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以北京地区三家都市报为例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以北京地区三家都市报为例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本文使用内容分析法,对《北京青年报》、《新京报》、《京华时报》三家有影响力的北京都市类日报的医疗报道进行倾向性研究发现:其报道议题偏向医改类、诊疗类和医药类;其引用消息源偏向“官方”;“医方”正面形象多于负面形象,但负面形象比例高于“患方”和“官方”;医疗报道受社会语境、记者报道操作等因素影响,存在“系统性偏向”,对各方意见和各类议题处理有失“平衡”。

关键词:新闻倾向 医疗报道 内容分析

近年来,医患关系趋恶是社会关注的热点,不少医学界人士撰文讨论,把新闻媒体医疗报道的影响作为其中重要的因素,认为其报道不够科学严谨,带有偏见立场和商业化炒作。此外,传媒业界人士对此也有相关研究,总结医疗报道中出现的问题。

但是,上述对于“问题”的总结和研究多数是基于个案论证和主观印象,缺乏客观数据支持,缺乏客观评价标准。那么,媒体医疗报道的主要议题有哪些?医方在医疗报道中是否严重失声?报道中所谓“负面报道”的比例究竟有多少?报道中医生、患者都以怎样的形象出现?医疗报道是否存在严重倾向性偏差?本文选取《北京青年报》、《新京报》、《京华时报》三家在北京地区市场占有率大、影响面广的都市报为研究对象,采用内容分析的研究方法,尝试对上述问题做出回答。

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内容分析的研究方法。内容分析是一种对具有明确特性的传播内容进行的客观、系统和定量描述的研究,可用于描述传播内容的倾向或特征。①

在样本选取上,本文抽取2010年5月17日至2010年7月17日三家媒体的所有医疗报道(不含“健康”类专刊),获得483篇为分析文本。

本研究设立编码表如下:

一是新闻体裁:①消息②通讯③评论及读者来信。

二是新闻议题:这483篇医疗报道的新闻议题可以归纳为六类:①医药类报道,指与医疗类药品相关的报道,包括:医药价格、质量、疗效(用药反应)等。②诊疗类报道,指对患者求医行为,医务工作者对患者实施诊断、治疗行为的报道,以及对在此过程中发生的相关行为、事件的报道。③医院建设类报道,指医院的硬件建设报道。④公共卫生类报道,指对重大疾病尤其是传染病相关的报道。⑤医改(医疗政策)类报道,指与中国医疗体制改革相关的报道,包括政策调研、政策、政策的执行及其效果等。⑥其他医疗报道,指未能归入以上五类,而与医务工作者、医疗事业相关的报道。

三是消息源:本文采取已有实证研究中较为认同的办法,即:消息源是一些在新闻引述中提及且可确认的个人、组织和实体②,不包括记者采访中获得信息的所有消息来源。分类如下:①官方:包括各级卫生部门或非卫生部门政府官员。②公共档案:包括政府等各部门的政策、报告、网站等提供的字面信息等。③媒体评论:媒体的时评、社论。④医方:包括医院、医护人员。厂商:与医院有经济往来的药品制造商、医用器材供应商等利害关系人。⑤患方:患者及患者家属。⑥组织:非官方的各类协会等。⑦专家:报道中冠以专家名衔的。⑧匿名引用的消息源。⑨其他:无法归于以上分类的。本文对消息源进行计数统计。

四是形象指数:对报道中提及的医方、患方、官方、厂商设立正面、中性、负面三个形象指数。形象划分以报道中的话语倾向为准,正面形象指报道中对其行为进行赞扬、指出其“有利”;负面形象指报道中对其行为进行批评,指出其“有害;中性形象指报道中对其行为无评价或属于本职工作应然。

谁在说话,说什么话?――样本倾向性研究

样本概述。在这483篇医疗报道中,《北京青年报》有162篇(33.5%),《新京报》有175篇(36.2%)、《京华时报》有146篇(30.2%),各家报纸篇数较为均衡,平均每天都有两篇报道见报。这同时也说明,医疗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受关注度高。

从新闻体裁上看,消息类占绝大多数,为85.7%;通讯类占6%,评论类占8.3%。这种体裁分布体现了都市日报的特点,以快速、简短新闻为主体,但深度报道不足。

议题分布:医改类报道比重最大。在医疗报道的议题分布上,医改类(占报道总数的25.9%)、诊疗类(22.6%)、医药类报道(20.5%)占据多数,医院建设类(6.8%)和公共卫生类(7.0%)报道出现较少。

医改类报道所占比例最大,这与我国的社会背景密不可分。对医改类报道进行议题细分,有关医改政策和执行类报道占80.6%。其中,“社保卡”、“持卡就医”议题最多,但对医改中的问题和政策效果方面的报道就颇为不足。

对诊疗类报道进行议题细分发现:诊疗纠纷类报道在诊疗类报道中比例最高,占34.2%,在所有研究样本中占7.7%;其次为有关诊疗成功和便民性诊疗的报道,占诊疗类报道的21.9%;客观反映挂号、门诊、床位情况的报道占16%;其余的则是诊疗难题、诊疗费用以及与其他诊疗相关的报道。

消息源分析:新闻由谁在说话?记者总是要依赖各种人或物的消息源才能获得信息进行报道,因此有学者认为:“记者虽然是新闻话语的写作者,但他并非是话语的主体,他只不过是充当了编码者和代言者的角色。”③所以,考察新闻中消息源的出现对于判断新闻的倾向性尤为重要。

统计表明,样本中消息源引用出现频率最多的是“官方”(375次),其次是“医方”(226次),然后是“患方”(147次)。

“官方”消息源偏向的出现一方面与新闻业界的行业操作惯例有关。有研究显示,媒体在对消息来源的选择和处理上常常呈现出某些偏向,它主要依赖一些常规化来源和日常性渠道(如官方会议等)。④此外,较多依赖于官方来源,也是媒体追求所谓消息源的“可靠”、“权威”的结果。

“医方”消息源的比例说明,在医疗新闻报道中,医方并没有出现明显“失声”、“缺位”的现象。这一方面说明“医方”在医疗新闻报道中是不可缺少的新闻“主角”,且医疗机构作为“机构”主体,仍掌握较大话语权;另一方面也说明,在当今媒体环境下,医方开始有意识地主动在媒体上“发声”。

医生是否被妖魔化?在形象统计中:医方形象出现301次,患方216次,官方337次。其中,医方正面形象出现66次,占21.9%,中性形象出现172次,占57.1%,负面形象出现63次,占20.9%,对比患方和官方,后两者负面形象分别占4.2%和7.4%,均低于医方。

对医方和患方的形象进行交叉分析,如表1所示,发现:报道中医方、患方同时出现的样本共171例,但不曾出现双方同时正面或同时负面的情况。其中,医方正面而患方中性的频率(41次)要远多于“患正医中”的频率(1次),但同时,“医负患中”的频率(41次)也远多于“患负医中”的频率(6次)。可见,医疗报道中,医方形象较患方形象两极化更为明显。

医方形象构建背后的新闻生产机制

新闻报道是如何构建医方形象的?通过对483篇新闻的分析,可以总结出,医方正面形象多通过如下情节被构建:提供优质、便民的诊疗服务、无偿帮助患者或义诊、先进诊疗技术出现或诊疗难题被成功解决等。而医方的负面形象多与如下情节相关:收受医药回扣、诊疗中有多收费滥收费嫌疑、出现诊疗事故、医院硬件设备出现故障给患者带来不便、非法行医等。

从技术上看,医方负面形象的常见刻画方式包括:

其一:标题中使用负面词汇。如《医院辩称套餐检查为明白收费》标题中的“辩称”给人以“狡辩”之感,虽然在正文里有医方对事件做出的解释、道歉或者是处理相关责任人的积极反应,但由于标题贴标签式的话语作用,使得医院的负面形象已经建立。

其二:在叙事结构顺序方面,首先突出叙述患方遭遇,最后陈述医方回应。“先患方后医方”或“先后果后解释”的叙事顺序,把医方置于一个被审视、被质疑的位置。

其三:通过叙述患者“受害”遭遇反衬医方“施害”行为。如《手足口病亡童疑遭医院误诊》一文叙述道:“戴女士认为,她到每家医院都曾问孩子是否患了手足口病,但医院均未作出正确诊断,应该对孩子的死负有责任。”这种构建医方负面形象的话语方式,实际上是在“同情患方”的社会语境背景下实现的。

结论

通过上文分析,我们可以对本文开头提出的研究问题做出如下回答:第一,媒体医疗报道的议题分布较为均衡,并没有明显偏向于纠纷类报道。第二,从本次研究数据来看,医方在医疗报道中未出现严重失声,“医方”作为消息源的引用频率仅低于“官方”。第三,与一般性认识不同,本研究并不支持“医方”在报道中被妖魔化的结论。从数据来看,报道中“医方”正面形象高于其负面形象的比例,但“医方”负面形象的比例要高于“患方”和“官方”。第四,虽然医疗新闻没有严重偏见倾向,但受社会语境、记者报道操作等因素影响,仍存在“系统性偏向”,即无法客观、平衡、公平地处理各方意见和各类议题。这种“系统性偏向”是通过特定的新闻生产机制,如负面词汇的选择、叙事结构、贴标签式的简单概括等方式实现的。同时,“同情弱者”的社会语境也在影响记者的认识框架和新闻选择。

新闻学理论认为:新闻的倾向性总是客观存在的,并通过“选择事实”和“编写新闻”而表现出来。但新闻报道的内容必须以尊重事实为基础。⑤当然,新闻“倾向性”必须站在“公共利益”的立场上。过分偏向意识形态或商业利益的新闻倾向就会变成宣传,将直接损害媒体的公信力。

对于医方而言,在责备媒体对医方进行“妖魔化”的同时,医方也应警惕“妖魔化”媒体的认识倾向。有调查显示:大多数医务工作者对媒体或多或少地表达了负面情绪,67%的医务工作者表示“不愿意”接受记者对于某个新闻事件的采访。⑥这样的认知显然不利于改善医―患―媒体间的紧张关系。在当今媒体环境下,对媒体的认识不能停留在感性的层面,不应再将媒体局限于单纯的舆论宣传工具来看待,而应对媒体本身的运作规律进行研究。唯有正确认识媒体,才能真正与媒体打好交道。

注 释:

①阿特斯兰德著,李路路等译:《经验性社会研究方法》,中央文献出版社,1995年版。

②Voakes,P.S,Kapfer J,Durpius D,&Chern D.S.(1996).Diversity in the news:a conceptual and methodological framework.Journalism Quarterly 73.

③曾庆香、黄春平、肖赞军:《谁在新闻中说话――新闻的话语主体》,《新闻与传播研究》,2005(3)。

④臧国仁(编):《新闻工作者与消息来源》,台北政大新闻研究所,1995年版。

⑤何梓华主编:《新闻理论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⑥董关鹏:《医院院长媒体关系实用手册》,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附录1《医院媒体应对与公共关系调查》。

(徐璐,北京大学新闻学硕士,北京大学医学部宣传部《北医》报记者、编辑;杜伟钊,北京大学法学学士、经济学学士,卫生事业管理硕士生,北京大学医学部宣传部办公室主任)

编校:张红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