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水体污染物的生物修复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水体污染物的生物修复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大量的研究结果表示,生物修复方法具有十分巨大的潜力,是环境污染治理和自然环境恢复的最理想方法。这一用生态—生物的方法来修复水体的技术,廉价实用,适用我国绝大多数水体污染物生物修复

【关键词】水体污染生物修复生态塘人工湿地

水是生态环境中最活跃、最重要的因素,构成生态循环的基础。人类生活生产活动改变了天然水体的物理、化学或生物学的组成性质,其直接结果是造成水体污染和淡水资源短缺。污水也将成为淡水资源之一通过生物修复技术使污水得以有效净化并最终成为一种十分重要的再生资源。

1水体污染的概念和类型

1.1 水体污染的概念

水体污染是指某种物质进入水体,而导致水体的化学、物理、生物或者放射性等方面特性的改变,从而影响水体的有效利用,危害人体健康破坏生态环境,造成水质恶化的现象。水环境中的污染物常见的有四种,持久性污染物、非持久性污染物、酸和碱、热。

1.2 水体污染的类型

水中的污染物种类大致分为固体污染物、需氧污染物、营养性污染物、酸碱污染物、有毒污染物、油类污染物、生物污染物、感官性污染物、热污染等。

2生物修复技术在水体污染方向应用

生物修复又称生物改良,是它利用生物对环境污染物的吸收、代谢及降解等功能,对环境中污染物的降解起催化作用,加速去除环境中的污染物。这项技术正被用于清除土壤、地下水、废水、污泥、工业塑料和气体中的污染物。生物修复与传统的物理化学方法相比,具有经济;环保;修复时间短;操作方便等方面的特点。

3.水体修复的主要处理方法

水体修复技术包括以微生物为处理功能核心的生物处理技术、具有复合生态系统的生态塘处理技术、以植物和微生物为主要处理功能体的湿地处理技术、土壤处理技术和河湖等自然净化能力的处理等。

3.1生物处理技术

生物处理技术包括好氧处理、厌氧处理、厌氧—好氧组合处理。其主要原理是人工驯化、培养适合于降解某种污染物的微生物,通过控制室和微生物生长的环境以稳定和加速污染物的降解。生物处理技术起步较早,现在已有很多成熟的工艺,比如SBR、氧化沟等。

3.2生态塘处理法

生态塘是以太阳能为初始能源,通过在塘中种植水生作物,进行水产和水禽养殖,形成人工生态系统。在太阳能的推动下,通过生态塘中多条食物链的物质迁移、转化和能量的逐级传递、转化,将进入塘中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进行降解和转化。最后不仅去除了污染物,而且以水生作物、水产的形式作为资源回收,实现了污水处理资源化。

人工生态系统利用种植水生植物、养鱼等形成多条食物链。其中不仅有分解者生物、生产者生物,还有消费者生物,三者分工协作,构成纵横交错的食物网生态系统。若在各营养级之间保持适宜的数量比和能量比,就可建立良好的生态平衡系统。污水进入这种生态塘中,其中的有机污染物不仅被细菌和真菌降解净化,而其降解的最终产物,一些无机化合物作为碳源、氮源和磷源,实现并从低营养级到高营养级逐级迁移转化,最后转变成水生作物,从而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

3.3人工湿地处理技术

人工湿地是近年来迅速发展的水体生物—生态修复技术,可处理多种工业废水。人工湿地的原理是利用自然生态系统中物理、化学和生物的三重共同作用来实现对污水的净化。这种湿地系统是在一定长宽比及底面有坡度的洼地中,由土壤和填料(如卵石等)混合组成填料床,污染水可以在床体的填料缝隙中曲折地流动,或在床体表面流动。在床体的表面种植具有处理性能好、成活率高的水生植物(如芦苇等),形成一个独特的动植物生态环境,对污染水进行处理!

人工湿地的显著特点之一是其对有机污染物有较强的降解能力。废水中的不溶性有机物通过湿地的沉淀、过滤作用,可以很快地被截留进而被微生物利用;废水中可溶性有机物则可通过植物根系生物膜的吸附、吸收及生物代谢降解过程而被分解去除。

由于这种处理系统的出水质量好,经济而美观。英、美、日、韩等国都已建成一批规模不等的人工湿地。

4 总结

目前国内外有很多水体修复的成功工程。例如日本渡良濑蓄水池的人工湿地,运用生物技术达到对水体进行自然净化的目的,是世界最大人工湿地。再如李正魁研究了固定化氮循环细菌技术(INCB)在贵阳红枫湖物理生态工程(PEEN)实验区的除氮、抑菌效果,结果表明,应用PEEN—INCB技术应用于红枫湖试验区总红枫湖的非离子氨均

参考文献

[1]陈玉成. 污染环境生物修复工程.北京.2002年8月.1-3

[2]韩阳李雪梅朱延姝.环境污染与植物功能.北京.2004年10月.132-148

[3]夏北成.环境污染物生物降解.北京.2001年12月.373-375 377-379

[4]蒯圣龙.水污染与水质检测.2010年8月.合肥.207-218

[5]唐世荣.污染环境植物修复的原理与方法.2006年3月.175-184

[6]张甲耀等. 生物修复技术研究进展.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1996,2(2):193—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