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没有房子的“幸福”生活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没有房子的“幸福”生活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买着心疼,不买肉疼。现在的房价已经顶到嗓子眼了,可仍是“涨”声一片,谁知道明天会怎么样呢?

我有一个朋友,从外地来北京做生意,全家人一直租房子居住。

3年前,他告诉我想买辆车,车价加上手续费和保险等,全部费用要23万元左右。我有点不以为然,劝说他:“你还是先买房吧。20多万交首付款足够了,要是买像你现在租住的这种二手房,也差不了多少钱了。房子是涨价的趋势,车是降价的趋势,如果你不是业务上急需车的话,可以先买房后买车,或者买辆比较便宜的车。”

朋友还是比较固执,没有听我的话。后来我也理解了他的“良苦用心”:这辆中高级轿车对他的业务没有多大支持,可他开车回老家有一种衣锦还乡的感觉。

面子是有了,可代价也不小。时至今日朋友仍在四处看房,不停地抱怨飞涨的房价。我仍然能理解他的感觉:买着心疼,不买肉疼。现在的房价已经顶到嗓子眼儿了,可仍是“涨”声一片,谁知道明天会怎么样呢?

如果要算经济帐,确实让人心疼:3年时间,原本23万元的轿车,今天至多还有10万元的剩余价值(车价的不断下跌和使用贬值),而北京的房价却翻了一番,再加上这几年车的使用成本(比打出租车贵多了)和租房子的费用,会有多少钱呢?

北京的房子,让许多人头疼。

中国人历来安土重迁,追求稳定的生活,不可否认,对于有一定经济实力的人来讲,房产是当今中国最好的投资对象之一,尤其是在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土地的稀缺性和一些黄金地段的不可替代性是房价长期走牛的坚实基础。更有人说,世界上的有钱人都会到中国来买房,房产的升值,人民币的升值,多美好的前景啊!老外的事我不清楚,但从我自己的直接感觉来讲,国内的很多有钱人都在国内的大城市投资了房产。山西煤老板的豪阔已经被媒体说过无数次了,其实’,不为人知的是,长江以北的经济实力人士很多都在北京有房产。这其中,有许多人并不是什么老板,有的是经济投资,有的是子女在北京上学,希望将来留在北京发展,那么就提前布局,买好房子先出租,等自己将来退休了来北京居住,就近与子女也有个照应。

这一来可苦了许多在北京奋斗的年轻人,如果家中没有一定的经济实力,仅仅靠自己的工资收入,想在北京买一套比较满意的房子,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安居乐业,房子问题是个重要问题,但绝对不是因为市场经济和改革才出现的新问题,、只不过在过去是以另外一种形式表现出来罢了。

笔者是上个世纪60年代生人,参加工作后赶上了单位分房的末班车。那个时候房地产没有市场化,你有钱也买不到房子,惟一的指望就是单位分房。为了在单位能分到一套房子,大家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各种手段无所不用其极,而且,在原有的体制下,基本上是资历和关系主导一切,年轻人同样是受尽折磨。今天的“房奴”是市场经济的“房奴”,那时候的“房奴”,是主管分房干部的“房奴”,为了房子,多少英雄好汉被逼得人格扭曲心态裂变?

纵向比较完了再横向看,即使在西方发达国家,房价的门槛也让很多年轻人望而却步,不是人人都能买得起房。有统计数字表明,在美国,工薪阶层第一次购买房子的年龄也基本集中在30―35岁之间,即上班工作10年左右。年轻人基本上都是租房居住。

我个人认为,目前中国这个时期,是房地产市场的一个瓶颈阶段,是住房需求集中释放的阶段,大家都要买房:上个世纪50年代出生的人要改善生活条件,60年代出生的人要投资,70年代的第一次置业,80年代的在着急嚷嚷。市场经济搞了这二三十年,有相当的一部分人积累了相当的财富,在没有更好的投资渠道的情况下,大量释放到房子上,再加上赌人民币升值的老外,房子还不是有多少就卖多少?

这种情况会持续多久?朋友们可以看看战后日本以及台湾的发展轨迹。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初期和中期,房产的价格是长期走牛的,一段时期后幅度放缓。如果政府管理调控不好,甚至会有大量的泡沫隐藏在其中,一两代人(四五十年)后,那些“跑马圈房”的人也许会把房子当白菜卖出去,限于篇幅,我无法再展开分析,但人口高峰已经过去,老年化社会步步逼近,这绝不是危言耸听。

回到我们今天的日常生活,大家该努力还是努力,因为房子毕竟不像汽车,它不完全是消费品,有长期的价值存在,不要像我的那位朋友一样,为了面子不顾“里子”,只不过,房价再涨你也别生气,买不起大的买小的,买不起新的咱买旧的,买不起北京的咱买外地的,在北京咱先租上几年房,回头退休咱到海边养老去!而且,还有政府不断在努力,经济适用房啦,廉租房啦,总有解决的办法。

没有北京的房子,咱也要过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