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微生物肥料在农作物生产中的应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微生物肥料是以微生物的生命活动促使作物得到特定肥料效应的一种制品,是农业生产中使用肥料的一种。微生物肥料的使用可减少化肥的使用量,提高化肥利用率,使用微生物肥料还可充分利用再生资源。根据微生物肥料的功能、作用机理、其制品定的微生物种类的不同划分不同的种类,但生物肥料的功效主要是与营养元素的来源和有效性有关或与作物吸收营养、水分和抗病有关。微生物肥料具有改善植物营养、刺激生长和抑制病菌等综合功能,在农业生产中具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微生物肥料;农业生产;应用
微生物在农业生产中应用非常广泛,特别是微生物肥料农业生产中具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微生物肥料是根据微生物在自然界物质循环中分解和合成作用,所产生促进植物生长和减少植物危害的作用,通过精心选育菌种,通过一定工艺过程生产而制成的生物肥料,在农业生产中具有培肥地力、活化土壤、促进土壤主要营养元素的有效化、提高作物品质和产量的特点,微生物肥料的应用,是今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1 微生物肥料的特点
土壤中有大量的微生物在活动,特别是在植物根际。相当数量的细菌和真菌种类相互作用,与植物构成一个整体系统,对植物生长发挥有益的作用。
与传统化学肥料相比,微生物肥料的应用主要有以下优点:①微生物产品的使用比许多化学品更安全,无有毒物质,微生物在食物链中不积累;②微生物的自我复制功能可避免重复施肥;③用来消除害虫对植物生长的危害时,目标生物很少产生抗药性,对生态环境无害。
2 微生物肥料在土壤改良中的应用
2.1 增加土壤肥力
土壤生产能力作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已得到日益重视。土壤生物在土壤肥力和农业生产能力上的重要性逐渐突显。微生物肥料的作用是综合性的,增加土壤肥力是其主要功效。
高效微生物肥料能在土壤生态系统中与原土著有机菌形成优势菌群,通过优势菌群的代谢,可以形成新的微生态系统,降解有机物,抑制有害病菌的生长,同时产生生理活性物质刺激、调控农作物的生长,增强农作物抗病、抗旱能力,降低或减轻病虫害,从而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
微生物在土壤物质循环和养分转化的主要功能表现在:①分解有机物和动植物残体,释放养分;②转化复合物的化学形态,改变这些物质的有效性;③分解杀虫剂和除草剂等复合物;④产生抗生素或其他拮抗特性,维持生态平衡或抵抗土传病害;⑤产生黏合物质利于土壤胶体和团粒结构形成,增强土壤的物理性能,减少土壤颗粒的损失;⑥通过共生作用,如根瘤菌共生固氮和菌根真菌,为植物提供营养。
严慧峻等认为施用微生物复混肥可以明显增加土壤细菌数量、降低土壤容重、含盐量和白菜中硝酸盐含量,提高白菜可溶性糖的含量,对白菜产量的提高也有一定作用。
2.2.1降低农民生产成本、提高作物产量,增加农民收入。适用于大田作物大面积推广的复合微生物肥料等系列品种,其生产成本与普通肥料稍高或相当,在玉米、水稻、小麦、花生等作物的大量实验与示范的结果表明,微生物肥料在较少用量1/3到1/2的情况下,仍有增产效果。这样农民在不增加使用成本的情况下,施用微生物肥料可获得更高的产量,而且省工省时,使用方便,可获得更大的效益。
2.2.2改善农产品品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尤其是人们对生活质量提高的要求,全球都在发展绿色农业(生态有机农业)来生产安全、无公害的绿色食品。
微生物肥料不但能缓和和减少农产品污染,而且能改善农产品的品质。施用微生物肥料的蔬菜硝酸盐含量减25.4~44.3mg/kg,比传统施肥降低193.1%,维生素C含量提高了99.6mg/kg,糖分含量平均提高6.6mg/kg。龙明华等研究表明,在使用微生物肥料后,番茄、苦瓜各处理产品中的硝酸盐含量及有害元素的含量,均符合无公害蔬菜产品质量标准要求。
3 微生物肥料的发展前景
微生物肥料既有有机肥的长效,又有自身的增效,是一种保护生态环境,维护人类健康的理想肥料,但需要注意的是,微生物肥料不能全部代替化肥。但怎样使微生物肥料更多地替代化肥,更稳定地发挥其生态作用,促进生态农业持续发展将是未来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另外,在以后的研究和开发利用中,应加强基础理论研究,如优良菌株的筛选、多功能工程菌的构建等。不断开发新的微生物肥料品种,同时开发和研制微生物肥料专用机械设备,大力发展微生物肥料加工业,在复合菌的生产使用上要排除相互拮抗的发生。
从我国农业发展的战略高度来说,发展微生物肥料产业是可持续农业、生态农业的要求,也是我国目前无公害食品和绿色食品生产的现实需要,更是减少化肥和农药用量、降低环境污染的必然选择。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研究手段和生产技术将进一步提高,微生物肥料产业一定能够健康有序地发展发挥出其应有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参考文献
1 吕爱英,王永歧,沈阿林.6种微生物肥料在不同作物上的应用效果[J].河南农业科学,20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