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初中合唱社团也要“以学定教”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初中合唱社团也要“以学定教”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我校自2010学年起开展了社团活动,本人有幸承担女生合唱社团的教学任务,每周训练两课时,教学内容主要是歌唱发声方法与合唱排练。由于我校地处城乡交界处,学生大部分来自农村,音乐基础很差。面对毫无合唱基础的学生,我只能一点一点地帮助他们积累起声音概念和合唱概念,在教学时严格要求学生的演唱状态,训练时始终要求全神贯注地按要求演唱,不可有半点懈怠。

通过我们师生的共同努力,合唱团多次在学校大型活动中展示,并多次代表学校参加市、区级文艺会演,获得较多荣誉,受到全校师生及校领导的肯定。但在掌声和荣誉的背后,却常听到学生的抱怨声,甚至有学生提出转社团。问题出在哪里?如何挽留这些团员,如何让社团更富有吸引力,让合唱社团稳定高效地发展下去呢?带着这些问题,我做了问卷调查,希望能够寻求到答案。

从学生的答卷中发现,大部分学生认为参加合唱团能让人忘却烦恼,还可以有一技之长,让自己增加学习的自信,也有部分学生认为参加合唱团可以上台表演,展示自己,在学到知识的同时声音也越来越美了,还有同学认为参加合唱团收获了友谊。

但大部分同学在表述了正面看法的同时,认为训练过于紧张,有时感觉枯燥乏味;并认为老师在谈发声技巧时深奥难懂,而且在合唱团心理压力大,有时觉得比上课还累。希望合唱团能把快乐放在第一位。

阅读并整理了学生的调查反馈后,我进行了认真的思考:我的教学理念始终把让学生学有所获放在第一位,我要学生在这每周仅有的两课时里学到尽量多的知识,让每个学生都能自信地站在舞台上,唱出天籁般的歌声,以得到专家的肯定和同行的赞誉。却不知,多数学生参加合唱团主要是为了得到心情放松的机会,忘却烦恼,并与同学相互交流,收获更多的友谊。由此可见,学生把获得快乐放在第一位,而教师把获得知识放在第一位。如何让学生在合唱社团中轻松快乐地获得更多的知识与能力?如何让学生领会合唱的真谛,享受音乐的乐趣?如何让合唱社团稳定、持续、高效地发展呢?在深入思考的基础上,我调整了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方法。

过去,我总是把让每位学生掌握科学的发声方法与技巧摆在第一位,用专业的、成人的教学方法教学,把获得专家的肯定和同行的赞誉作为自己工作的目标。反思之,确实是太急功近利,太以自我为中心了。合唱社团属于学生在文化课学习之余,基于本人的兴趣和愿望主动报名参加的学校课程以外的团体活动,它的培养目标是满足学生身心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所以合唱社团应以培养学生审美情趣为核心,在充分激发其兴趣爱好的同时,在丰富的音乐实践中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并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为教学目标。在教学中不仅要学生在愉悦的情境中掌握科学的发声方法与技巧,更要注重发展音乐听觉与欣赏能力、音乐表现和创造能力,拓展文化视野,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与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社团活动应卸下沉重的学习压力,在玩中学,在乐中学,让学生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接触合唱,参与合唱,进而喜欢合唱,享受合唱的过程。

随着教学理念和目标的转变,我的教学方法也进行了创新。首先,在教学中尽量多地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用生活化的方式引导学生歌唱。优美自如的歌唱依赖于科学的发声方法,而科学的发声方法又依赖于正确的引导。我们经常说声音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因为声音的产生来自于声带的震动及身体各部分肌肉的配合,这些都不能直观地展示给学生看,只能用一些方法引导学生理解、感受。以前我直接照搬大学里老师教成人的方法教育学生,用理性的专业术语进行引导,没有从初中学生的实际生理、心理水平出发设计适当的教学方法,所以很多时候学生对我的引导一知半解,学得很累。现在我改而运用生活化的语言激发学生想象,用有趣的游戏和律动帮助学生寻找身体的感觉,效果就有了明显改变。如初学时很多学生的声音很轻,身体搭不上力,我设计了一个扔垒球的动作,让学生边扔边唱,想象声音就像是手上的垒球,把声音从头顶呈圆弧线向前用力扔出去。这个动作很简单,每个学生都会做,并且做了以后声音效果很好,声音力度马上就有增强,头腔共鸣也有所体现。再如唱从高到低的大跳音级时,大部分学生唱低音会发虚,声音没有落脚点,这时我用语言引导学生“像站在悬崖边”,激发学生想象,随着想象力的展开,情境发生了变化,学生立刻就能调整横膈膜力量,控制好气息,唱出高质量的声音。还有解决气息浅、量少的问题,我设计了念绕口令的方式来解决。和学生一起玩“数枣”的绕口令,比谁一口气枣儿数得又多又圆。学生玩得很开心,从一口气数二十五个枣,到现在可以数四十个枣,课内课外乐此不疲,气息也练顺了。所以当老师换一个方法,从孩子的角度去思考,用贴近他们生活的方式去引导,很多难题都会迎刃而解。

许多学生在调查问卷中都提到在合唱中收获了友谊,并希望获得更多的友谊。确实,合作是合唱的真谛,加强合作能使合唱更加和谐,也能使合唱更有吸引力。以前我对合唱的理解很肤浅,对学生合唱的声音要求表面来看是要达到科学的发声,现在才明白,其要求其实还是很低的,只要唱准自己声部,别被带跑就行。这就像捂住了合唱队员的耳朵,捆住了他们的手脚,限制了同伴间的交流与合作。现在我从热身练习开始就强调声部内与声部间同伴的合作,如有节奏地互相拍打肩膀、击掌,互相叉腰体会横膈膜的力度等,既训练了节奏感,放松了身体,也增进了同学间的情感,调节了课堂气氛。在热身练习之后,我非常重视和声的发声练习,如多声部合作唱音阶。单声部唱音阶很简单,但要看着指挥手势提示与其他声部一起合作着唱,是有很大难度的,它需要主动敞开自己的耳朵去听,主动看指挥手势调整音高,主动与本声部及其他声部合作。这样既训练了学生敏锐的观察力、应变力和多声部听觉,也培养了同伴间相互合作的能力。在发声练习中我对循环呼吸尤其重视,循环呼吸必须依靠团队相互紧密合作才能共同完成,对同伴间合作的要求非常高。我要求学生演唱时声音必须“互相依靠”,换气时“偷偷地走,偷偷地来”,让集体的声音“延绵不断”。通过教师生动的语言引导和准确的指挥手势提示,学生能快速领会循环呼吸的诀窍,唱出悠长而稳定的长音。在歌曲演唱练习时我也非常注重在合作中学习,以前学新歌时先分声部背靠背地识谱演唱,唱熟练了再合唱,这样做削弱了声部间相互依存与协作的能力,抑制了学生合唱思维的建立。现在,我要求多声部一起识谱,高声部要会唱低声部旋律,低声部也要会唱高声部旋律,强调互相聆听,在和声环境中唱准自己的旋律。一开始学生很不习惯,找不准自己的旋律,甚至有的成了墙头草两边倒,但慢慢地清楚了整体和声感觉后,就能比较稳定地唱准自己的声部了,而且越唱越过瘾。所以合唱训练必须一开始就在多声部环境中进行,这样可以快速培养学生的多声部听觉能力,建立多声部的合唱思维,让学生在快乐、平等的合作中,在积极、相互依存的氛围中掌握知识和技巧,享受音乐的乐趣。

合唱训练是教师与学生双边互动的过程,要调和师生间的分歧,不光教师要检讨自己在观点以及方式方法上是否有不妥之处并做出必要的改变,还要改变学生。最初学生参加合唱团的学习理念、学习目标是比较低层次的,他们主要的动机是在紧张的课堂学习之余来放松一下,认识更多的同学,这显然与社团学习目标有距离。所以要让学生在学习理念上也提高一个层次,让他们认识到来社团学习不只是放松,更重要的是“充电”,是为了完善自身的综合素养,提高个人精神生活品质而学习,是一种自觉的学习。在学习中不仅可以掌握科学的发声方法与技巧,还能提高自己整体音乐素养,培养自己音乐表现的自信心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虽然社团学习要付出很多的艰辛和努力,但也有快乐,尤其是通过相互合作增进了同伴间的友谊,这就是人生美好的收获。当他们的学习理念提高了,学习目标清晰了,学习态度自然会有明显改变。针对学生现状,我主要从两方面入手影响学生的学习理念。

第一,扩大学生视野,在欣赏中学习。如每节课上课前都用多媒体播放世界优秀合唱团的演唱视频,促使学生在欣赏中学习,在欣赏中进步。这些世界优秀合唱团来自不同的国家和民族,拥有不同的肤色和语言,但他们从心里流淌出来的歌声,可以真诚地感染每位观众。当学生们静静地坐在座位上,认真地观看、聆听,脸上自然地流露出沉浸、羡慕的神情,可以想象他们对音乐殿堂的向往。自从经常欣赏这些合唱视频后,我明显感觉到学生合唱时的态度有了很大改变,坚持与沉浸显露在更多学生的脸上。可见,在欣赏别人、羡慕别人的同时也会引起自身的变化,欣赏优秀的作品可以提高自己的学习目标,养成积极的学习态度。

第二,多给学生实践的机会,在实践中学习。通过实践可以给学生打开人生的另一扇门,让他们领会人生的丰富多彩,既可以品尝成功的喜悦,又可以经历失败的痛苦。而合唱的实践就是舞台,多给学生创造上舞台展示的机会,让他们在舞台上历练,在展示中成长。现在,我们合唱团除了在校级大型活动中展示,在每年市级、区级组织的文艺会演中展示,还组织小合唱、重唱等形式在班级、年级中展示。除此以外我还组织学生走进社区,走进孤寡老人家,在陌生的舞台上展示。当他们克服胆怯的心理,用自己的歌声给更多的人带来幸福与快乐,当他们近距离地获得陌生人真诚的掌声时,他们收获的不仅仅是快乐,还有对人生价值的体认。所以每次实践归来重返课堂,学生都会更加渴望学习。经过实践,他们明晰了自己的学习目标,知道了自己为什么而学。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当他们有了正确的学习理念和学习目标,就会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在积极的学习氛围中全身心地投入,这时的学习变得很美好、很单纯,学生可以在学习中尽情享受,在学习中茁壮成长。

师与生、教与学之间有说不完的话题,研究不完的课题,但归根结底是老师想寻求有效的方法让学生学得更多、更好。为了让合唱社团的学生学得更多、更好,我静下心来听学生的所思所想,积极地从学生的思想现状和实际需求出发寻求对策。实践证明,换一个角度看问题和思考,换一种方法引导,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以学定教,教师不再冷酷无情,学生不再排斥学习,一切变得自然与美好。这就是音乐的魅力与真谛吧!

王钰静 浙江省湖州市第八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