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传奇图瓦人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操神秘的突厥语、住古老的木刻椤房、酿制甜美的马酒、靠放牧和采集为生……在新疆阿尔泰山深处,生活着2000多神奇的图瓦人。这个源于西西伯利亚南部叶尼塞河上游的古老民族,有着自己独特而传奇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传承。
图瓦,又称都波、秃巴思、索约特、德瓦等,是发源于西西伯利亚南部叶尼塞河上游的一个古老民族,我国史书上最早的记载见于公元7世纪《隋书》卷八十四“北海(即贝加尔湖)南则都波,虽姓氏各别,总谓为铁勒。"上世纪50年代在民族鉴定时,图瓦被定为蒙古族。
我国的图瓦人主要集中在新疆阿勒泰地区哈纳斯湖附近的禾木、哈纳斯、白哈巴等3个自然村内,人口2000余人,分别隶属于布尔津县和哈巴河县管辖。其中在布尔津县设有一个图瓦人民族乡。另外,图瓦人在俄罗斯和蒙古还有大量分布,人口近20万。
传奇的民族
关于图瓦人的来源,有代表性的说法一是500年前从俄国和外蒙古迁来的;二是成吉思汗西征时遗留下来的部分士兵繁衍的,因为这里曾发掘过乌梁海左旗的大印,许多图瓦人自称自己是“乌梁海蒙古”“乌梁海种人”;三是清初从伏尔加河流域东归的蒙古土尔扈特部。对此,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系专门从事突厥语言文化与中亚问题研究的程适良教授认为图瓦人是迁徙形成的。是一个独立的、地地道道的中国土著民。据他介绍,图瓦人最早曾聚居在叶尼塞河上游、萨彦岭以北的广大区域,并在那里游牧和生息繁衍,公元17世纪,由于沙俄势力的进入,他们被迫迁至萨彦岭以南的唐努乌梁海地区,即今天的俄罗斯图瓦自治共和国和蒙古国的巴彦乌列盖省,少部分向西迁到我国的阿勒泰地区。今天生活在阿尔泰山区的图瓦人就是那时迁来的;还有一部分是1881年从哈萨克斯坦的马尔卡湖一带迁来。当时图瓦人迁徙到的这些地区,都是中国领土,从公元6世纪至19世纪,中央王朝一直委派官员行使管辖权。这些,在《北史》、《隋书》、《新唐书》、《蒙古密史》以及明清的古代文献均有准确的记载。后来沙俄将萨彦岭以南的唐努乌梁海地区(约7万平方公里)攫为已有加上外蒙古的独立,遂出现今天这样的状况。谈到此,程教授感到非常痛心,他说:“沙俄侵占中国7万平方公里领土的时间是19世纪中叶以后,比香港割让的时间还晚,并且是非法侵占的。”因为俄罗斯和蒙古的图瓦人多、又是一个独立民族,所以许多人误认为我国的图瓦人是从俄罗斯和蒙古迁来的。
图瓦人只有语言没有文字,现在当地的图瓦学校学的都是标准的蒙古文。图瓦人虽然没有本民族的文字,但民族语言却完整地保留下来,在这里,不分男女老幼,几乎人人会讲图瓦语,并且一直是作为本民族的第一语言。图瓦语既有部分哈萨克语,还有部分类似蒙古语以及本民族自己创造的语言,并且有许多语言含有突厥语成分。新疆大学原教授贺德尔汗、教师艾力提・沙力也夫考察证实:图瓦语中有60%与哈萨克语接近;30%与蒙古语差不多;还有20%是自己独创的。凡与自然和喇嘛教有关的词汇与蒙古族类似;生活语言和政治术语与哈萨克族差不多。图瓦语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东匈语支回鹘――乌古斯语组,共有9个基本元音、9个长元音、23个辅音组成,是突厥语族中包含突厥语成分最多、最直接的语言。是目前研究突厥语的“活化石”。
天赐木刻楞
禾木村位于布尔津县北侧,总面积1000多平方公里,人口1400人,其中图瓦人846人,占总人数的74%以上,是图瓦人口最多、最集中,同时也是民族传统保存最为完整的一个村庄。禾木哈纳斯民族乡政府就设在这里。从布尔津县到禾木村近170公里,是3个图瓦村中最远、也是惟一不通公共汽车的村,沿途要穿越高山峡谷、森林草原、茫茫戈壁。我们搭乘一辆林业检查站的212吉普车,中午12时出发,到夜里11时才到达。司机却说:“赶上这个季节天气好,还算顺当!”
蓝天白云、高山、森林、草地成群结队的牧群……一片片的木刻楞房构成了独特的景观,从一定意义上说,它是图瓦人的标志。
禾木河是布尔津河的一条支流,全长68公里,平均宽25米。禾木村政府所在地的木刻楞房屋就分布在禾木河东南岸的一片梯状台地上,长1.5公里,宽1公里,共有250多栋。许多人家的房前屋后都用木栏围起来,并在附近建有牲畜棚圈。
这里的木刻楞房屋带有游牧民族的传统特征,显得原始古朴。房顶外用木板钉成“人”字形雨篷,房体四周用单层圆木堆成。圆木的直径大都有三四十公分,两头凿成榫眼,中间凿出一道槽沟,沟内垫上干苔藓,这样既稳定又保暖、还可以防雨防风。顶上盖一层木板,木板外是草和土构成的保暖层,土约15公分厚。还有一种很古老的简易木屋,只有门,没有窗,大都采用半地下形式,顶部都是圆的,外面加一层很厚的土,正中留一个排烟的露天孔。许多屋顶上长满了很厚很高的野草,初见还以为是坟堆,等见到有炊烟才认出是房子。听说这种房子是图瓦人仿蒙古包的形式而建的传统住屋,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
旺宗的家在村内的西南角,共有2栋5间木刻楞,前面2间旧的,后面3间新的。旧房建于1938年,是村内最老的木刻楞房屋,中途经过两次维修,现在已不能住人。新房建得很大也很结实,样式和内地有屋脊的房子差不多,只是窗户较小,空间较矮,主要是防寒的需要。3间房的重点部位挂了几块颜色很艳的挂毯,据说这在图瓦人中算最豪华的装饰。
图瓦人之所以住木刻楞房屋,首先与当地的物产资源有关。这里地处阿尔泰山深处,森林资源十分丰富。阿勒泰地区共有森林69万公顷,活立木蓄积量9111万立方米。这里海拔1300至2400米,属阿尔泰山气候区,冬季寒冷、夏季潮湿,年平均气温低于零下2度,1月平均气温为零下12至16摄氏度,封雪期长达5个月以上,雪厚度一般在1至2米。年平均降水量350至600毫升,大多集中在夏季,并且蒸发十分缓慢。在这样的环境气候条件下,木刻楞既可解决保暖又可解决防潮,是最合适不过的,被称为天赐的房屋。木刻楞房屋造价相对低廉,在当地建造一栋普通木刻楞房屋一般只需一两万元,讲究一些的也只需两三万元,这对图瓦人来说是能够承受的。过去图瓦人是游牧民族,以住蒙古包为主,历史上图瓦人和俄罗斯人一直往来不断,20世纪30年代,为躲避战乱,大批图瓦人曾纷纷逃往原苏联,后又陆续返回;当地也曾有许多俄罗斯人居住过,一直持续到50年代末。一位叫赛丁的图瓦人向我们证实,听父辈们讲:最早禾木哈纳斯曾有3户俄罗斯人家,1918年又陆续迁来100多户。他们就是从俄罗斯人那儿学会建造木刻楞房屋的。
诱人的冽巴和自酿的奶酒
图瓦人吃一种制作方法非常独特的冽巴和自酿的奶酒。
冽巴,图瓦语叫“波尔萨卡”,当地人又称大馕。冽巴,用铁盘烤制,铁盘是特制的,宽40公分、长80公分、厚7公分。打冽巴的烤箱与做饭用的炉子连在一起,烤箱的大小与铁盘的长短相适应。烤冽巴前,先将面粉发酵一个半小时,面粉里加入适当的发酵粉、食盐等。烤制时,将发酵好的面粉装进铁盘里摊平,用刀划成若干块,一般是8方块,为了颜色好看,还可以在表层打上一个鸡蛋抹平。每盘要装5公斤面。取出部分火炭放在炉子的顶盖上,再压上2块烧热的砖以保温。然后将盛有面粉的铁盘装入烤箱内,半个小时后,铁盘里外颠倒一下位置,1个小时后即可烤熟。烤好的冽巴外表发黄,不生不糊,吃起来非常香甜。打冽巴主要由妇女们完成,当地的图瓦妇女几乎人人会打冽巴。一般每户人家四五天打制1次,每次1盘。冽巴有许多优点,不但好吃、经济、保存时间长还便于携带、制作简单。当地图瓦人几乎每餐都离不开冽巴,食用时一般将冽巴切成薄片,和奶茶、酥油等食用。来了客人,总离不开用冽巴招待。
奶酒,以鲜牛奶为原料。酿制前把鲜奶倒入盛有少量酸奶酵母的皮桶里,用木棍反复捣,中途取出部分放在火上加温,再倒回皮桶继续捣,大约半小时后,表层便会凝成一层白色软块,这就是酥油。将酥油滤出后,酸奶便可酿制奶酒了。酿制时将酸奶倒入大铁锅内加温,一般每锅装奶40公斤,锅上安装一个名叫“布尔坎勒”的大木桶,即简易冷却器,木桶是用当地的整根杨木制作而成,中间凿空。据说杨木可防裂,同时不挥发任何杂味。木桶下粗上细,一般下部直径60公分、上部直径50公分、高90公分、厚3公分。顶上架一口小锅。木桶下部留一出口,有一带槽的木棍从木桶内连到木桶外,木桶内的一端安装一个扇型木托、木托上刻些类似植物叶脉的沟槽,木托紧贴上部的小锅底,木桶外的一端即出奶酒处和盛酒的容器相连。将奶锅烧开,木桶顶部的小锅内装上凉水,这样锅内的蒸汽便在小锅底上冷却成许多水珠,水珠沿木托上的沟槽流入木棍的沟槽内再流出木桶外,奶酒就制成了。制作时,奶锅要不停地加温,木桶顶部的小锅内要不断地换凉水。熬制一锅奶约需两个半小时,一般每锅奶出奶酒七八公斤。酿过酒的奶经过滤后再做成奶疙瘩,奶渣子等。酿好的奶酒颜色洁白,饮起来类似蒸馏水,软软的,并带有一种很淡的奶香。经测定,这里奶酒的度数最高的有50度,最低的也有8度。酿奶酒的时间每年只有6到9月有奶的季节,一般最多的户能酿200多公斤,最少的也有50公斤。酿成的奶酒主要是自己饮用或送人,近年也有出售的,每公斤5元。图瓦人都喜欢饮奶酒,酿制期间几乎餐餐不离,像喝白开水一样,每人每次都要饮上几大碗。图瓦人十分喜饮奶酒,在别的民族,只有饮醉的男人躺在外面,但这里有许多是饮醉的姑娘席地而卧。酒害已日益威胁到图瓦人的人口质量和身体健康,当地政府曾采取过多种限制措施,但至今仍没有找到最有效的途径。
淳朴善良吉百岭放牧人家
图瓦人信仰喇嘛教,体现他们信仰的是一些人家供奉的神龛。神龛大多设在西屋北墙上,供十世班禅像,相片下设香案。神龛周围有的还挂一些兽皮,据说类似哈达,代表吉祥。但只有少数老人或妇女偶尔烧香磕头,许多年轻人连十世班禅是谁都不清楚。历史上图瓦人曾信仰萨满教,至今仍有萨满遗存。在民间,萨满跳神还很流行。图瓦人尽管至今仍很贫困,但却没人乱伐一棵树,乱垦一块荒地。他们视海拔3500多米,位于禾木村西北约50公里的布尔百岱山为神山,将长24公里的喀纳斯湖奉为圣湖。在喀纳斯图瓦村西头的一个山上就有一个祭祀用的敖包,这个敖包上面没有石头和经幡,而是用木头搭一个不足1米高的方型底座,里面插一个2米多高的桦木枝,细条上系满了白色、红色和蓝色布条。
图瓦人的形象与蒙古族、鄂温克族、达翰尔族、锡伯族等类似,眼睛细狭、鼻子窄小、面庞宽大、颧骨突出,脸色黑红。但他们的为人却非常淳朴,平时无论谁遇到困难,大家都是相互帮助。来了客人,不论是否认识、什么身份,都要热情招待。我们曾多次在图瓦人家就餐,并且经常是单独闯入,许多人家根本就不认识,但从未受过冷遇。听说以前他们外出狩猎,不论谁打到猎物,都是平均分配,人人有份。这里至今仍是夜不闭户,路不拾遗。
吉百岭牧点一户普通的放牧人家,住在禾木村东北约4公里的一片盆地里。这里水草丰美,风景如画,野草都长得没腰深,成群的牛、马、羊在自由自在地觅食。牧点在小山脚下有泉水的地方,共有一栋木刻楞房屋和两顶蒙古包,距住处不远有成堆的冬贮草。男人们都上山采松籽去了,剩下了几位老弱妇孺,一位叫郭柯的老大娘接待了我们。郭柯今年85岁,有8个儿女。听她介绍,她家共有山羊近百只,是当地养羊大户,牛30头、马50匹,每年靠卖牲畜收入七八千元。另外,采松籽、药材等副业收入1000多元。还有30亩耕地,每年产下的5000多公斤粮食作牲畜饲料。
养畜在这里已有几百年的历史,但与其他的地方有所不同,一是牲畜种类以牛、马等大牲畜为主,只有少数的山羊、绵羊。二是定居点养畜和放牧点养畜相结合,全村共有放牧点100多个,200多人生活在放牧点上,放牧点以肉牛、马、羊为主而定居点以奶牛为主,这主要是因定居点周围的草地面积较大,载畜量还不饱和。全村近一半的牲畜集中在定居点上。三是自然放牧与人工喂养相结合,平时自然放牧,雪大时就靠人工喂养,这与当地饲草资源丰富、贮存方便密切相关。马鹿个头有毛驴大小,野性十足,见人就用角顶。马鹿茸,每公斤可卖到1500元。一只七八岁的成年马鹿每年可产七八公斤鹿茸。饲养马鹿是近20年才悄然兴起的,马鹿是经当地政府同意从山上捕捉的,以户为单位进行圈养,最多的只有一两只。目前,随着野生马鹿资源的锐减,饲养马鹿越来越受到威胁。
养蜂听说是从俄罗斯人那儿学来的,已有上百年的历史。蜂种是西伯利亚野蜜蜂,也是从俄罗斯人那儿留传下的,这种蜜蜂不仅产量低,而且每年的产蜜期不足20天(一般在7月1日至20日)。但蜂蜜的质量却非常高,在当地每公斤的价格能卖到60多元,比其他品种蜂蜜的价格虽然要高出七八倍,但采下就被抢购一空。许多人购买是做药用。我曾品尝过一次,甘甜中带有一种芳香,浓烈中带有一种清爽。那味道、口感至今我也难以说清。为了保护野蜜蜂资源,当地政府已采取措施,外地蜂群一律不得入内。
这里的粮食品种有大麦和小麦。据说种地的历史悠久,但直到建国初,一直停留在刀耕火种阶段,现在仍是粗放经营,每年只管播种和收获,中间没有管理,从不浇水、施肥、锄草,一般亩产200多公斤。
当地的松籽以皮薄、粒大、果香而著称,每公斤价格10多元。我们去的时候,正赶上采松籽的季节,许多图瓦人都上山采松籽去了,一般每人每天平均能采二三公斤,每户每年能采100至500公斤不等。采松籽已成为图瓦人一项重要的副业收入。近几年大批外地人疯狂涌入,对森林资源造成较大破坏,给图瓦人的利益带来了一定影响,现在当地政府正采取一些保护图瓦人利益的措施。
历史上,图瓦人主要靠狩猎和捕鱼为生,猎取的野兽主要有狗熊、狐狸、旱獭、野山羊、黄羊、野猪、鹿、狼等;鱼类主要有鲟鱼、哲罗鱼、长颈白鲑、细鳞鲑等。后来随着动物资源的锐减和国家的限制,他们才不得不转向其他产业,现在已基本停止狩猎和捕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