成中大型矿床。

3、花岗岩对成矿的控制

小秦岭金矿田地质具备着地层、构造的特征,同时它的金矿床、含金石英脉与矿田内分布的华山花岗岩在分布上是有着及其密切的空间分布。其中密集的含金石英脉与花岗岩处于一直的分布状态中。

三、对小秦岭金矿田地质找矿的对策分析

1、相关的各个工作人员要树立以地质科学技术为矿业发展第一生产力的牢固思想。在小秦岭地质找矿的过程当中,已经取得了许多很大的成就,成为了我国的第二大金矿田,为我国的黄金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又由于小秦岭金矿田处于充满了复杂性的地质背景和赋矿体情况下,在进行找矿的过程中也遇到了不小的阻力,在一定程度上是付出了巨大的代价。通过几十年的工业化开采,已经将浅地表的金矿储量消耗殆尽,在进行深部勘查以此来找寻金矿上是需要极高的找矿技术同时也会加大了资金风险。这就需要国家各个相关部门以及相关科研人员、地质人员等等要对找矿的各个方面进行仔细的思路探析,提高勘查技术,要认识到在实现地质新突破中是起着巨大的作用。因此,必须要有针对性的开展地质工作,设计出优秀的地质工作布局,选择优秀的典型金矿地位,将发达的科学技术运用到找矿技术当中,提高矿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2、正确认识金矿田的形势,提高其相关地区和相关人员找矿的信心和决心。随着金矿田中浅部地位的金矿资源利用殆尽后,找矿生产就已经从浅部到深部中开始进行。这时,我们必须要坚定从深部是可以找到矿产资源的信息和决心,遵循科学规律性的领导,循序渐进,认真探寻中深部的找矿工作。

3、要充分发挥地勘生产力的作用,培养专业的地质人才和矿业人才,为矿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一定的基础。在矿业发展中,地质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那么在最大程度上就需要地质技术人员掌握了优秀的系统性的勘查技术与方法以及拥有丰富的找矿经验就是在矿业生产的过程当中最宝贵的资源。在我国的过去阶段,地质行业一直无人问津,拥有着优秀的地质技术的工作人员是少之又少的,并且能够一直在坚持在生产一线工作更是无人考虑,在一定程度上我国的地质勘测队伍根本就没有能力去进行更大的工程项目以及实施。

地质工作是一项非常艰苦的任务,这就需要地质人员要具备着敬岗爱业、吃苦耐劳的精神。同时,地质人员又会经常到一些非常危险的地方进行一定的地质勘测和记录,另外,必须要严格按照地质规范进行相关的操作,才能保证找矿工作的顺利实施。这就需要地质人员要培养自己不畏艰险的精神,要对地质开采提出科学合理的意见,并且制定出有效地实施方案,站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保证找矿工程质量以及实现的可能性,积极促进我国矿产资源的健康发展。

总结

小秦岭金矿田具备着较大的金矿资源的潜力,这时,就需要提高地质工作者的技术水平,不畏艰险,积极的投入到找矿工作当中,缓解各个地位因为资源缺乏而造成经济紧张的局面,促进我国矿产行业的健康发展,促进地区的健康发展,提高当地人们的经济生活水平。

参考文献:

[1]吴鹏,文月贵,刘江领.小秦岭金矿田地质特征、成矿模式及找矿潜力分析[J].陕西地质,2011,256(152):56-58.

[2]高世贤.小秦岭金矿田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J].采矿技术,2009,110(105):12-15.

[3]吴鹏.实现小秦岭金矿田地质找矿新突破应解决好的几个问题[J].陕西地质,2012,14(1):6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