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高职学生文明素养的构建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高职学生文明素养的构建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当前部分高职学生文明素养的缺失严重影响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应当通过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培养学生的文明素养,以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社会责任感、良好的文明礼仪和坚定的诚信意识。

【关键词】高职学生 文明素养 中华美德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22-0015-02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精神财富,是中华民族不断开拓前进的内在精神动力。今天,在中华民族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内在要求,也是高职学生提升文明素养、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

一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内涵

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有着十分丰富的道德资源,通过对不同时代人们广泛接受和奉行的行为方式、风俗习惯、价值观念和文化心理的总结、概括和提炼,形成了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优良道德传统。这些传统美德内涵丰富,博大精深,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对社会、国家的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

宋代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岳飞的精忠报国、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趋避之”,无不显示了强烈的对国家、对民族矢志不渝的热爱。正是这种为国为民的爱国精神,使得中华文明数千年长盛不衰,成为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强大精神动力。

2.谦和有礼的人际关系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礼仪之邦”的美誉,为人自谦、以礼待人既是个人修养的美德,也是为人处世的道德要求,所谓“不学礼,无以立”。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政治家管仲,更是提出了“礼义廉耻,国之四维”的思想,把“礼”提升到关乎国家生死存亡的高度。

3.仁爱孝悌、尊老爱幼的情怀

中国传统道德中一直崇尚仁爱,强调以和为贵。孔子曰:“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也。”孟子强调:“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种思想使中国人与人为善,中华民族相互交融、和睦共济,极大地维护了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

4.言行一致、诚实守信的准则

“诚”即真实无欺,诚于自己的本性;“信”是守信用、讲信义,“诚”和“信”是统一的。中国古人一直视“诚信”为道德的根本,孔子就提出“民无信不立”,只有以诚为本,才能取信于人。荀子则进一步指出以信选贤治国,唐代的名相魏征也说“德礼诚信,国之大纲”。

5.修身养性、慎独自律的追求

中国传统道德认为,人必须有对理想人格的追求,通过勤奋学习,学以成德,修身养性,完善自我。《论语·里仁》说“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强调在道德品质形成中自我修养的重要性。

中华民族的这些传统美德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共性,具有永恒的价值,今天仍然是公民道德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 高职学生文明素养的缺失

中国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是既有扎实的专业技能又具备良好的文明素养的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当前,高职院校学生的文明素养,总体是好的,是积极向上的,但也存在着一些不尽如人意甚至令人忧虑的现象。如学习态度不端正、无心向学、上课违纪、考试作弊;没有公德意识和责任意识、破坏公物、浪费资源;缺乏文明礼仪、公共场所大声喧哗、同学之间斤斤计较,缺乏整体意识和协作精神……高职学生文明素养缺失的现象不仅影响了校园环境,危害了学生的健康成长和成才,而且也破坏了和谐社会的建设。

当前高职学生文明素养缺失的原因很多,但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高职学生是高考中录取分数最低的一批学生,文化底蕴不足,对我国传统美德了解很少,甚至一无所知,先前的道德教化不足,进入高职院校后,部分学校过多关注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对学生道德修养的教育重视不够,效果不佳。面对这种现状,更应当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用中华美德的玉露琼浆来滋润高职学生干涸的心田,使他们树立高尚的道德情操,升华他们的道德境界,为提高其文明素养打下良好基础。

三 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提升高职学生文明素养

1.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和高职学生的爱国情感、社会责任感培养结合起来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爱国主义的传统美德体现了每一个中国人对祖国的责任,这种责任感是实现伟大“中国梦”的客观要求,也是每个人自身发展的客观需要。古往今来,能成就一番伟大事业的人,无一不是忠诚的爱国者。高职学生要成为国家建设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使自己的人生有价值、有意义,就必须培养对祖国深厚的爱和强烈的责任感,这样人生目标才明确,人生价值才能实现。但由于受现代社会市场观念和价值多元化的影响,部分高职学生没有远大的志向,对国运兴衰、社会发展漠不关心,只关注个人的利益。要改变这一现状,社会和学校应当通过传统文化经典教育、近现代史教育,让学生知晓我国历史上感人肺腑的爱国志士的事迹,让爱国之情在学生心灵中产生共鸣,增强学生建设祖国的责任感,这对高职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提高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和高职学生的文明礼仪规范培养结合起来

文明礼仪一直是衡量个人道德修养的砝码,也是衡量一个民族整体素质的标尺。大学生作为社会整体素质水平较高的青年群体,应通过自己的言谈举止体现良好的社会公德修养并影响社会。但当前某些高职学生在公共生活中表现出来的陋习,与文明礼仪背道而驰,极大地损害了大学生的整体形象。我们曾在我校做过调查,了解在学生眼中仁义礼信忠孝廉耻等古代思想道德文化在当今社会中的地位如何,65%的学生认为仍占重要地位,并保留其巨大的影响力,25%的学生认为作用已经不是很明显,10%的学生认为几乎没什么作用了,而对于中华传统中讲文明讲礼貌的典故,60%的学生表示渴望了解、感兴趣。从中可以看出,大部分高职学生认为传统美德对社会发展和个人成长都有良好的影响,但在长期应试升学中由于缺乏传统美德包括文明礼仪的教育,不懂得哪些是符合文明规范的言行,哪些是不符合文明规范的言行,导致了部分高职学生社会公德水平的下降。通过传统美德教育,让学生明礼懂爱,知荣识耻,能够潜移默化为个人价值判断的准则,掌握符合社会道德要求的礼仪规范,并学会在实际生活中按照文明礼仪的规范来约束自己行为,把社会生活中一举手一投足最微小的行为细节与内在的良好道德修养有机地统一起来,成为真正有较高道德素质的现代文明人。

3.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和高职学生的诚信道德培养结合起来

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一个重要内容,不管时代如何变迁,中华民族讲究诚信的精神始终延续不断,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诚实守信更成为了公民道德建设的重点。大学生的诚信意识和品质,不仅影响到社会良好风尚的形成,也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未来。但部分高职学生由于社会、学校、家庭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加上自身的心态浮躁、责任意识淡薄等原因,出现了诚信缺失的现象。要改变这些状况,必须通过弘扬中华历史上诚信的美事和美德,让学生知晓中华民族传统义利观,学会见利思义,明白只有重诺言守信用之人才能赢得别人尊重、才能在社会上有立足之地,增强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意识,才能逐步学会诚心做事、诚实做人、言行一致,不断提高思想道德素质。

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给予高职学生深厚的的传统文化底蕴来引导他们提升自身的文明素养,应当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来进行:(1)通过生动活泼的形式,以广播站、校园网、报刊、宣传栏为媒介,向学生渗透中华美德的内涵、当代价值,引导学生积极思考;(2)有针对性地开设文明修养的必修和选修课,如文明礼仪教育、伦理道德教育、职业道德教育等,使民族文化的精华部分入脑入心;(3)以校园文化为载体,通过演讲比赛、辩论赛、讲座、文艺演出等学生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激发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感;(4)开展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如“文明寝室”、“礼仪之星”评比、志愿者活动、义务献血等,让学生以实际行动践行中华美德,在实践中增加社会公德意识,真正升华个人的文明素养。

参考文献

[1]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95~98

[2]庄严.传统美德与大学生人格修养[M].哈尔滨: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12:10~13

[3]梁凯.加强中华传统美德教育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3):365~366

[4]雷雯.论我国德育思想的历史传承与创新发展[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2(6):3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