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柴静:在“吵架”中学会成长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柴静:在“吵架”中学会成长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柴静有多爱吵架?或许平常人不太清楚,可她心里却像明镜似的。她不仅爱与别人吵,而且还和自己吵,一吵就是10多年。

要说起柴静的第一次吵架经历,还得追溯至2000年,同时也不得不提及她的导师――生前曾任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评论部副主任的陈虻。

那时,24岁的柴静还在湖南卫视《新青年》当主持人。有一天,她接到了一个电话,对方说:“我是陈虻。”柴静随口来了一句:“谁?”陈虻颇感意外,连忙回答:“中央台的陈虻。”柴静问:“你哪个栏目的?”陈虻只好变换了语气,说:“我是东方时空的,想跟你合作一个节目。”

柴静对这个合作并没多大兴趣,但她很想会会这个特别牛气的人。

于是,两人见了面。陈虻坐在柴静对面跷着二郎腿,柴静望着陈虻,也不甘示弱地跷着腿,“吵架”阵式随即拉开。

陈虻问:“你对成名有心理准备吗?”柴静对他的“牛气”颇为不服,随口道:“如果成名是一种心理感受的话,我20岁的时候已经有过了。”

陈虻说:“我说的是家喻户晓式的成名。”柴静应道:“我知道我能达到的高度。”“你再说一遍?”“我知道我能到达的高度。”陈虻气得笑了。

“你对新闻感兴趣的是什么?”“新闻当中的人。”可能是这句话起了关键作用吧,后来,陈虻让柴静来央视工作,可她的第一反应是:“我不去。”问其原因时,柴静说:“体制里的工作不了。”

为了让柴静对央视有一个改观,陈虻邀请柴静参加了新闻评论部的活动,趁热打铁地拿了一张纸,让她在上面签字:“签了字,你就算进中央台了。”柴静低头看了一眼,这不是合同,不是记者证,不是工作证,更不是工资卡,她狐疑地望着陈虻。陈虻说:“我们看中了你,这就够了。”柴静勉强表示同意试试,可陈虻说:“不管你到了什么高度,你都是一只网球,我就是球拍,我永远都比你高出一毫米。”从这一天开始,柴静跟陈虻开始了无休止的较劲与“吵架”。

“你要成为一个伟大的记者,就必须这样。”“我只要做个合格的记者就可以了。”“你为什么不听我的话?”“因为这是我的生活!”“可是我说的是对的。”“我不需要完美!”每次吵完,柴静都会气急败坏地想:“有这样的领导吗?”可想明白一点时,她又会腆着脸回去问陈虻:“人怎么才能宽容?”陈虻答:“宽容的基础是理解,你理解吗?”

后来,柴静做节目时常想起这句话:“你理解吗?”,才明白领导的真正用意――宽容不是道德,而是认识。唯有深刻地认识事物,才能对人和世界的复杂性有了解和宽容,才有不轻易责难和赞美的思维习惯。

从《东方时空・时空连线》到《新闻调查》出镜记者,从《柴静两会观察》到《面对面》,从《24小时》到《看见》,一路走来,她因为对人性的深度关切而被很多人铭记。

10年间,柴静做了几百期节目,作为记者,她经常提醒自己要客观、要克制,可天生的感性与敏感,还是会让她在采访中做出一些“出格”的举动。

正如柴静说她的名字一样:“火柴的柴,安静的静。”过去,她也会反思这样的行为,认为自己不够冷静和专业,可如今,逐渐摆脱外界和内在束缚的她反而觉得:“太固执于一个律条,觉得记者就应该怎么样,非要夸张或者非要掩饰,都是一种姿态,是对自己过于在意。”

想明白后,安静下来的柴静萌生了写书的想法。她说:“人其实是背对着死亡,一天天倒退地活着。人都有一死,但内心需要一种东西活着,而用文字记录,就是唤醒这种内心的过程。”

不再刻意强调职业身份,老老实实“看见”,传递着柴静10年的人生感悟。

(责编 冰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