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由“想得美”想到的……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由“想得美”想到的……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玩游戏,玩电脑,痛快玩,继续玩,再玩……”近日,一份由小学四年级学生自拟、以玩为主的“想得美”课程表在网络上一经贴出,便引发网友热烈讨论,“想得美”课程表一度冲入网络热搜词条前10位。

面对这令人啼笑皆非的课程表,笔者不由得联想到之前走红网络的《妈妈,我压力好大》、《我真苦!》等小学生“维权诗”,其无不令人感慨:如今的孩子实在不易,自由、快乐无存。孩子们也只能用自己的方式,向社会诉说着童年的痛苦与无奈,宣泄着心底的渴望与反叛。笔者不禁要问:随处可寻的玩乐何以如此难得?孩子们的 “幸福”哪里去了? 到底是谁“偷”了孩子的快乐童年?“玩”真的就只能是“想得美”吗?

如果说《我真苦!》是一个黑色幽默,《妈妈,我压力好大》是一个“维权”的警示,那么今天的“想得美”课表则是一封向当今应试教育的宣战书,它是向当今“减负”教育——“越减越负”现象的强烈控诉,像一把匕首刺中教育体制的要害。“想得美”课程表充分反映了小孩的天性和教育的冲突,课业负担过重让他们的童年很辛苦,让孩子们快乐不再。它揭示了一个很现实的教育命题:怎样才能让孩子们愉快地学习,怎样才能让孩子把读书当作是比玩更有趣的事?

众所周知,玩是儿童的天性,英国著名教育家赫伯特?斯宾塞认为,教育的目的是让孩子成为一个快乐的人,教育的手段和方法也应该是快乐的。因此,对儿童的教育应当遵循儿童的心理规律,符合儿童心智发展的自然顺序。成功的儿童教育应当是顺应天性、启迪潜能的教育,玩中学、学中玩的寓教于乐有望培育出天才;一味加压紧逼的弃“玩”教育,则很可能扼杀创造,并因导致孩子的逆反而造就出任性固执真正的“顽”童。

据调查,我国小学生的学业难度比美国中学生的还高,但遗憾的是,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却排名垫底,动手能力更是差得惊人。这不得不引起我们反思:教育的目的是什么?是要培养一个健全完善的人?还是制造一个标准的“教育产品”?

研究也表明,那种单纯的学习知识、技能的行为,只是一种机械的“滋补”方式,孩子对其“吸收”能力远比通过“玩中学”来得低。面对这样的研究成果,我们的教育工作者为何不能“成人之美”呢?

但我们也应客观地看待“想得美”课程表,它虽然反映出当今教育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并不代表其安排就合情合理。小学生限于年龄和认识水平,对学业和玩耍的重要性还难以分辨,缺乏对是非的判断和自制自控能力,学校和家长对孩子的行为活动进行必要的指导和帮助至关重要。 一方面,孩子有爱玩的天性,学校和家庭应当给予他们足够的玩耍时间,不能彻底剥夺孩子的童年乐趣;另一方面,松绑玩心决不意味着放纵“贪玩”,要把学校、学生两种课程表结合起来,吸取双方的“合理内核”,实现“共赢”。通过游戏、活动等各种教育途径,辅助到课堂教育教学,促进孩子们的行为养成、人格形成,全面增进他们身心的正常发展,真正让他们“游于艺、成于乐”。

我们的教育部门要加快推进素质教育的步伐,改革、创新教育方式方法;同时,家长们也要以更加开明的心态对待子女的教育和成长,多一些自由,少一些强制。孩子能够劳逸结合,保持学习的兴趣,比整天埋在课本和作业堆里打疲劳战,要更有效。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把孩子的天性磨灭掉的教育不是成功的教育。让孩子们的童心最大限度地保持下来,对于孩子的成长发展和今后的人生规划,都是有利的。如果不能反思和看到这一点,过度注重目标和效果的教育,最终培养出来的人才一定会与我们希望的“南辕北辙”。

(江苏省淮安市楚州区教师进修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