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南充市营利性敬老院老年人生命质量现状及分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南充市营利性敬老院老年人生命质量现状及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目的调查南充市营利性敬老院老人生命质量现状并进行分析,为相关职能部门提供数据参考和建议。【方法】应用SF-36量表,分别对南充市营利性敬老院204名老年人进行调查。结果 南充市敬老院老年人生理机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活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 和心理健康均分为53.9、36.5、55.0、48.1、57.3、69.4、48.0、64.4。结论 南充市营利性敬老院老年人生命质量较低,老年人生命质量的各个维度都有待提高。

近年来,生命质量评价作为一种综合评价人群健康状况的技术越来越多的受到人们的重视[1]。目前国内已有研究者运用SF-36 量表对我国部分地区养老机构老年人生命质量进行评价与分析,尤其是沿海城市研究较早,但关于内地城市的研究尚少。南充位于四川东北部,地处嘉陵江中游,全市总人口726万,市区面积70.8平方公里,是内地城市一个较为典型的代表。本次研究以南充市营利性敬老院老年人生命质量为例进行调查分析,为相关职能部门提高内地城市老年人的生命质量提供数据参考和建议。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南充市以高坪区, 顺庆区, 嘉陵区三个区共13家营利性敬老院为对象,对院内能清楚回答问题的60岁及以上的老人进行一对一询问调查。

1.2 方法

1.2.1 抽样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南充市抽取13家敬老院共204名老年人作为调查对象。

1.2.2 调查方法 采用生命质量量表(The Mos 36-item Short Form Health Survey,SF-36)结合自行设计的基本情况条目构成的问卷,由经统一培训的调查人员对老人进行一对一面对面现场调查,并由调查员填写调查表。其中SF-36量表包括一个健康变化条目(不计入生命质量得分)和8个维度。其中生理机能(PF)、生理职能(RP)、躯体疼痛(BP)、一般健康状况(GH)4个维度构成生理健康领域;精力(VT)、社会功能(SF)、情感职能(RE)和心理健康(MH)4个维度构成心理健康领域。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转换,所得标准分的范围在0~100分之间,分值越高越好[2,3]。

1.2.3 统计分析 所有数据均采用x±s 表示, 利用SPSS16.0统计软件, 采用t 检验对结果进行统计处理。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共收集南充市204名老年人的资料,其中男性99名,占48.5%,女性105名,占51.5%;年龄范围60~96岁,平均年龄(77.88±8.04)岁;文化程度普遍偏低,文盲64人,占31.4%,小学127人,占62.3%,中学及以上77人,占37.7%;婚姻状况以丧偶的居多135人,占66.2%,在婚41人,占20.1%;以前从事职业以农民居多100人,占49.0%;月平均收入有51人为0,占25.0%,0—500元的为73人,占35.8%,500元以上的有80人,占39.2%;见表一。

2.2 生命质量评价

南充市营利性敬老院老年人生命质量均分为54.1分,生理健康领域均分48.4分,心理健康领域均分59.8分。8个维度中得分最高的是社会功能69.4分,最低的是生理职能36.5分,见表二。

3.讨论

南充属于内地城市,其经济发展欠发达,现在的居住在敬老院的老年人多数是40年代以前出生的,绝大多数是农民,其中有25%的老年人无月收入。同时,因为南充社会养老福利基金并不是很完善,整体老年人月平均收入较低。

另外本次调查研究还显示SF-36量表的8个维度中南充市得分最高的是社会功能69.4分,最低的是生理职能36.5分,而在在SF-36量表中得分越高说明生命质量越好。社会功能得分高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敬老院中老人之间的沟通情况较好,但还是有不同程度的孤独感,另外很多老人身体并不健康,有较多患老年痴呆、瘫痪等疾病。

总之,笔者认为南充市相关部门可以借鉴沿海社会养老福

利比较完善的城市经验,在多方面给予关注,并出台相关政策,努力提高老年人的生命质量。同时门应多给予营利性敬老院政策支持,使其院内环境条件得到改善,特别是老人的饮食等方面,这样对提高敬老院里老年人生命质量意义很大。

参考文献:

[1]. 李宁秀,刘朝杰,李俊等. 四川省城乡居民SF-36 评价参考值[J]. 华西医大学报, 2001;32(1):43~47.

[2].刘红波,姜又红,刘延龄.SF-36健康调查问卷应用于社区老年人的信度和效度评价[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1,10(3):244-246.

[3].李栋,徐涛,吴多文等.SF-36量表应用于老年一般人群的信度和效度研究[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4,19(7):515-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