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根尖囊肿误诊误治的临床分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根尖囊肿误诊误治的临床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文章编号:1009-5519(2007)15-2326-01 中图分类号:R78 文献标识码:B

笔者收治的42例根尖囊肿中,有6例误诊误治者的囊肿形成。现就根尖囊肿的发展规律、发病情况,及辅助检查,以及根尖囊肿的治疗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6例,男4例,女2例;上颌前牙右侧2例,左侧4例。年龄9~59岁,平均36岁;病程2个月~4年,平均10个月。

1.2 临床表现:根尖囊肿生长缓慢,多无自觉症状,囊肿的大小不定,在X线上小囊肿与根尖肉芽不易区分。囊肿发展较大时,可见根尖部的龈黏膜呈半球形隆起,扪及有乒乓球感,富有弹性,若行根管治疗时,根管内均有稀薄而透明的渗出液。

2 讨论

2.1 对本病不够熟悉:以往对慢性根尖囊肿者,一般都考虑拔除患牙,近年来随着牙髓病学、组织病理学、修复学及口腔材料学的日益发展,都采取了牙体保存治疗。观察3~6个月,如果根周病变尚未有愈合的趋势,则再行根尖囊肿摘除术,同时进行根管治疗,治疗后即使愈合不完全,但尖周稀疏区会缩小,此时施行外科小手术,可避免误伤与囊肿的形成,对于正确诊治是非常重要的。

2.2 对根尖囊肿的发展情况缺乏了解:笔者查阅了有关资料,对于大的根尖囊肿或破坏大的根尖周脓肿者可以采取直接根管开放治疗,直到没有渗出液为止,同时辅以切开长期引流,在囊腔或脓腔内放入引流条,并经常更换,根尖病变可以修复,以后再行根管治疗,这种方法可避免根尖手术。在基层卫生单位患者往往首诊于五官科或普外科容易造成误诊误治而单纯地摘除根尖囊肿或拔除患牙。只有通过根管治疗,最终才能达到逐步修复根尖病变的目的,以免失去保存牙齿的机会。

2.3 完善根管充填材料,避免形成药物性根尖周炎:根尖囊肿是由于慢性根尖炎逐步转化而成。近年来,我们在临床上采用了玻璃离子进行根管充填治疗,一方面避免了对根尖周组织不同程度的慢性理化因素的刺激;另一方面发挥了玻璃离子的独特作用,具有生物相容性,体积不收缩,良好的密封性能。它打破了以往单纯只靠药物根管充填材料的老观念,避免了由此引起的药物性根尖周炎的可能性,为根尖囊肿的治疗开辟了新的途径。诚然,彻底的根管消毒是玻璃离子进行根管充填成功的关键,但远期疗效有待于在临床作进一步观察。

2.4 忽视必要的辅助检查进行鉴别:临床上X线的检查是治疗牙体疾病的一项重要诊断手段。例如:对正常牙体牙周组织和颌骨的X线影像必须有个清楚的认识,以免得到错误的结论。门齿孔、上颌窦、颏孔及营养管,切不可把这些正常的骨性X线影像标志当作病变部位,由于X线影像其局限性和片面性,正常部位是平面投照而病变部位是立体的,加之有对投照角度的误差,往往在同一部位先后两张X线影像可显示不同。因此,我们认为决不能单纯地靠X线就草草下诊断,一定要综合病史,作出疾病的初诊,同时少数疾病需要病理学检查才能确诊。

本组病例中,有3例是在未进行有效的根管治疗的前提下拔除患牙,囊肿切除术1例,手术2次,增加手术的次数和手术的创伤以及心理和经济上的负担。关于防止根尖囊肿的形成,目前大多数学者都主张采用彻底的根管治疗,消除感染源,以达到修复根尖周组织的目的,当然,对于牙冠破坏过大,根管治疗和根尖囊肿切除术后均无效时,则应考虑拔除患牙。

收稿日期:2007-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