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鲁甸,那一刻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鲁甸,那一刻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作为新华社重大突发事件报道组的核心成员,时时刻刻保持在新闻雷达上,已经是我的生活状态。8月3日,昭通鲁甸传来6.5级地震的消息,随着时间的推移,伤亡数字不断增加,终于,天黑之后报告的死亡人数已经上百,这个时候我知道,我又要出发了。

天蒙蒙亮的时候,我们从北京启程奔赴灾区。抵达鲁甸县城后,我搭乘消防官兵运送物资的车辆朝震中进发。走了一半,前面的路塌方了,战士们下车抬着物资前进,我则扛着海事卫星、电脑和相机等设备,徒步向震中走去。

天色已经完全暗下来,好在路灯是太阳能发电的,并没有受地震影响。苍白的路灯下坐满了疲惫的灾区群众,三三两两围着一床棉被,所有人都神情惨痛。后来才意识到,棉被里裹着的,正是在地震中丧生的亲人,生与死在这一刻,就只隔了一床棉被的距离。

路上一直在下雨,龙泉桥垮塌了,我们沿着河边小心翼翼往震中行进。中间的碎石太多,我不小心摔了一个跟头,手心摔破了,幸好相机都没事。

终于在震中龙头山镇的龙泉中学安顿下来,我放下行囊,收拾设备,在深夜出去采访。对于整个灾区来说,这是一个不眠夜。雨虽然一直在下,但是救援队伍在争分夺秒和死神展开竞赛,消防官兵和自发前来的志愿者一直在忙碌。轮换下来的救援人员就横七竖八地躺在报亭下和走廊里休息。

夜色中,一对小姐妹在废墟前抱头痛哭,我轻轻地蹲下来,希望能在不打扰他们的情况下拍下一张照片。但是,发现我拍照之后,她们还是对着我大吼了起来。我站起身,默默地走开。家园破碎,痛失亲人,生命中没有比这更悲痛的故事,作为突发事件报道的摄影记者,我只能温和而坦然地接受他们痛苦的发泄,带着尊重去面对他们。

汶川、海地、玉树……这已经是我第五次来到前线采访地震。每一次报道这种突发事件,带给我最多的感触就是感谢和感恩。灾难发生之后,吃饭、喝水、睡觉都成了奢侈的事,可即便是在这样的条件下,还是会有很多人给我们提供无私的帮助。记录灾难和痛苦很重要,但记录在灾难和痛苦面前依然闪光的人性更加重要,我的照片里,虽然处处都有残垣断壁,但更多的却是废墟前的守望、陌生人相互依偎的温暖以及救援者传递着的无限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