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文化遗产的硬与软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文化遗产的硬与软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华夏文明看山西,山西的地面文物甲天下,这在中国,几乎是一个尽人皆知的常识。那些寺院、壁画、石窟矗立在那里,无言诉说着一部中华文明的发展史。这是山西在文化方面的硬实力,而在文化的软实力方面,山西依旧有不俗的表现,那就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非常丰富。这一硬一软,构成了山西丰富而又多彩的文化内涵。

所谓非物质文化遗产,按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定义,那就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包括口头传统、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传统礼仪、民间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与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等,以及与上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人为本的活态文化遗产,它强调的是以人为核心的技艺、经验、精神,其特点是活态流变。其涵盖的范围有:a.口头传统和表述;b.表演艺术;c.社会风俗、礼仪、节庆;d.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e.传统的手工艺技能。

在山西省,国家、省、市、县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已建立。截止到2012年4月,山西有105个项目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省级301个项目。有国家级传承人27名,省级传承人228名。有市级项目593项,县级项目907项。其中,有掌握比欧洲早16个世纪的阳城生铁冶铸技艺的“看火师傅”;有传承记载远古文化遗存的剪纸艺人;有山西省四大梆子中各流派的代表性人物;还有遍布于乡间的传承小剧种的农民。

目前全省有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40余处、传习所(个人的工作室)200余个,大部分为项目保护单位自建,如东湖老陈醋工业旅游区、晋商文化的各类博物馆等,在保护文化遗产的同时,也促进了文化、旅游、经济的发展。近年来山西的一批专题博物馆、民俗博物馆和传习所也得到不断完善。

2012年4月,笔者因工作的关系,在山西考察了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山西省的十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其中有传统手工技艺类项目5个,民间文学类项目2个,民间美术类项目2个。

首先我们先了解一下有代表性的传统手工技艺类项目,它们是:山西老陈醋酿造技艺、郭杜林晋式月饼制作技艺、推光漆器髹饰工艺、黄酒酿造技艺、梨花村白酒酿造技艺。

山西人以爱吃醋,会做醋闻名天下。所以,有“老西”之绰号,此“西”字就是醋的古字“醯”而来的。

“山西老陈醋”为中国四大名酷之首,其工艺源于自西周以来的制醋工艺。史料记载,明初(1368年)太原醋坊“美和居”酿醋师傅创造出了“熏蒸”工艺和“夏伏晒,冬捞冰”的陈酿工艺,使山西老陈醋酿造工艺发展到一个新的水平。又经600多年的传承和发展,形成了一套与现代科学相匹配,以手工技艺为经验的山西老陈醋生产工艺。

创立于明洪武元年的“美和居醯坊”,以山西地产高粱、豌豆、大麦、谷糠、麸皮五谷为原料,开创“熏蒸法”、“夏伏晒、冬捞冰”陈酿工艺,完善了“蒸、酵、熏、淋、陈”五步酿造技艺,制造出“绵、酸、香、甜、鲜”的陈醋,负有盛誉。山西老陈醋集团公司及旗下的东湖醋厂生产的“美和居”“东湖”和“益源庆”等品牌的陈醋,秉承传统手工酿造技艺,并对老醋的保健及药用功能进行研究和阐释,还以陈醋为基础,配以蜂蜜、山楂、甘草、红枣、薏米开发出保健产品。虽然说独特的制醋工艺并非这家所独有,但是作为一家有代表性的企业,作为非遗保护单位作出自己的贡献。笔者虽然是第一次参观东湖美和居老陈醋酿造技艺。五千年文化看山西,世界上有山西人的地方,就有老陈醋,作为生产性保护(老陈醋)这是唯一一家。东湖老陈醋生产性保护技艺应加快保护步伐,下一步要申报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东湖醋业能走出来对全国很多项目可以起到示范作用。

“郭杜林”晋式月饼制作技艺

“郭杜林”晋式月饼是反映山西民间文化习俗的特产,其形制古朴,口味淳厚,酥绵爽口,甜而不腻,以“酥、绵、利口、甜香、醇和”的口感特征著称于世。

“郭杜林”晋式月饼制作技艺最早可上溯至清康熙年间,距今已有三百多年历史。至光绪时期,山西“郭杜林”月饼已经享誉晋中、太原、大同、临汾等地,并融入传统的中秋节风俗之中,成为上述地区百姓中秋馈馔之节日佳品。

“郭杜林”晋式月饼精选原料和辅料,皮面揉制手法与馅料制作工艺独到,米稀上色时机讲究,吊炉形制独特,烘烤火色温度依赖人工控制,窖圈熟藏而使其香味浓郁,感官特色明显,再加上特有的胡麻油味,口感上佳。

“郭杜林”晋式月饼纯手工制作技艺和口传身授的传承方式,保留着明清以来山西民间制饼业的传统技艺。而“以面为馅”的特殊工艺,具有北方制饼技艺的特征。

由于近年来作物种植结构的调整,小麻、白小麦等作物退出农民的种植范围,导致“郭杜林”晋式月饼所需原料来源缺乏;传统的手工制作,使其难以机械化批量生产,使这种工艺的生存空间和生产规模难以扩展。

看双合成制饼及参观过的老陈醋制作技艺,感触颇深,我们进行的非遗保护,目前有些概念还不太准确,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活态的,是活在百姓之中,是前人留下的宝贵遗产。联合国文件中也强调,保护文化多样性,我们改革开放这些年,很多东西改变太多。生产性保护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保护要从一个点切入进去,使企业做大,使百姓品尝到更多的传统美食。我们看到做成这么大的企业,对非遗保护也是一个有力的佐证。

梨花春白酒传统酿造技艺

山西有汾酒,人人皆知。但在雁北地区以木塔闻名的应县,也有一种地方名酒,那就是山西梨花春酒。应县地处雁门关外,历史上曾先后是匈奴、鲜卑、突厥、沙陀、契丹、女真、蒙古等少数民族往来活动的地域,是典型的多民族文化融合地区;加之该地区气候严寒,酒成为人们生活中必备的物品,由此形成了人们豪饮的习俗,使酿酒业颇为发达,酿酒工艺也有自己的特色。

梨花春酒酿造以大麦、豌豆、麸皮为制曲原料,以高粱为酿酒原料,在纯自然的生态环境下酿造成酒。制曲、酿造、蒸馏、勾兑等许多工序技术都有自己的独到之处。从这条独特的工艺路线既可以看到以汾酒酿造工艺为代表的清香型蒸馏酒的酿造技艺模式,又可以看到从其它少数民族酿酒技艺中汲取的先进经验。正是这种融合,创造了自身的特色。梨花春系列酒成为享誉山西、内蒙、陕西、河北的美酒佳酿。其传承下来的独特技艺成为多民族文化融合的非物质文化成果。

梨花春传统酿造技艺采取中温制曲,堆积增香,地缸发酵,慢火蒸馏,分级贮藏,精巧勾兑等独树一帜的工艺,许多工序的操作经验都是凭借酿酒师傅辈辈口传身授的经验积累而形成,至今一些关键的工序仍需手工劳作。

平遥推光漆器工艺

平遥古城是世界遗产,这里不仅城市古老,而且蕴藏着丰富的非物质遗产。推光漆器就是一种。据考,在上古时代,黄土高原广泛分布着漆树。而汉民族的祖先很早就学会提炼漆树的汁液髹饰木制或皮制器皿,漆的使用及漆器的制造,在中国至少有7000多年的历史。平遥推光漆器始创年代大约有三千年的历史。春秋战国时期,平遥漆器已具雏形。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工艺已达到很高的水平。

平遥漆器的制作有一套严格的工序:

(1)大漆制漆工艺。天然大漆从漆树上采集下来不可直接使用,须采用一套特别的工艺,特别的配方,和特制的设备进行炼制,然后方可使用。

(2)桐油炼制工艺。传统漆器使用的罩漆,是用天然桐油和天然大漆经特殊炼制工艺和一定的配方制成熟漆方可使用。

(3)制灰挂灰工艺。传统漆器髹漆前需在木胎上披麻挂灰,传统工艺用大漆披麻,然后上灰。

(4)漆栓制作工艺。使用天然大漆,用普通的毛刷是不行的,必须用一种特制的髹饰工具,叫漆栓。高档漆栓用少女的头发制作,通常用牛尾和大漆、桐油制成,乍看是约一尺长三寸宽三分厚的一只硬板,使用时须用特制的刀切开一端。叫开栓,一般的漆器艺人制作不了这种工具。

(5)阴房的设置。天然大漆的干燥不纯粹是水分的蒸发,需要特殊的温度和湿度条件,所以漆器在每上一道漆之后要在特制的阴房中让阴干,阴房的设置是传统漆器必不可少的重要条件。

(6)平遥传统漆器工艺表面装饰主要是描金彩绘工艺。其中包括平金开黑、堆鼓罩漆、擦色、彩绘勾金、三色金、晕金、搜金、三金三彩、沥螺、沥金银、软石镶嵌、蛋壳镶嵌等,前六种是老传统工艺,后面是近十几年来增加的新技法。描金彩绘所用的颜料有银珠、石黄、毛蓝等特殊入漆颜料,是用大漆调配而成的,所以普通的毛笔是不能用的。漆器艺人使用的笔一种是尖子,一种是扁笔,是艺人们用山猫脊背上的鬃毛特制而成,使用的雕刀也是自己制作的。

(7)推光漆工艺。传统推光漆工艺,从底漆到面漆,每髹饰一道大漆都有不同的工艺要求,一般所说的推光漆是指最后一道面漆用手掌推磨抛光的工序,通常的作法是先用细砂纸把漆面打磨光滑,为了增加漆面的黑度,然后要用优质椴木烧制的木炭块细细蘸水打磨,然后再用头发蘸油打磨,最后用手掌蘸上特制的细砖灰和麻油推光,漆面要达到光亮如镜的效果。

(8)镶嵌、雕刻、罩金、刻灰、堆鼓等工艺技法。这些技法各有妙谛,漆器艺人各有专长,一件上好的漆器制品可以附加金、玉、牙、石、珠、贝、螺等各种材料,因而往往价值连城。

长异源黄酒制作技艺

同样是在平遥县城,我们来到长异源黄酒铺,参观了黄酒制作过程,品尝了黄酒。“长异源”老字号创建于明代崇祯(1624-1644)年间,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初期字号为“聚异源”,意为顾客盈门。当时定位为炉食铺,制作经营点心、黄酒、醋、人丹等多种物品,尤以黄酒出名,为富豪商贾常饮之酒。

传承介绍到,长异源黄酒原料取白本地的作物糜子,俗称黄黏米或大软米,这种作物生长于丘陵地区,日照时间长,不使用化学肥料,产量不高,属纯天然作物。“长昇源”黄酒,香味浓郁醇厚,酒性温和,黄酒含有18种氨基酸,其中8种是人体不能合成而又必需的,每升黄酒中赖氨酸的含量比葡萄酒和啤酒要高出数倍,为世界营养酒类中所罕见,因此。人们称其为液体蛋糕。黄酒还具有健脾、益胃、舒筋、活血之功效。

长昇源黄酒的起源有段传说。明崇祯年间,平遥城内有个举子,家道殷实,广置良田,喜与文人墨客在家聚会,所谓“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这年,因秋种违时,举人便将所有的秋地全种上了糜子,结果糜子大丰收。粮仓堆得满满的。问题也随之而来,糜子太多,没法处理,四处兜售,即使价格压到最低,还是卖不出去。举人犯愁了,情急之下,只好将糜子全部研成糯米。经过苦心寻找配制秘方,黄酒终于酿制成功。他将酿好的黄酒装瓮下窖,两年后打开,异香扑鼻。除了招待友人和自家饮用外,仍有剩余,经友人建议,举人决定开一家店铺出售黄酒。清朝时期,长昇源黄酒以其浓、香、甜、绵的口感著称于世。1900年,慈禧太后西逃路经平遥,畅饮“聚异源”黄酒,膳食长舁源点心后,沉思片刻,说:吾到平遥,饮此美酒,甚感欣慰。询问酒店字号后,特赐一个“长”字,“聚异源”遂改名为“长异源”(平遥县志记载)。明清期间多以山西商号绅士官僚、城乡百姓、有名的“日升昌”票号等大户为主顾,流名其广。

民间文学类项目

1.晋祠水母娘娘的传说

晋祠位于太原市西南25公里处的悬瓮山麓,祠内清澈见底的难老泉水,难老泉水母娘娘的传说流传千年。晋祠难老泉亭西南有一座水母楼,供奉着晋源水神水母娘娘。她端坐在盖水缸的蒲团上,一身农家妇人的装扮,青丝半垂,衣着朴素,头上别着梳子,一副梳妆未尽的神态。

传说很久以前,晋祠这地方没有水,老百姓吃水要到十几里外的山沟里去挑水,人们苦不堪言。在悬瓮山下,住着一户人家,为久病的儿子娶了位俊秀贤惠的媳妇,名叫柳春英。不幸的是春英刚过门,她的丈夫就病逝了。春英的婆母是村里出了名的恶毒女人,小姑子是一个又懒又馋又刁蛮的女人。不管刮风下雨,不论严寒酷暑,她们都让春英去挑水,而且挑回来的水,只要前桶,不要后桶,说春英把后桶水弄脏了。为了虐待春英,她们还特意让木匠做了一副尖底水桶,春英挑着满满的水一路上也不能休息,回来迟点,非打即骂。尽管如此,春英还是悉心照料着恶毒的婆婆和刁蛮的小姑子。

春英以她的勤劳和善良感动了玉皇大帝,于是玉皇大帝派白衣大仙下凡考验她。

一天,春英在挑水返回的路上遇见一位白发老翁。老人牵着马站在路口,见春英挑水过来,恳求道:“大嫂,我和我的马都渴坏了,请你给点儿水喝吧!”春英有些为难,但看到老人和马都渴得厉害,就答应了,但老人同样只要前桶水,不要后桶水。于是春英毫不犹豫地把水让给了老翁,又返身去挑水。春英回到家中不仅没有饭吃,而且还挨了婆婆的一顿毒打。

第二天,春英挑水走到那个路口,老翁又等在那里要水喝,春英让他喝了个饱。第三天,老翁喝完水后笑吟吟地对春英说:“大嫂,你的心肠太好了,我是天上的白衣大仙,特来考验你,现在送你一条金丝马鞭,回去以后把马鞭放入水缸,用水时只要左转三圈,右转三圈,水就满了。但千万要记住,不能把马鞭提出缸外。”说完,老翁便不见了。春英回到家后,按老翁的话一试,果然清水满缸。春英高兴地把此事告诉乡亲们,让他们到自己家里打水,乡亲们万分感激。这下可把春英的婆婆和小姑子气坏了,一天婆婆借故打发春英回娘家,春英临走时再三叮嘱婆婆和小姑子,千万不要把马鞭提出缸外。就在春英回娘家的第二天,小姑子就急不可耐地把马鞭提了出来,顿时大水涌出缸外,水越流越急,越流越大。水流到了街上,冲跨了房屋,把春英的婆婆和小姑子也冲走了。

此时,春英正在娘家梳头,闻此消息,她连头上的梳子也来不及往下取,飞奔回婆家,冲进厨房,拿起一个蒲团盖在水缸上,自己一屁股坐在上面。汹涌奔流的水被制服了,一股清清的泉水从柳氏坐的缸底下流出,形成了生生不息的难老泉水,而柳氏也从此坐化成仙了。

从此以后,四方百姓尊称柳春英为“水母娘娘”,并集资在泉水源头盖起了水母楼,纪念这位勤劳、简朴、善良、仁慈的农家妇女。

晋祠水母娘娘的传说故事经过千百年的流传,宣扬了人性的真、善、美,对晋祠的发展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传说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吸引了无数游客,增强了游客游览的趣味性,使游客能够更多地了解晋祠,同时对于宣传晋祠也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由于晋祠的传说故事是一种口头相传的形式,许多精彩的章节或精彩的小故事,随着时光的流失正在濒临消亡。同时,现代化进程中强势文化的激烈冲击,当代全球经济一体化思潮的影响,使得游人对流传的一些传说故事兴趣已经开始淡化,致使晋祠传说故事的流传受到严重的影响。

2.广武民间传说

旧广武城是我国现存唯一的辽代古城。城周长1652.94米,为砖石结构,有东、西、南3座城门,内有峰火台1座,城高8米,顶宽3.4米,垛高2米,底宽0.5米,顶宽0.4米,全城比较完整。新广武据考证始建于春秋战国时期,历史上屡遭自然灾害的破坏,屡屡复修,明代重建称新广武,因而有新广武不新,旧广武不旧的说法。新、旧广武紧依雁门关,扼守关内勾注经之咽喉,是长城线上的重要军事防卫据点。地处要冲,依塞傍关,同长城紧密地连接在一体。

据史料记载:广武由于历史上战事频泛,形成了庞大的汉墓群,现存封土堆298座;汉长城座落于广武恒山山脉之上,全长约1万米,残高1.2米,宽2.4米,全部用石块无层垒起。城上建有堞楼16座,现有5座保存完整。广武城、汉墓群、长城、六郎城、雁门关形成了典型的军事古战场——广武。

广武独特的地理、漫长的历史给这片神奇的土地留下了斑驳的岁月遗迹,成就了可歌可泣的民间传说。广武传说可分为又几类:人物类包括“刘邦广武押刘敬”“杨业四出雁门关”“六郎点三军”“光武帝续建长城”“程不识率军驻北陲”“路过广武”等;风物类包括“新广武传说旧广武传说”“马厩变城池章宗帝巧建三门城”等;军事类包括“李广屈死埋汉墓”“卫青广武败匈奴”“汉武帝雁门整军容”“杨业大战契丹”等;神话类包括“晋景公巧捉狐狸”“六郎城夜闻马嘶声”等。《谎粮堆传说》,讲的是杨家将阵守雁门时,在广武汉墓群用芦席遮盖汉墓,假充粮草,宣扬宋军兵多将广,粮草充足,敌人若敢来侵犯定杀你个片甲不归,辽兵看到宋兵粮草堆积如山,想到宋军的强大立即退兵,不敢来犯。《冯敬忠烈广武》,汉朝初期,匈奴经常南侵搔扰。有一年,匈奴率军十万进攻雁门关,形势十分严峻,太守老将军冯敬镇守雁门关,正值派副将率军出征,城中只留少数军士,老将身先士卒、一马当先英勇破敌,无奈,寡不敌众,壮烈献身。还有《杨业四出雁门故事》等等许多故事。这些各个朝代流传下来的故事和传说,讲述和记录广武历史上发生的战事同时,还传达出了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也是研究山阴经济、文化和历史渊源的重要史料。民间美术类

平遥纱阁戏人

平遥古城内一座始建于唐代的道教宫观——清虚观内的平遥纱阁戏人。讲解员介绍说平遥纱阁戏人的文化渊源,与宋代以后民间丧葬礼仪中的纸扎明器传承、与元代杂剧的空前兴盛以及明清时期民间祈子风俗有关,更与平遥晋商大都会的商贸习俗有关。明清时,平遥是商贾云集之地,当地的纸扎业因丧葬习俗中的攀比之风而兴盛,由于晋商与戏剧票友的推波助澜,纱阁戏人逐渐成为当地的一道文化景观。平遥古城街衢中心的市楼成为展出纱阁戏人的重要场所。

纱阁戏人的结构可分为木阁、隔断、戏人和道具四部分。木阁形制规范,每阁高77厘米,宽83厘米,人深44厘米。除去木板厚度,内部空间高64.5厘米,宽74厘米,深36.5厘米。木阁前额装饰雀替,以装成戏台模样。木阁顶部与底部木板前方刻有凹槽,设有锁钥,展出完毕可以插板锁闭。隔断包括纱阁后壁与左右题壁,后壁是戏台前后台的分界,多采用三折七屏形式,省略了上下场门。后壁中间上方挂着题写剧名的横额,七条屏间绘有山石花鸟,书有劝世联文。左右题壁都有题记。或为格言或为诗歌,末尾署以店铺名或年月。戏人用秸秆、谷草根据剧情需要扎成人形骨架,用铁丝或麻线扎牢,固定在木阁底板上。再用当地的红胶泥塑成头与手足,安插在骨架适当位置。头部与足部由石膏模子成型,然后根据剧情需要修改人物表情,待阴干之后施行涂色化妆。裹纸是制作戏人中最精细的一道工序,麻纸或草纸既廉价又柔韧,是包裹戏人的极佳材料,不同姿态的形体全靠草纸裹紧后展示。基本形状完成后,要用胶水刷透、晾干,以保持年久。戏人的最外一层用洒金宣纸精心裹粘,服饰的褶皱层次与轻纱般的质感,全凭艺人匠心与使用材料的技艺。戏人的最后装饰还要经过画脸谱、贴头饰、戴服饰三道工序,主要的工作是上色和贴花。脸谱直接画在脸上,贴花要先在宣纸上画各种图案后剪下粘贴,头饰用草纸制成帽、盔、额巾之类后上色、贴花、簪花而成。制成的戏人,生末净旦丑俱全,个个活灵活现、呼之欲出、光彩照人,教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

现平遥清虚观内收藏的一组工艺精美、造型生动的纱阁戏人。据纱阁内壁题记,这组纱阁戏人制作于“光绪丙午”即光绪三十二年(1906),制作者为“古陶六合斋”以及“五云轩”,“古陶”指平遥(王莽曾改中都县为平陶县,北魏后改作平遥);“六合斋”为当时城内一家纸扎铺的字号,老板名叫许立廷,“五云轩”是家木器行的字号,当是制作纱阁戏人的作坊。这组纱阁戏人原有36阁,现存28阁,“纱阁戏人”每阁表现一个戏曲剧目。在木阁内摆设以稻泥宣纸扎制的戏人,因其衣饰华丽犹如薄纱,民间遂称为“纱阁戏人”。戏人为整个纱阁之灵魂。

平遥纱阁戏人不仅是我国古代丧葬风俗中造型艺术的典型史料,同时也是山西地方戏曲的发展与流变的生动的见证。

在山西一周的考察,对山西的非物质遗产有了大概的认识。山西非遗的生产性保护非常有特色的。由于有经济实体作支撑,这些可以走向市场的非遗项目都得到了比较好的保护。但是,传统的手工艺和机械化生产之间还是有矛盾的。怎么在现代生产中体现现代的精髓,是亟待研究的问题。

其次,山西是中国戏曲的故乡,是一个戏曲大省,山西的非遗项目大量的是戏曲剧种。虽然此次考察因时间关系,没有看到戏曲表演,但是,由于笔者平时的研究对山西戏曲也有一定的了解。知道山西的戏曲剧种状况并不乐观。从上个世纪50年代多达数十种的剧种,到现在常演的不足20个,形成强大的发差。从此也可以看出,不光山西,整个中国的非遗保护工作任重道远,不光文化部门,整个全社会都要为此努力!

(资料由山西省非物质遗产保护中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