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歌唱教学中学生审美知觉的获得与发展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歌唱教学中学生审美知觉的获得与发展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审美知觉是一种有别于日常知觉的特殊知觉形式,这种知觉组织的目的不是要建构一个认知结构,而是要建构一个审美结构,通过对外部输入的同化与整合,以达成对审美客体的建构,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审美活动。音乐教育活动关注学生审美结构的形成,从而发展学生的音乐审美素养,所以,建构具有层次性的体验活动,对促进学生音乐知觉的获得发展,以此内化成学生独特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形体律动,诱发知觉

小学低段学生,对某些音乐形象的理解与把握,超出我们成人的想象。我们喜欢用语言来描述,但低段的学生更喜欢用动作来表现。试想,一个还不会说话的孩子是怎样表达他的想法呢?有趣的是当他手舞足蹈时,成人一定能明白他的意思。相反,当一个成年人被限定不能语言,只能用动作来表示他的想法时,我们却不能很好的明白。形体律动是低段儿童所特有的天赋,音乐学习要唤醒孩子的这种天赋,使他们更好地展现天性。另外,根据身体美学观点,身体是我们心灵相遇的地方,通过身体的表现,就能明白自身所感受和思考的东西。音乐旋律就是声音经过艺术构思而形成的有组织、有节奏的和谐运动。音乐旋律应该从身体开始,以身体的律动、感觉的联结来实现。所以,通过体态律动能够诱发学生的知觉,引导他们充分和准确地感受音乐作品的节奏特点、旋律特点、情感内涵等。

拿圣桑的《动物狂欢节》之《天鹅》为例,原本的教学设计:聆听引子,问:我们来到哪里?(引子部分所表现的似湖水流淌);然后聆听第一乐句,猜猜谁来了?接着对比聆听第二乐句,它又在干什么呢?(一个升记号,形象地表现了天鹅倾斜着身子,在欣赏湖中自己的倒影)。完成了以上这些教学环节后,再完整地聆听全曲。

看似很注重音乐形象的教学设计,却忽略了学生。教学面向的是一群小学二年级的学生,他们的注意力持续的时间很短,让他们坐着安静地聆听,然后用语言来回答所听到的,不是他们擅长表达音乐的方式。这样的教学,结果一定不理想。再看看另一种完全不同的教学设计:

1.初始知觉唤醒――原生态表现

播放音乐《天鹅》,跟着老师律动进教室,不需要任何语言,只有形体的律动,随着乐曲旋律起伏的律动。当音乐声终止的时候,老师轻轻地问:这首乐曲给你怎样的感觉? “像大雁在天上翱翔。”“像天使在云彩上走来走去。”“像蝴蝶在空中飞舞。”“像小鸟在空中展翅高飞。”师:“让我们再飞一遍好吗?”再次聆听音乐,并随之律动。《音乐课程标准》中指出,音乐教学应该是师生共同体验、发现、创造、表现和享受音乐美的过程。应重视音乐学习过程中个体的内心感觉和自我体验的客观规律,改变传统单一和机械的接受性学习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体会学习的快乐。本教学设计中没有任何提示,让思绪随着乐曲自由播撒。学生的这些回答中没有一个答案与《天鹅》有关,但却是他们最初始的感觉,一种原生态的表现,是他们真情实感的流露。

2.运动知觉迁移――知情性表达

如果说第一遍的律动是随意的,那么第二遍的律动,则是教师精心设计的,每一个动作都简单易学,并努力与乐曲浑然天成。此时,学生第一次聆听是无意识的,第二次聆听却是一种有意识的行为,对于乐曲和其中的律动,他们会去听、会去想、会去悟,学生的运动知觉正悄悄地发生着迁移。当音乐终止,老师提问:“你们知道我们表演的是谁吗?”“是燕子、是小鸟、像孔雀……”孩子们的回答有一个共同的元素:都是会飞的动物。接着,老师提议给音乐配一个画面,请大家看看合不合适。当天鹅的图片一亮相时,学生异口同声:“天鹅!”他们的表情与声音一样,发出了惊叹!这个惊叹说明了他们一致的认可,这源自于大家对音乐用心的感悟,虽然之前没有学生联想到天鹅,但他们的回答同样也透露着智慧。教师要引导学生用他们最喜欢的方式去聆听音乐,随着旋律和节拍起伏,用心去体会乐曲所要表达的意境。

二、元素关联,融汇知觉

音乐的知觉在个体中的表现有早有迟,表现出来的深度和广度基于个体的音乐经验及经验对他的影响。音乐知觉水平是衡量一个人是否具有音乐才能的重要指标,音乐知觉水平可以通过实践训练不断提高。在音乐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调动学生一切可以调动的感官,用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对音乐知觉的体验,从而达到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启迪智慧、情智互补的作用。

1.语言创境

语言能直接表达人的心声,语言文字里流露出来的那种超凡脱俗、真切丰富、丝丝入扣的情感,是音乐意境表达的最直接的方式。通过语言的抑扬顿挫来展现情景,也是音乐形象化表现的一种有效手段。老师娓娓述说:“在一个晴朗的夜晚,一轮明月高高地挂在了天空。作曲家圣桑坐在湖边,享受着月色。这个时候,飞来了两只美丽的天鹅,它们在湖中嬉戏,时而起舞,时而飞跃。作曲家被这一切惊呆了,他创作了这首举世闻名的音乐作品《天鹅》。看来夜晚能够带给人无限的遐想,无限的灵感,我们也来感受一下。夜晚少不了什么呢?”学生回答后,出示一张月亮的图片。“此时,柔美的月光一泻千里,洒落在你的身上,闭上眼睛,深呼吸,你感受到月光了吗?你想告诉大家你的感受吗?”生甲:“很舒服。”生乙:“空气特别的新鲜。”生丙:“真想躺在月亮上舒舒服服地过一天。”

听觉、视觉、触觉、嗅觉,所有的这些构成了知觉的体验,这其中有些是直接的,有些则是间接的,需要学生去想象,去营造属于自己的美好世界。他们的回答充满童真,包含着自己内心美好的向往。音乐学习就是要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建立起对一切美好事物的挚爱之情,进而养成对生活的积极乐观的态度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与追求。

2.乐声生情

感受了之后,就要去传达和表现。老师请学生试着用歌声来表现这样的意境,钢琴弹奏62 2 16 6 ,用“wu”来模唱。简单的两小节旋律,其中包含丰富的音乐形象,它宁静、柔美,在老师的手势中,学生唱得很投入。为了帮助他们沉下气息来演唱,老师提示:“天上一个月亮,水里一个月亮,让我们想象着水中的月亮来唱。”声乐的训练是枯燥的,它需要一遍一遍反复地练习,教师要抓住一切形象性的声音,用形象的语言与学生交流。比如“咦,这个月亮是尖尖的,唱得圆一些”、“我发现小朋友的月亮越唱越大了”等,及时告诉他们声音的状态,帮助学生找到声音的位置和演唱的感觉,以此生发出对音乐形象的情感表达。

3、旋律感知

钢琴又奏起 62 12 16 6 ,让学生与前一句进行对比:“水中的月亮怎么了?”生:“像碎片。”“为什么会碎呢?”生:“因为天鹅游的时候弄起了波浪。”孩子的语言没有任何修饰,但他们的回答是那样的纯真,他们感悟到了音乐的形象,建立了自己的音乐知觉。教学中,教师要深入挖掘作品中的音乐形象,尤其对旋律走向要进行感悟和解读,使其与学生审美经验关联,特别是与学生生活形象的联结。这样的课堂才是无限延伸的,学生的思绪没有界限,音乐课的价值就在于此。还记得第一次欣赏《天鹅》时,让学生对比第一乐句和第二乐句音乐形象的不同。老师提问后,学生没有感悟,经过再三解释才知道要对比什么,显得很突然。而这次却能成功,原因在于,孩子有他们自己的认知时间、认知规律,教学中需要教师有层次地安排教学环节,要根据学生的情况,鼓励他们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学习音乐,享受音乐乐趣,参与音乐活动,表达个人情感。

三、意境渐进,深化知觉

克莱夫・贝尔知觉论观点是:有意味的形式充满了一种力量,这种力量能唤起所有能感受到形式意味的人的审美情感。唯有形式才能调动审美情感,赋予形式的意味正是这种情感的本质或目的,在音乐形式中体验,获得对音乐作品的深入的知觉感受,并在意境渐进中逐渐建构音乐审美结构,提升音乐学习的本质力量。师:“水中的月亮碎了,一层一层晕开了,让我们把这种晕开的感觉唱出来。”无形中提示了演唱时声音的强弱变化,老师没有刻意去说明强在哪里、弱在哪里,学生早已了然于心,他们的思绪情感融汇在乐曲的情境中,他们的知觉体验此时已经深刻。当他们感受到音乐的美,并努力用自己的声音、情感表现这样的美时,教学中歌曲的二度创作环节已经达成目标。通常,教师们往往喜欢在教会学生唱歌曲后,再进行演唱的指导和歌曲的处理,但这样的方法并非适用于所有的歌曲教学。“先入为主”这个道理大家都明白,一旦养成某些演唱的习惯,再要进行纠正,就有些阻碍了。所以,在一些低段的歌曲教学中,教师不要太急于教会歌曲,追求过程,享受过程,尊重音乐体验由感知客观音响到作出主观反应的学习规律,注重音乐实践,在实践中获得审美体验,深化学生的音乐知觉。

1.级进模唱

歌曲《月光光》教材中采用的是A调,第一次教学时,所有的模唱我都采用歌曲的原调,发现学生一开口声音不理想,起音6已经在小字一组的#f上,有点偏高,不利于学生轻松地演唱。如果特意再设计一个练声曲,有些画蛇添足,不如就用这四个小节进行一个简单的练声,从降E调至A调采用大二度的级进模唱。于是,歌曲一开始的四个小节,都用降E调来展现,起音6就在小字一组的c上,符合二年级学生的声音音域,他们可以很轻松地用自己的童声来演唱。当学生领悟并初步用歌声表现了歌曲的前四个小节后,教师用钢琴级进演奏这四个小节,学生模唱。一丝一丝,一层一层,将歌曲的意境渐渐推起,乐曲的美犹如画卷般徐徐展开。学生也因这样的变化而惊喜,更积极地投入演唱,并陶醉于其中。

2.聆听想象

就在这陶醉中,教师完整地演奏了歌曲,让学生想象在柔美的月色下想做些什么?有学生说想在池塘边看荷花;有的说想在月光下吹笛子;还有的说想跟小草、小花、瀑布一起大口大口地吃西瓜……孩子们的想象力水平让人为之赞叹,每一个孩子都是伟大的艺术家,音乐教学不是教会他们如何演唱,而是唤起他们这种与生俱来的美好情感。另外,课堂教学中的音乐创造活动,主要在于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创造能力,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思维中表现出的不同“火花”和“亮点”,切忌用“标准答案”来统一共识。当学生描绘了这样美丽的情景时,教师要尽量用描述性的语言进行评价。如“你有一双会发现美的眼睛”、“你真会享受生活”、“你将来一定会成为伟大的艺术家,瞧,你的发现充满艺术性”等。

3.音符造境

一首音乐作品中,有很多理性的东西,音乐符号更是抽象的提炼,把用符号记载的音乐变为实际的音响,需要通过演唱或演奏,这是对作品的一种再创造。这种再创造是积极的,包含着对作品的理解,对作者艺术表现意图的领会,以及技术、艺术上的再处理、再发挥。在唱歌教学中,要将抽象化的符号与学生的经验紧密地联系起来,在音乐语境中得到关联,从而获得新的审美经验。

师:“让我们来看看,带给我们无限遐想的音乐的谱子究竟是什么样的?”至此,歌曲的谱子才刚刚出示,为的是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音准与节奏。在之前模唱的基础上,试唱歌谱就显得得心应手了。相反,如果在一开始就出示,那么大家就光顾着唱谱,所有的想象力、音乐的知觉体验就被丢弃了。

视唱歌谱,是音乐学习的必经之路,也是学生要掌握的一个基本技能。但在视唱中,不致冷场,让学生体会到快乐,教师要花一些心思。有些歌曲,如第四册的歌曲《采山》,情绪非常欢快,可以教师一个小节、学生一个小节地接唱,不仅降低了视唱的难度,还可以帮助学生发现歌曲的结构和旋律发展的规律。又如第二册的歌曲《乃哟乃》,全曲仅有三个音组成:5 、3、 1。但其中的排列很有意思,也适合采用师生接唱。一开始,每一个5 3 1 的小节都让学生视唱,这其中有的是师一小节,生一小节,有的是师两小节,生一小节。唱了之后,学生会觉得非常有趣,越唱兴致越高,适时可以师生交换,让学生视唱变化小节。在玩中,就把歌曲给学会了。

4.伴奏合境

当学生熟悉歌曲旋律后,教师出示了两件打击乐器响板和碰铃供大家选择。聆听了音色后,大家一致认为响板破坏了旋律所创造的意境。一个学生这样解释:“响板太响了,月亮升起来的时候,应该是轻悠悠的。”学生已经有了自己的音乐知觉判断。除此,在碰铃的伴奏形式上,他们也能选择舒缓的节奏来配,认为较密集的伴奏会破坏旋律的美感。

四、表情达意,生发知觉

歌唱教学中的情境体验,是学生知觉体验的最佳点。之前的教学,知觉处于种子萌芽状态,有了充足的阳光、雨露,充满自然的力量,等待破土而出的一刻。融入音乐中,成为音乐的一部分,每一个音符都为之触动,琴弦和心弦会产生共鸣。

1.追寻意源

此时,教师介绍这首旋律的出处,并让他们聆听歌曲的演唱。没想到,学生一听就会唱了,而且声情并茂。有些歌曲的旋律与歌词同等重要,有些歌曲歌词更具魅力,而《月光光》这首温州民歌,较于歌词,它的旋律更值得细细推敲,所有的音乐形象都包含在这几句短短的旋律中了,它有静有动,如景似画,让人回味无穷。当学生把握了歌曲的旋律后,对于歌词就驾轻就熟了。

2.整合创境

每一种知觉都是在特定的情境中产生的,情境的特点会影响一个人的知觉,知觉情境是可以通过后期创设来达到最佳状态的。《月光光》歌词很简单,但它充满童趣,是孩子们的最爱。“月光光,光亮亮,大树底下去乘凉。唱支歌夸夸家乡山水美,一片(呀)好风光,好风(呀)光。”一边演唱,一边就能联想到夏日夜晚乘凉时的情景,令人欣喜兴奋。于是,教师顺水推舟,设计了一个情境,让孩子们完全沉浸其中:

太阳下山了(钢琴演奏《闪烁的小星》变奏)――一轮明月高高地挂在了天空,银色的月光铺满了大地(钢琴演奏《月光光》的引子部分,一段下行的旋律)――孩子们相约着去大树底下乘凉(高八度演奏《月光光》,提示学生搬凳子围坐在大树下,大树可以用伞代替,有条件的也可选用大株的盆景)――正在这时,池塘里飞来了一只美丽的天鹅(播放《天鹅》片段,教师舞蹈,也可请有舞蹈基础的学生来表演)――此情此景,宛若仙境,孩子们唱起了心中的歌(钢琴演奏《月光光》,请同学们有表情地演唱)。

3.互动升华

有了新的知觉体验,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建立新的结构形态,有了新的体验的冲动和意愿,课堂要为学生的新意愿的发展建立平台,特别的创设会让学生更加乐意参与其中,他们喜欢新鲜的事物,喜欢玩。于是,这堂课还设计了一个意想不到的结尾,与上述的情境相连:此时,传来了一个声音:“孩子们,该回家睡觉了!”(大家搬着凳子都回到了自己原来的位置)――咦,小飞飞怎么没有回来呢?原来他靠着大树睡着了。(小飞飞是其中一个孩子的小名,他本已回到自己的位置,一听有新情况,就跑回大树边装睡了。其余的孩子忍不住笑出了声。)――你们听,他梦中还在唱歌呢!(老师用钢琴给单音,提醒一定要闭上眼睛唱,待唱完,老师该出场客串了)――“这个孩子,睡着了还唱歌呢!”(老师边说边把他抱回座位,让他靠着凳子睡)――此时,周围一片寂静,只听得虫儿的叫声和屋里传来的妈妈的摇篮曲(老师唱起《摇篮曲》,哄孩子们入睡)――轻轻问:“孩子们,你们睡着了吗?”“真的都睡着了啊,我们的音乐课就结束了。”

这节课的单元主题是――静静的,最后在“妈妈”的摇篮曲声中回归至“静”。

音乐是无形的、非物质性的,音乐的知觉却是可以通过后天训练、不断提高的。音乐课不是为了培养音乐的专门人才,为的是使每一个学生的音乐潜能得到开发并使他们从中受益。在音乐课中关注学生知觉体验,合理地有层次地安排教学,有助于激发学生的表现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为其终身热爱音乐、热爱艺术、热爱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