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胸腺五肽联合地氯雷他定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的临床观察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胸腺五肽联合地氯雷他定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的临床观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目的:探讨胸腺五肽联合地氯雷他定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临床疗效。方法: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患者1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90例。治疗组:口服地氯雷他定分散片5 mg,1次/d,同时胸腺五肽针1 m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1次/d;对照组:口服地氯雷他定片5 mg,1次/d。两组均连续用药4周后,随访观察12周,评定疗效并记录皮损变化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痊愈率为95.6%,总有效率为97.8%,对照组痊愈率为90%,总有效率为95.6%。两组短期症状控制效果都非常有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痊愈患者复况观察结果显示,治疗组停药超过12周未复发(优等)病例52例(60.5%),对照组11例(13.6%);治疗组停药后4周以内复发(差等)病例9例(10.4%),对照组38例(46.9%),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慢性特发性荨麻疹; 胸腺五肽; 治疗

慢性特发性荨麻疹(chronic idiopathic urticaria, CIU)是一种常见的变应性皮肤病,治疗困难,常反复发作,迁延不愈。目前,慢性特发性荨麻疹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研究认为其和自身免疫、遗传及环境等因素有关,存在Th1/Th2的失衡[1]。临床上多用抗组胺药物治疗,近期疗效比较满意,但远期疗效仍然不够理想。笔者应用胸腺五肽联合地氯雷他定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取得良好疗效,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1年1月-2012年12月皮肤科门诊收治的180例患者,临床表现均符合慢性特发性荨麻疹诊断标准[2]。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90例。治疗组90例患者中,男53例,女37例;年龄16~68岁,平均(29.1±10.2)岁;病程6月~6年,平均(13.8±3.1)个月;对照组90例患者中,男48例,女42例;年龄15~70岁,平均(31.3±9.4)岁;病程6月~7年,平均(12.6±4.2)个月。治疗前1个月内未应用糖皮质激素及其他免疫抑制剂,2周内未服用抗组胺药物。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皮损大小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1.2 排除标准 (1)严重心、肝、肾等系统性疾病患者;(2)因其他疾病在服用药物患者;(3)高空作业、驾车等患者;(4)妊娠或哺乳期妇女;(5)12岁以下的儿童;(6)前列腺肥大、青光眼患者;(7)笔者认为不适合参加该研究的任何其他情况。

1.3 治疗方法 治疗组口服地氯雷他定分散片(海南普利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40972)5 mg,1次/d,同时胸腺五肽针(山东鲁抗辰欣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84064)1 m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1次/d;对照组口服地氯雷他定片5 mg,1次/d。两组均连续用药4周后,随访观察12周,评定疗效并记录皮损变化和不良反应。

1.4 观察指标 分别于治疗前、治疗4周后观察自觉症状及皮损消退情况。

1.5 疗效判定标准 (1)痊愈为皮损完全消退,自觉症状全部消失;(2)显效为皮损消退60%以上,自觉症状明显改善;(3)进步为皮损消退30%以上,仍有少量皮疹出现,自觉症状有所改善;(4)无效为皮损消退不足30%,有新皮疹出现,自觉症状无明显改善。总有效率=[(痊愈例数+显效例数)总例数]×100%。四周后只对痊愈患者进行复发等级评定,分为优(停药超过12周未复发)、良(停药后4~12周内复发)及差(停药后4周内复发)。

1.6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2.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 字2检验,以P

2 结果

2.1 两组疗效比较 治疗组痊愈率为95.6%,总有效率为97.8%,对照组痊愈率为90.0%,总有效率为95.6%。两组短期症状控制效果都非常有效,痊愈率和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字2=2.11,P>0.05;字2=0.17,P>0.05),见表1。两组痊愈患者复况观察结果显示,治疗组复发等级为优者明显多于对照组,复发等级为差者明显少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字2=39.03,P

2.2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治疗期间治疗组有1例出现胸闷、发热,3例出现口干、困倦,对照组有4例出现头晕、困倦,症状均较轻微,且停药后自行消失。

3 讨论

荨麻疹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至今尚未完全搞清。其主要为免疫性和炎性机制所致,也可是特发性的。其皮肤水肿风团与IgE依赖的或补体系统介导的免疫过程有关,而非免疫性荨麻疹常被认为是直接由肥大细胞释放剂引起的,或是由于花生四烯酸代谢途径障碍所致。但在临床工作中,多数荨麻疹为原因不明的特发性荨麻疹。特发性荨麻疹乃是各型中最为常见的一种类型。

CIU是指病程超过6周以上、无外来引发起因、反复发作的荨麻疹[3]。CIU是皮肤科常见病、多发病,其特点为反复发作,迁延不愈,给患者带来较大的痛苦和烦恼。多年以来,治疗CIU的方法较多,但均未达到满意疗效。抗组胺药是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的第一线药物,有研究表明盐酸左西替利嗪、地氯雷他定、盐酸非索非那定等抗组胺药对慢性特发性荨麻疹具有较好的症状控制效果,但远期疗效不佳,停药后易复发[4-7]。慢性特发性荨麻疹存在免疫功能失调,Th细胞亚群分化失衡。Th1功能降低,Th2表达增加。Th17细胞相关IL-17、IL-23水平升高,可能为CIU发病的重要机制之一[1]。调节CIU患者的淋巴细胞亚群功能紊乱,针对Th17及IL-17、IL-23的免疫治疗,有望是CIU新的治疗方向之一。对抗组胺药疗效不佳的CIU患者可考虑使用免疫调节剂甚至免疫抑制剂来进一步治疗。

胸腺五肽为免疫调节药,是一种用化学方法合成的由5个氨基酸构成的寡肽,分子量679.77 Da,具有调节和增强人体细胞免疫功能的作用。胸腺五肽可以通过细胞内环磷酸腺苷(cAMP)水平的升高从而介导诱导T细胞分化,能促使有丝分裂原激活后的外周血中的T淋巴细胞成熟,增加T细胞在各种抗原或致有丝分裂原激活后各种淋巴因子(如:α、γ干扰素、白介素2和白介素3)的分泌,增加T细胞上淋巴因子受体的水平。通过调节T细胞亚群的比例,使CD4+/CD8+趋于正常,包括对免疫功能亢进的超敏状态和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进行双向调节。因此,本品具有调节和增强人体细胞免疫功能的作用,有双向免疫调节功能,适用慢性乙型肝炎,各种原发性或继发性T细胞缺陷病(如儿童先天性免疫缺陷病),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各种细胞免疫功能低下的疾病以及肿瘤的辅助治疗[8]。地氯雷他定为口服的长效三环类抗组胺药,起效快,作用强,服后1~3 h起效,8~12 h达最大效应,持续作用达24 h以上,为氯雷他定主要的活性代谢产物。具有选择性的拮抗外周H1受体作用,其外周H1受体的亲和力较氯雷他定强,抑制各种过敏性致炎的化学介质释放。研究表明地氯雷他定与豚鼠组织上H1受体的结合活性比氯雷他定强3.6倍。抑制组胺诱导的小鼠足浮肿较氯雷他定强10倍。其代谢物不易透过血脑屏障,主要在外周H1受体部位起作用。

笔者应用胸腺五肽联合地氯雷他定治疗CIU痊愈率为95.6%,总有效率为97.8%,对照组为90.0%和95.6%,具有较好的症状控制效果;对两组痊愈患者复况观察结果显示,治疗组停药超过12周没有复发(优等)病例52例(60.5%),对照组11例(13.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总之,胸腺五肽联合地氯雷他定治疗CIU疗效好,能有效控制风团和瘙痒,副作用小,复发率低,远期疗效明显高于单用地氯雷他定治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毕鸣晔,田玥,黄海峰.慢性荨麻疹患者血清白介素-4、白介素-6、白介素-8、白介素-10及IFN-γ的检测及临床意义[J].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2009,8(6):351-353.

[2]吴志华.皮肤性病学[M].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1997:198.

[3]冉玉平.常见皮肤性病诊断与治疗[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199-201.

[4]杨海龙.盐酸左西替利嗪分散片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0,35(5):18-19.

[5]胡跃龙,魏聪.咪唑斯汀与左西替利嗪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对比观察[J].皮肤病与性病,2013,35(1):46-50.

[6]郑志文.地氯雷他定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J].医药前沿,2013,10(2):184.

[7]吴谷茸,梁庆生.匹多莫德联合非索非那定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50例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5):427-429.

[8]李洁,王晓杰,邹素兰.胸腺五肽的临床应用与研究进展[J].中国药房,2008,19(14):1108-1109.

[9]孙仁山,陈晓红,冉新泽,等.慢性特发性荨麻疹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分泌INF-1和IL-4水平检测及意义[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05,19(3):149-150.

[10]徐德海,王继湖.非索非那定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临床观察[J].皮肤病与性病,2011,33(6):342.

[11]王寒松,卢静.卡介苗多糖核酸联合酮替芬咪唑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56例疗效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12,18(2):146-147.

(收稿日期:2013-06-24) (本文编辑:黄新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