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分水岭脑梗塞139例分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分水岭脑梗塞139例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目的:探讨分水岭脑梗塞的病因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39例分水岭脑梗塞的临床资料。结果:CT及MRI检查可确诊。主要病因为低血压,颈动脉狭窄或闭塞,脑动脉粥样硬化等。治疗及时,大多数患者愈后良好。结论:分水岭脑梗塞是两条脑动脉供血区交界处之间边缘带的缺血性损害,临床表现多样,最常见病因是由多种因素所致的血压降低,某一动脉干供血不足发生缺血梗塞等,治疗与一般梗塞相同,应积极针对原发病进行治疗,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治愈率。

关键词:分水岭脑梗塞;病因;治疗;分析

分水岭脑梗塞(CWSI)是指两条动脉供血区之间边缘带部位的缺血性损害,多发生于半球的表浅部位,大脑半球单侧或双侧均可发生,多见于单侧,常见于60岁以上老年人,发病率约占缺血性脑血管病的10%,临床症状和体征因损害的部位和程度而不同。2010年1月~2012年1月我院收治CWSI139例,现对其发病机制和临床治疗进行回顾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139例,男82例,女57例,年龄41~76岁,平均62.5岁。入院时间为发病后1~5天。既往有冠心病33例,低血压病30例,高血压病29例,风湿性心脏病27例,脑梗塞病18例,一过性脑供血不足(TIA)病2例。活动中发病53例,安静状态下起病86例。临床表现为眩晕、恶心、呕吐、一侧肢体活动不灵活、单纯偏身麻木、视野缺损、语言障碍、头昏、呆板、少言、智力下降、尿失禁、嗜睡、一过性意识障碍、行走不稳、跌倒、哭笑不定、精神失常。患者均行头部CT和(或)MRI检查确诊。以上病例均符合中华脑血管病(1996)诊治方案标准。

1.2治疗方法

积极纠正低血压状态,治疗心脏病、颈动脉病变等原发疾病。常规给予患者溶栓、降纤、抗凝、抗血小板凝集、抗自由基及钙离子拮抗剂、脑细胞保护剂应用等对症综合治疗,根据患者颅脑供血动脉的闭塞、狭窄病情采用低分子右旋糖酐、706代血浆、等渗氯化钠溶液等扩容、纠正低血压、提高脑灌注压,必要时给予参脉针、黄芪针注射等个体化治疗。

2结果

2.1影像诊断:本组病例均在起病后一周内行CT及MRI检查。CT超早期检查发现36例,早期检查发现59例,亚急性期检查发现10例。MRI检查发现23例。其中梗塞部位为前CWSI77例,后CWSI51例,外侧型7例,双侧CWSI4例。

2.2病因:低血压36例,颈动脉狭窄或闭塞29例,脑动脉粥样硬化25例,心脏疾患和血流变学变化19例,血管微栓塞14例,其他病因5例。

2.3疗效:治愈82例(完全恢复正常),好转43例(症状明显改善,社会生活能力部分恢复),未愈14例(症状无改善,生活仍需他人帮助),死亡0例(死亡)。

3讨论

CWSI是临床较常见的脑梗塞类疾病,是两支主要脑动脉分布区边缘带发生的缺血性损害。主要分为前CWSI、后CWSI和皮质下CWSI三个类型,以幕上性最多见。前CWSI发生于大脑前动脉与大脑中动脉皮质分支的边缘带。后CWSI位于大脑中动脉与大脑后动脉的皮质支的边缘带。皮质下CWSI位于大脑中动脉皮质与深穿支的边缘带,幕下性CWSI较少见,梗塞位于小脑主要动脉末端的边缘带。主要致病因素为发作性低血压,颈动脉狭窄或闭塞,血管微栓塞,低氧血症,红细胞增多症,血小板功能异常,血脂增高和糖尿病等,其中发作性低血压,颈动脉狭窄或闭塞和血管微栓塞更为重要。低血压是主要发病原因之一。收缩压高低对其有直接影响,收缩压下降时脑血流灌注压随着下降,缺血区半暗带向梗死发展[1]。在主要动脉的近端可得到足够的血液供应,而远端的边缘带脑组织则出现供血不足,供应深部脑组织的动脉末端一般无吻合血管网,若同时有低血压的情况出现,更易发生分水岭脑梗塞[2]。随着脑CT扫描、脑MRI检查及血管彩超的广泛应用,可以明确显示其病灶形态,为CWSI的临床诊断提供了可靠支持。CWSI的治疗原则与血栓性脑梗塞基本相同,应针对引起血压降低的原发病进行积极治疗,尽快纠正低血压状态、休克及补充血容量等。如果治疗及时,大多数患者愈后较好,肢体运动功能恢复快良好,较少留下后遗症。

分水岭脑梗塞的发病因素较多,临床应提高认识,增强预防。要尽快纠正低血压状态,针对原发病因进行积极治疗,同时要慎重给药,有效的治疗方法对提高治愈率,降低致残率和死亡率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高丽霞,卢丽萍,等.缺血性进展性卒中危险因素临床探讨[J].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5,8(2):25.

[2]俞世勋,高敬龙,郭民霞,等.实用脑血管疾病[M].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329-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