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顶层设计:中国企业转型、升级与再造之路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顶层设计:中国企业转型、升级与再造之路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最近一段时间,大家开始谈论“顶层设计”这个话题。在变革的时代,中国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转型”成为人们谈论的热点。这是中国企业发展的必经之路。最近一段时间,“顶层设计”越来越多地被提及,它被看成是中国企业转型与升级的突破口。为此,我们采访了原中国惠普有限公司助理总裁、首席知识官高建华先生。他在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赢在顶层设计》一书,全面揭示了“顶层设计”的奥秘。

什么是“顶层设计”

《企业大学》:请您介绍一下什么是顶层设计?顶层设计的关键要素是什么?

高建华:“顶层设计”这个概念并不是什么新鲜事物,只是过去大家忙于低头拉车,而忘了抬头看路,更不愿意花时间做基础性的工作。不管是“大鱼吃小鱼”,还是“快鱼吃慢鱼”,大家把关注点都放在了规模指标和速度指标上,而忽视了质量指标。结果必然是欲速则不达,付出了沉重的代价。“顶层设计”这个源于工程学的概念,早在30多年前就已经被跨国公司普遍采纳,其作为经营管理的指导方针。企业通过“顶层设计”这样一个系统性思考的方法论,可以有效地解决错综复杂的市场问题和企业内部的经营管理难题,为企业的健康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简单说来,“顶层设计”就是用科学的方法论对企业未来五年的发展做出系统性的规划。也就是按照“以终为始”的原则,基于对目标市场的理解、对用户需求的把握、对竞争格局的认知,通过系统的分析把经营管理目标设定好,把用户心目中理想的完整产品描述清楚,把实现目标的关键要素和主要挑战罗列出来,预见到潜在的问题和风险,从而根据目标去配置资源。做到缺什么,补什么,倒排时间表,形成一个通俗易懂的“剧本”,然后让各个职能部门的管理者按照“剧本”上的分工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顶层设计”有六个关键要素:即前瞻性预判、从后往前看、系统化思考、方法论支撑、数据化分析和科学化分析。

《企业大学》:企业“顶层设计”的最终目的是什么?要进行“顶层设计”对企业和企业家有哪些要求?

高建华:我想“顶层设计”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成为目标客户心目中值得尊重、值得信赖的品牌,成为真正的智慧型企业。要做到这一点,仅仅让用户满意已经远远不够,必须想办法让用户愉悦,让用户感受到企业的人文关怀,要超出客户的期望值。

当然,仅仅意识到“顶层设计”的重要性还不行,必须让更多的中国企业掌握进行“顶层设计”的方法论,顺利实现企业的转型与升级。转型就是变革一切,重新寻找企业活下去的理由和价值。当然,转型意味着中国企业不得不经历一次痛苦的“蜕变”,这是成长过程中最艰难的时刻。因为这意味着企业在某些方面甚至要否定自己过去的成功,这是一件很多人都不情愿做的事。

因此,企业“顶层设计”的三要素是:动力、能力、方法论。这三个要素是相辅相成的,缺一不可。进行“顶层设计”时,需要企业家们既要有前瞻性的眼光,做到先知先觉,还要有顽强的毅力和执着的精神,更要有科学的方法论。

顶层设计中国企业的转型与升级

《企业大学》:您认为中国的企业转型需要从哪里入手?将涉及企业经营管理的哪些方面?

高建华:在我看来,企业转型最重要的无非是四个层面:企业家转型、战略转型、管理体系转型升级与企业文化转型。这是一个有先后顺序和逻辑关系的系统。其中,企业家转型是“顶层设计”的第一步,属于远见和动力系统,是前提条件。也就是说,我们的企业转型首先要解决企业家自身的思想意识转变问题。因为企业家是企业的领头羊,只有当领头羊想清楚了,想透彻了,企业转型才不会迷失方向,才不会走弯路。

《企业大学》:“顶层设计”的难点是什么?如何才能高效、稳妥地完成转型与升级?

高建华:换句话说,“顶层设计”的难点是思维模式的转变。由于历史原因,中国企业家已经习惯于“摸着石头过河”,导致很多人误以为计划赶不上变化,就可以不要计划。虽然大家都知道“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但是却经常为自己无法把握未来找借口,为自己不做战略规划找理由。一方面,大家不愿意陷入被动挨打的境地,急于扭转现状,杀出重围;另一方面,却深陷其中,自己给自己画了一个圈,无法摆脱困境。到头来年复一年地跟在别人后面走,始终没有掌握竞争的主动权和主导权。

套用一句时髦的话来说,“顶层设计”就如同企业的导航仪,是引导企业走向成功必不可少的关键部件。大家可以试想一下,一艘没有导航仪的小船或大船,在大海上航行将会是什么结局?运气好的话,可以像《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的主人公那样,最终有一个美好的结局;但是,运气不好的话必然葬身于惊涛骇浪之中。

要强调的一点是,“顶层设计”绝不能沦为空谈,也不能闭门造车,更不能甩手外包。过去几年,很多企业为了图省事,总是委托咨询公司替企业做战略规划,结果,订出来的战略制总给人一种隔靴搔痒的感觉――虽然说得都对,但却难以落地。

当然,早在十几年前就有很多优秀的中国企业意识到了“顶层设计”的意义和价值,愿意花时间进行“顶层设计”。就拿我自己来说吧,从1997年开始,我先后帮助国内几十家企业做过“顶层设计”。从最早的伊利乳业,到万科地产,再到后来的海洋王照明、中国银联等等。这些企业之所以成为所在行业或者细分市场的领头羊是有道理的。其实,企业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老板的眼光和境界。

《企业大学》:您的《赢在顶层设计》一书的写作初衷是什么?

高建华:希望通过这本书,让大家明白如何进行系统性思考,如何转型成功,如何摆脱疲于奔命、整天“救火”的状态;能让更多的企业家和高级经理人抓住问题的本质,学会用巧劲解决问题;看清楚企业“顶层设计”背后的逻辑,知道转型从哪里开始,到哪里结束。我相信,少数企业一旦掌握了“顶层设计”的方法论,就能够在本行业中鹤立鸡群,从而带动整个行业进行洗牌,加速优胜劣汰,尽快提高产业集中度,增强企业的获利能力。关键只是看谁先迈出第一步。

从改革开放之初的“摸着石头过河”,到今天的注重“顶层设计”,中国企业迈出了可喜的一大步,是第二次跨越,但愿这是中国企业集体觉醒的时刻。我坚信,一旦中国企业学会了用国际化的视野看问题,用国际化的语言进行沟通,用国际化的方法论来设计企业的未来之路,就会有一大批中国企业集体突出重围,成为征服世界的生力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才会有实实在在的“着力点”。

因为有了“顶层设计”,才能让中国企业少走弯路、少缴学费,逐渐从微利经营转向厚利经营,从后知后觉到先知先觉;才会涌现出一大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中国企业,实现质的飞跃。

变革中的中国的企业与中国企业家

《企业大学》:您如何看待中国企业以及中国的企业家?

高建华:改革开放30多年,造就了一大批成功的企业和企业家。尽管中国目前并没有统一的标准,我还是尝试着把中国的企业家分成三代,仅供大家参考。

第一代企业家:善于抓机会,敢为天下先,在政策不明朗、法制不健全的市场环境中大胆尝试,“摸着石头过河”,造就了一大批成功的企业。当然,企业的命运取决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很多人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甚至成为牺牲品。第一代企业家的成功至少证明了一点:早起的鸟儿有食吃。

第二代企业家:依靠拼体力,不怕吃苦,整天起早贪黑工作十多个小时,没有休息日、没有节假日,透支了身体健康,甚至是为了企业的发展鞠躬尽瘁。尽管如此,企业的命运却往往寄托在老板一个人的身上,还没有从“人治”走向“法治”。第二代企业家的成功至少证明了一点:有志者事竟成。

第三代企业家:发展凭智慧,靠系统思考,能够居安思危,总能走在时代的前列,先知先觉的一批人。通过企业愿景吸引留住人才,通过战略规划和商业模式设计把握未来商机,通过管理体系激发团队的正能量。不管做什么,他们都会坚持三项基本原则:基于利他的理念,依靠创新的产品,去赢得满意的客户。第三代企业家的成功将会证明:系统制胜的时代已经来临。

《企业大学》:您对中国的企业和企业家有什么期待与忠告?

高建华:面对全球化的市场,面对不确定的未来,一定是有人欢喜有人忧。我坚信前两代企业家已经到了谢幕的时候,现在登台的是第三代企业家。他们将担负起征服世界的重任,让中国企业、中国品牌走向世界。要实现这个目标,就必须改变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惯性思维,用系统性思考对企业进行“顶层设计”;必须尽快完成企业的转型、升级与再造,从微利经营的泥潭里走出来,逐渐进入厚利经营的状态,成为智慧型企业,实现真正的产业升级。

衷心祝愿越来越多的管理者成为第三代企业家,越来越多的中国公司成功变革为决胜未来的国际化品牌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