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从“奖出限进”到“扩大进口”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出口,一直被视为提振中国经济的“强心针”。改革开放以来,在亚洲“四小龙”崛起的背景下,比较优势说等国际贸易理论盛行,为模仿“四小龙”的高速发展,中国坚持出口导向的发展模式,不遗余力地推行以出口创汇为主要目的对外贸易政策,以实现经济增长。
出口拉动中国经济成就辉煌。三十年来,出口对于中国国力的提升,改善中国国际收支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从1978年至2007年,中国对外贸易总体规模扩大了57倍。其中出口扩大44倍,年均增长达到16.4%,远远超出同期GDP的增长速度。
出口弥补内需不足的现状,从1994年开始,中国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对GDP的贡献率和拉动率基本处于正值。2001年随着中国加入WTO,外需再次成为促进中国增长的重要动力,中国经济也因此进入2005-2007年依靠外需促增长的“黄金期”。
“稳出口、扩进口、减顺差”已经确定为外贸发展的“十二五”总体规划,中国外贸政策正在发生实质性转变,逐步放弃“奖出限进”思路,也不同于金融危机前的单方面压出口,而是在不影响出口的前提下,更加鼓励并侧重于进口。
扩大进口重要性凸显
在宏观经济领域,过度出口造成了“贫困化增长”,使外部环境偏紧。过度投资形成的过剩产能,以大量出口廉价制造品的形式加以释放,以此来维持较高的经济增长,这在一段时间内的确能够奏效,但是长期的巨额贸易盈余,必然会导致本币升值压力。
由货币当局大量购买外币,以此来保持本币的低汇率,这样做的后果是长期货币超发,流动性泛滥,积累起大量过剩的购买力,最终便反映为资产泡沫和通货膨胀。过度出口引发中国国际收支双顺差,即贸易顺差和资本顺差。双顺差导致大量外汇涌入中国,迫使中央银行不得不大量发行人民币收购这些外汇,央行在外汇占款项目下发的人民币过多,导致国内通胀压力增大。
出口的增长过多造成资源承载率过高,抑制经济实体的内生性增长动力,影响经济增长质量。以国外消费代替国内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不但加大国内经济的不稳定性,也削弱了国内消费的扩张。
同时过大的顺差也加剧了主要贸易伙伴的贸易摩擦,目前中国已经连续多年成为世界上遭受反倾销最多的国家。顺差的压力首次来自于2007年,当年中国对外贸易顺差达到2622亿美元,同比增长了47.7%,居世界第一位,外贸顺差的过快增长,加剧了中国与欧盟、美国等主要贸易伙伴的贸易摩擦。
来自商务部的资料显示,目前中国与全球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存在贸易顺差,虽然大量贸易顺差的产生与全球产业分工以及中国在产业链中所处的位置有关,并非中国本身意愿,却容易引发贸易争端,令中国面临来自多国的压力。在全球经济二度低迷之际,全球经济增长需要再平衡,外部环境要求人民币升值、要求中国扩大进口、扩大内需的声音越来越响。
微观经济领域中,过度出口造成了企业技术进步缓慢、效率下降。以出口导向为目的引起的要素价格扭曲是企业创新动力不足的根本原因。企业在长期依赖于扭曲的低要素价格以后,短期来看这些企业的出口产品在国际市场的价格竞争优势会增强,长期来看可能会影响企业在提高产品差异性上所做出的努力。过度依赖出口对非贸易领域有着持续的“挤出效应”,使得非贸易领域投资率大幅下挫,就业易受国际市场的波动影响。
从中国自身的利益出发,扩大进口的外贸战略与扩内需的目标相辅相成。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未来对进口商品有着巨大需求。中国总体上已经进入工业化和城市化加快发展时期,重化工业规模迅速扩大,工业发展和城乡建设方兴未艾,投资主体将日益多元化,投资规模将长期保持较快增长,企业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设备和其他投资品的需求将持续旺盛。
中国能源、资源消费率提高和国内满足率低的矛盾将长期存在。根据海关统计,近几年中国初级产品贸易除了食品、活动物和饮料以外其他均出现了较大逆差,目前进口大宗商品排前列的主要是原材料和加工贸易所需的半制成品。在国民生活水平提高和高收入人群扩大形势下,国内消费越来越呈现多样性,中高档消费品需求增大。过去一直对中高档消费品征收较高的进口环节税,使得许多消费者不得不从境外购买,今后,这类商品进口有很大的增长潜力。
实践证明,减出口、加快人民币升值不可行,增加进口是“减顺差”的唯一路径。2007年,中国曾冀望通过“压出口”的方式来减少贸易顺差,降低了很多行业的出口退税率,但这一政策令众多劳动密集型出口企业不堪重负。
尤其是金融危机期间,出现的企业倒闭和关停造成的失业让“压出口”政策更加谨慎。而迫于西方压力,加速人民币升值,同样会使出口企业的成本大幅上升,产品失去竞争力。因此,实现“减顺差,促平衡”的经济目标,中国必须采取 “稳定出口,扩大进口”的策略,通过主动扩大进口来避免加息的压力。
中国进口贸易问题
进口商品结构不合理。对初级产品,特别是对不可再生的资源密集型产品的进口较少,中国进口的重要资源主要用于生产,战略储备性商品进口少。中国近年来工业制成品的进口占全部进口额的比重都在70%以上,初级产品的进口比重却不足30%。
2009年制成品进口7161.19亿美元,占71.19%,初级产品进口占28.21%,其中,以原油、化工原料、羊毛、铁矿砂等在生产过程中高消耗、污染重的产品进口为主。美国每年进口的大量原油中,有很大一部分并不是马上加工利用,而是作为战略储备,中国石油储备的最大能力仅为90天的石油消费量,远远低于日本的169天。
软性技术进口少,由于国外主要技术输出国对中国采取歧视性做法,核心技术进口更少,中国进口的关键设备大多为欧美等发达国家淘汰的产品,不便于及时掌握国际领先技术。据商务部统计,2010年全国共登记技术引进合同11253份,合同金额256.4亿美元,远低于当年货物进口额13948.3亿美元。
中国一直以来主要靠国内生产满足消费需求,消费品进口比例偏低,且低档消费品严重积压与高档消费品供给不足的消费断档,造成国内不同层次的消费需求无法满足。出于保护国内产业安全的考虑,中国对一些重要的服务部门和行业(如金融)进行了严格的市场准入限制,使中国在服务进口方面基本处于空白状态。2010年,中国服务贸易进口1921.7亿美元,服务贸易占中国进口比重为13.8%,而世界服务贸易的进口比重为20%-25%。
在进口市场的选择上,中国的进口市场过于集中。上世纪90年代,中国的进口主要来源于日、美、西欧、港澳等少数发达国家和地区,结构比较单一。近年来,中国进口市场扩展至东盟、韩国、中国台湾等亚洲国家和地区,在中东、拉美、非洲、俄罗斯等国家(地区)进口额大幅提升,进口地区格局发生了可喜的变化,但主要进口来源的排名基本不变。
一些发达国家垄断了先进设备的生产,在国际市场上有一定的定价能力,一旦国际局势发生不利于中国的变化,会造成国内进口成本上升,贸易条件恶化,不利于国家经济安全。中国没有培育出较强的自主研发能力,而又对关键设备和技术的进口依存度过大,可能使中国在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过程中受制于人,甚至有可能被锁定在国际产业分工的末端。以韩国为例,近年来韩国已经成为中国主要的高新技术产品进口来源地,2010年,中国从韩国进口高新技术产品693.7亿美元,同比增长41.8%,占全部高新技术产品进口的16.8%。
贸易结构方面,一般贸易的逆差和加工贸易的顺差之间的矛盾依然较为突出。加工贸易的增值率很低,是贸易顺差的主要来源,其“两头在外,大进大出”的特点对进口的挤出效应大,一定程度上加快了中国出口的增长,使中国的贸易失衡状况更为严重。
1993年之前,一般贸易进出口额大于加工贸易,加工贸易的发展速度比较缓慢,1993年后,加工贸易超过一般贸易,且发展越来越快,特别是2002年之后,各年的增长在20%以上。
另外,由于加工贸易“两头在外”,其原材料供应和市场销售完全依赖国外,与国内投资和消费的相关性相对较低,加工贸易的进出口增长出现大幅波动,对中国经济波动必然也会产生放大效应。例如,中国外贸总量增长自2000年后相当快,其中加工贸易增长更快,但受这次全球金融危机及经济危机影响,中国外贸特别是加工贸易也遭遇重创。
中国通过加工贸易进口了大量原材料和中间投入品,不利于国内原材料和中间产品的生产与优化升级。由于加工贸易与一般贸易在商品结构、目标市场和进出口配额等方面存在雷同或竞争,其发展会在一定程度上挤掉一般贸易,使国家税收减少。
扩大进口的可能路径
优化和调整进口商品结构。中国将重点扩大先进技术设备、关键零部件和国内紧缺物资进口。在这方面,欧洲、美国、日本这些贸易伙伴占中国进出口大概40%左右,中国将进一步扩大进口,同时减少由于产业结构分工导致的对这些国家的贸易顺差。
产业方面,逐步放开对一些产业的准入管制,将抓住国际服务业转移的机遇,大力发展服务贸易进口,通过引进金融、电信等知识、人力资本含量较高的服务业,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将减少配件和中间品的进口,争取进口配件的本土生产,克服加工贸易“两头在外,大进大出”、附加值较低的特点。研究中国的进口产品结构会发现,进口的很多产品是中国有能力生产的,或者虽然目前没有能力,但是具有潜在生产优势的。
随着工业化的推进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从长远看,国内对过于耗费土地和水资源的农产品的进口需求将持续扩大。中国地少人多,土地和水资源依赖程度较高的农产品生产不具有优势,过去强调保护农民利益,限制了进口。
调整、优化进口地区结构:制定进口国别政策,实现进口来源渠道与进口主体多元化,通过多元化战略分散进口风险。为了平衡贸易顺差,将增加从主要出口市场的进口,推动重要资源进口方式和来源的多元化,确保进口安全。
中国扩进口是与欧、美、日双赢之举,随着中国市场逐渐开放,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高科技进口需求进一步增加,这都为促进双边贸易平衡提供了很好的客观条件。数据显示,中国与不同国家和地区间的贸易顺(逆)差数据,与不同国家单边限制对华出口政策的宽松程度相吻合。
中国高新技术类产品从2006年以来就一直占中国机电产品进口额的60%以上,中国高新技术产品进口来源地前四位分别是东盟、韩国、日本、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从美国进口的高新技术产品份额却从2001年的18.3%下降到了2010年的6.3%。
扩大同自贸区成员、逆差较多的成员以及最不发达国家的进口。2010年中国对所有最不发达国家进口到中国的产品减少了47%的关税,未来三年时间,中国将单方面对这些国家出口到中国的95%的产品采取零关税。
随着中国进入“重化工业时代”,对能源、矿产等的需求越来越大,这就需要开源节流,通过多种渠道扩大进口来弥补供给缺口,一方面继续加大从传统进口国的进口,另一方面积极寻找能源进口的来源国,稳定进口渠道,使进口多元化,并尝试建立与能源国的产需循环。
利用关税和非关税措施,完善鼓励进口的一些政策,促进进口的便利化。总体而言,由于近年来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大幅度提升,加入WTO后中国关税水平持续下降,降低关税应有一定的浮动空间。中国平均进口关税水平为9.8%,处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上,其中,农产品平均关税为15.2%,工业品平均关税为8.95%。
按照国内产业发展的要求,中国将结构性下调进口关税,这样有利于降低进口产品的成本,扩大进口需求。进一步降低部分先进技术设备和能源、原材料产品的进口关税,以降低进口成本,引导企业更多地进口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导向的资源和商品,尤其是要出台支持先进技术、关键设备、零部件和国内短缺的能源、原材料三类产品进口的一系列优惠政策,取消部分进口减免税。
积极改进其他价格工具,包括进口贴息、进口信贷、进口信用保险等。当前贸易进出口过程中,海关检验检疫、银行服务、税务服务,这些环节仍有较大的改革余地,这也是国务院最近抓扩大进口的重要内容。
推行扩大进口政策面临阻碍
在扩大进口的过程中,不仅需要中国政府部门的努力,还需要国际合作,包括发达国家的技术转让,以及在节能环保领域的技术合作。在美国产业安全局现行10大类《出口管制商品清单》中,核材料、设备及其他材料、化学制品、微生物和霉素,材料加工、电子设备、计算机、电信与信息安全、传感器和激光器、导航与航空电子设备、船舶、推进系统、航天器及相关设备等每一类都有对中国出口限制的物项。
另外,欧盟也明令禁止电子信息、新材料、传感与激光、船舶与海事设备等产品向中国出口,日本同样在高技术领域实施对华出口限制措施。各个部门对于不同产业的保护措施,可能在当下扩大进口的大战略中受到冲击,一系列扩大进口的政策可能会推行艰难,其最大的障碍主要在消费品领域,特别是中高档消费品。2010年,进口货物增值税和消费税收入占中央财政收入的比重达到29.5%。
扩大进口对企业的影响
扩大进口,尤其是扩大进口先进的产品、技术和设备,以获得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有利于提升企业的技术水平,帮助加工企业的发展。近期大力下调原材料的进口关税,企业有望卸下“成本压力”的包袱。
扩大进口,优化进口结构对跨国企业的影响。中国在拓展进出口市场的同时,将加强与进口市场国生产企业及商贸企业的合作,给跨国公司带来众多机遇。中国在积极扩大进口的同时,将引导外资参与绿色经济发展,支持具备条件的外商投资企业在境内资本市场上市。
由于中国将加长加工贸易的产业链,处于加工制造领域的外资企业可能会面临原材料、低端配件采购地的变更。跨国企业主导了中国近60%的加工贸易,因此一定程度上,中国扩大进口使用一般贸易的逆差来弥补跨国公司的加工贸易的顺差,为使贸易政策服务于国内,跨国公司的加工贸易可能会受到一定限制。因此加长产业链对外资企业有挤出效应,高质量的FDI和研发中心的迁入将受到鼓励。
(中国三星经济研究院特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