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析会计信息的失真及其治理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析会计信息的失真及其治理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4202(2013)01-000-02

摘 要 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已经成为社会经济生活中日益突出的问题。严重影响到了社会经济的稳定,令政府和广大投资者头痛不已,彻底根治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已是迫在眉睫,刻不容缓。笔者认为扭转会计信息失真的现状必须从多方面入手。要加快会计准则出台的步伐,严格相关法规的落实;努力提高会计人员和社会中介机构执业人员自身的专业素养;建立企业、社会中介机构和个人的信用机制等等。

关键词 会计信息失真 诚信 根源 社会中介 信用机制

一、引言:

会计信息是提供给政府、投资者、债权人、以及社会公众等有关信息使用人进行决策的重要依据之一。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及时性及、相关性是保证信息使用者做出正确决策的基本前提和条件。但从目前披露出来的情况看,会计信息质量实在令人堪忧。目前,对会计信息失真这种现状,很多专家学者提供自己的看法和建议。但大多是从会计制度本身的缺陷、会计人员等方面进行探究,很少见对会计信息失真这一概念进行深入探究的,也很少见从信用机制方面进行深入探究的。

二、会计信息失真的定义

关于会计信息失真的界定,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判定,但绝不仅仅局限于做假账这个层面。虽然从逻辑上讲不真实的会计信息都是失真的信息,但人们对会计信息的定义与分类却有不同的认识。

我个人认为,虽然从理论上说凡是与事实不相符的会计信息都应该称为会计信息失真,但实际上“与事实不相符”是个很模糊的概念。企业在会计政策、处理程序、以及会计方法等选用上是由人来决定的,即使采用的会计政策相同也会得出不同的会计结论。所以说要用与事实不相符的会计信息就属于会计信息失真这种观点来下定义的话,那么几乎就没有真实的会计信息了。因此,会计主体报出的会计信息与事实不符,足以影响信息使用人做出决策和判断即为会计信息失真。

1、从量的方面看,实际数据与披露数据的差异超过了社会普遍可接受的限度,则可认为会计信息失真。比方说某企业年度报表披露说上年度盈利100万,而实际情况可能是盈利100.1万或是99.9万。那么这属于与事实不相符,但并不影响使用人做出决策。如果企业实际上盈利是30万,而披露盈利是100万,则属于会计信息失真了。

2、从质的方面看,会计披露的信息发生了质的改变。例如,企业虚盈实亏和虚亏实盈,这时则不再考虑数字的大小,而是在质的方面发生了变化。

3、从披露信息的完整性来看,许多企业披露的会计信息从单项来看,并没有失真,但从其整体来看因为有一些重要的信息没有披露或者被故意隐瞒从而给人以错误的引导,足以使信息使用者产生错误的认识,做出错误的决策。例如:隐瞒关联方关系及关联交易,挪用资金,隐瞒一些重大的或有事项等等。

4、从时效性上看,会计信息时效性比较强,脱离了特定的期间信息则毫无价值,甚至会给使用人带来误导。会计主体提供的会计信息未在特定的时期披露,这种情况也属于会计信息失真的范围。

三、会计信息的目前状况及危害

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目前越来越突出,已成为现在社会上的一个热点。财政部1998~1999年会计信息质量抽查结果显示,1998年有八成以上会计信息失真,1999年有九成以上企业会计要素失实。现在可以说企业已无诚信可言。

会计信息失真表现出形式多种多样。主要有:数据不实,事项不真,编造假证假账假表,虚盈实亏,虚亏实盈,出具虚假审计报告等等。据报道,福建财政厅对全省100家企业会计信息质量进行抽查,抽查结果表明,六成以上企业均不同程度地存在会计信息失真:查出虚列资产3.62亿元,虚列所有者权益1.76亿元,虚列损益1.22亿元;

朱熔基总理给国家会计学院题词:“不作假帐”,其背景不言自明。治理会计信息失真刻不容缓。这里仅以企业为对象来谈谈会计信息失真问题。

会计信息失真的危害性非常大,从小的方面说造成企业管理决策失效、投资失败导致企业最终破产。从大的方面说,它不仅损害了国家和广大投资者的利益,更严重扰乱了国家的经济秩序和社会经济的稳定,令政府和社会各界头痛不已,在此不再赘述。

四、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

会计信息失真的根源在哪里?我想不同的人会给出不同的答案。我认为从主观讲是会计主体自身主观原因导致了信息失真,从客观讲一是会计法规不健全原因导致了信息失真,二是监管不利导致了会计信息失真。

(一)会计信息失真的客观原因

1、会计法规不健全

从客观方面来说,我认为有关会计制度不健全、会计处理程序过于灵活、一些会计事项的确认计量在很大程度上受人为主观因素的影响、比如:无形资产的确认和计量、经济大环境等等。这些客观原因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即使会计人员在不违反国家有关会计法规的情况下,所得出的会计信息也可能与实际情况脱节,这也是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之一。

2、政府有关部门监管不利

政府和社会监管方面,监管不利也是造成会计信息失真的重要原因之一。

2001年,ST科龙全年净亏15.56亿元,安达信出具“拒绝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后离去。2002年,对于不但扭亏净利润还达到1亿元的年报,接手科龙的德勤出具了 “保留意见”。在科龙可能面临退市的关键时点上,德勤上述举动引起了业界的广泛质疑。作为中国证券市场的主管部门――中国证监会难道就没有觉察吗?

3、社会中介机构――会计师事务所监督不利

会计师事务所在西方被认为是广大投资者的“卫士”,是维护投资者利益的一把利剑,在人们心目中是客观公正的代名词。但是,自从出现了“安然事件”之后,其客观公正性正在普遍接受人们的质疑。在我国,会计师事务所的形象与地位已日趋衰败,不光彩的事件和负面新闻层出不穷,几乎每一个事件都与会计师事务所舞弊相关。会计师与企业关系“暧昧”,已成为普遍现象。中国会计学会学术委员、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陈新说,“现在许多会计师身陷‘问题公司’,问题就在于上市公司能够左右会计师事务所的饭碗。更大的问题是,如果你坚持了原则,那么上市公司完全能够找到不讲原则的会计师事务所。由此可见,会计师身陷‘问题公司’很重要的原因是,整个会计师、审计行业,仍然没有达到全行业公认的标准化和职业化要求。难道那些注册会计师真的审计不出问题吗?难道真是水平不行吗?不是!说到底还是受利益的驱动,还是缺乏最起码的职业道德。

(二)会计信息失真的主观原因

1、会计人员

会计人员是会计信息的搜集者,整理者,所有的会计信息都出自会计人员之手。会计人员自身的素质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会计信息的优劣。缺乏职业道德、专业素质不高是造成会计信息失真的一个方面。。

2、企业管理当局

企业管理当局虽然不是会计,但是却对会计工作有着决定性的影响。谁从会计信息失真中得到了最大的好处?谁是最大的受益者?那么谁就最有可能成为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的根源。在我国目前绝大多数企业的股东和企业高管都是一套人马,董事长、总经理一肩挑,主观上有利益的驱动,客观上又具备编制虚假会计信息的便利条件。因此,造成会计信息失真的根源是企业管理当局。

五、会计信息失真的治理

(一)建立健全有关法规,严格严格执行《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

中国证监会2006年12月13日出台了《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信息披露义务人及相关主体的行为,使上市公司的定期报告和临时报告更便于投资者阅读和理解;为了确保信息的真实、准确、完整、及时起到了制度上保证。但目前还未全面、彻底、有效地执行。

(二)加强企业会计管理

1.推行会计委派制

会计委派制是政府部门通过对会计人员的资格确认、业绩考核、职权规范、人员任免甚至报酬统筹等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对会计行为进行管制的一系列制度和机制上的安排。会计委派制从根本上改变原来的会计由经理任免的会计管理体制,而由国家和所有者直接委派。这样一来,可以有效地改变会计人员会企业管理当局控制的局面,从而防止企业会计信息失真。

2.加大企业负责人在会计信息方面应负的责任

虽然在相关法律中提到了企业负责人对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负责。但是,很多时候企业负责人以不是专业人员,无法分辨报表真伪为借口,拒不承担责任。因此,这句话并没有得到真正的落实。企业即使披露了虚假会计信息等,往往以罚代刑不疼不痒,对企业负责人来说毫发无损。要想从根本上杜绝,在加大宣传教育之外,只能加大行为人的违法风险成本,让其得不偿失,只有当违法收益小于违法成本时,他才会放弃违法。

(三)加强国家和社会监管力度

1.实行会计注册执业资格制度

在执业资格推行方面,笔者认为建筑行业做的相对规范。凡是工程项目经理除了必须具备项目经理证之外,还应同时具备注册建造师资格。一名建造师只能在一家企业注册,不得多家注册。在工程竣工资料中加盖注册建造师执业资格盖,根据工程规模的大小配备具备相应资格的注册建造师。

目前,在会计行业,《会计人员从业资格证》形同虚设,没有会计证照样可以做会计、可以出报表。这样一来,会计报表质量无法保证,也就无法保证会计信息真实性。笔者建议在这方面可以效仿建筑行业的执业资格制度。会计证作为会计从业人员的基本资格证书,可以做会计业务,但不能对外编制财务报表,对外编制财务报表的人员必须具备会计师或以上职称。会计师实行注册制度,并只能在一家企业注册,对外报出的财务报表必须加盖会计执业资格盖。小型企业至少配备一名具有会计师职称的会计人员;中型企业至少配备三名以上具有会计师资格的会计人员,财务负责人必须具备会计师或以上职称;大型企业至少配备五名以上具有会计师资格的会计人员,财务负责人必须具备高级会计师职称。

2.加强对中介机构的监管

国家虽然有检查监督机构,例如;审计部门、证监会等监督部门,但是,其力量却是十分有限的,即使天天稽查也忙不过来。因此,依靠必须依靠诸如会计师事务所这样的中介机构来对企业实施监督。国家通过严格监管社会中介机构来间接监管企业。

(1)提高会计师事务所的设立标准

据《会计师事务所审批和暂行办法》规定设立合伙会计事务所需要有2名以上的合伙人,设立有限责任会计师事务所需要有5名以上的股东,最低注册资本为人民币30万元。

从上述规定可以看出,对注册会计师的人数要求和注册资本的数额要求明显偏低,应予以适当提高。

会计师事务所等社会中介机构应预存一定数额的信用保证金。

(2)建立企业、社会中介机构和执业人员信用机制

如果企业违法,在企业信用档案上会有一次记录,今后没有人和你做生意,让没有诚信的企业在市场上无立足之地。对于企业高管人员,如果有违法活动,相应地在信用档案上也会有一次不良记录。当违法记录达到了一定的程度,国家将禁止你在相关经济领域或企业担任高层管理职位从事经济管理工作。信用机制可以先从一些规模较大的企业开始建立逐步推广。比方说:注册资本在1000万以上的企业,或者说年收入达到1亿元的企业等。总之,建立企业和个人信用机制已是迫在眉睫,刻不容缓。

对会计师事务所和执业人员建立个人信用机制。

在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举办的主题为“行业自律与公众利益”的“注册会计师论坛”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所副所长任兴洲在演讲中表示:“维护会计师及事务所的职业命运固然要靠良好的道德操守和信用,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更重要的是建立加强注册会计师行业信用和操守的制度性安排。这其中包括完善与行业要求相适应的组织形式和风险约束机制、加强对注册会计师行业服务内容和标准的规范。”

只有建立了执业人员个人信用机制,加大了违法成本才能促使社会中介机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会计信息质量抽查公告.2001.8.30.

[2]42个部门单位2005年度预算执行审计结果公告(下)2006年第5号(总第17号(06-9-11).

[3]陈敏昭.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研究.兰州商学院学报.

[4]谭劲松,丘步辉,林静容.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经济学思考.江苏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