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语文教学是医治学生想象力缺乏症的重要阵地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人民日报》曾以醒目位置刊载了《中国儿童想象力太差》的新闻调查文章。文章对于中国儿童想象力的忧虑,主要来源于最新公布的“我国城市儿童的想象力与幻想”的调查研究、教育进展国际评估组织对世界21个国家的调查等几项调查。在对抽样的从小学三年级到初中二年级1370名学生进行好奇心、想象力、挑战性和冒险性四个维度的创造倾向测验,想象力的得分最低。在被调查的我国中小学生中,认为自己有想象力的只占4.7%。在国际科学组织评选的“2001年全球重要科学发现100项”中,中国只有区区3项上榜,尽管如此,其中的两项还是与美国科学家合作完成的。而对于造成我们想象力缺乏的根源,文章则使用了一些专家的观点,主要认为“应试教育是罪魁祸首”和“传统文化的负面影响也不容低估”。
基于此,笔者仅就小学语文教学培养学生想象力问题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一、挖掘语言训练的想象力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一句至今也不算过时的话,叫“精讲多练”。这是叶老在谈到学生能力培养的时候说的。想象力理应是一种能力,也是可以培养的。当然,我们不能因为我们患有想象力缺乏症,就立即让我们的每一所学校每一周开一个课时或者多个的想象力训练课,这不仅不利于学生想象力的培养,反而会使想象力培养庸俗化,最终沦为一种劳而无功的应付各种检查评比的形式或花样儿。
普通心理学认为,想象是人在头脑里对已储存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选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它是一种特殊的思维形式。以“想象”为例,将抽象的“想象”和具象的“天空”联系起来,这就是想象。小学语文的语言文字训练中,这种情况很多,如使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语句,就是想象所致的结果。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日益得到尊重,教师把课堂研习的时间交给了学生,教师可以多让学生进行“好像”、“犹如”、“酷似”诸如此类句子的训练,有利于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二、童话故事具有无穷的想象空间
童话是一种文学体裁,童话主要是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夸张、象征的手段来塑造形象,反映现实生活。童话是具有浓厚幻想色彩的虚构故事作品。童话作品,具有先天的培养学生想象力的优势。
小学语文课本中,精选了不少古今中外的童话作品。以安徒生《卖火柴的小女孩》为例,这篇童话故事中,充满着神奇的想象力,这既是小女孩的想象力,更是安徒生的想象力,安徒生将自己的想象力附着在童话的主人公小女孩身上,让大年夜饥寒交迫的小女孩去幻想幸福,寒冷中幻想“自己坐在火炉旁”,饥饿中幻想着“从盘子里跳出来”“背上插着刀叉”“摇摇晃晃地向她走来”的烧鹅,悲凄中幻想着“挂着许多彩色的圣诞卡”“最大最美”的圣诞树,孤独中幻想到“朝着她微笑着”“那么温柔”“那么慈祥”的奶奶。让学生在课文的想象中感受安徒生想象的魅力和命运对小女孩的不公。《神鸟》也是一篇充满想象力的童话故事,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思考神鸟和那些前来捉它的人之间可能发生的故事,相互交流,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三、学生的想象来自于读写空间的拓展
我们要试图走出这种困局,只有在拓展上下狠功夫,即积极拓展学生文化视野和思维空间。有的专家认为,要鼓励学生多读像《十万个为什么》、《小灵通漫游未来》这样的科普读物。这是必要的。从学校来看,不能图书室和图书角锁起来,把图书当成一种摆设,应该让其充分地发挥作用,这是其一;其二、把学生阅读课外读物的时间还给学生,给学生创造更多的拓展学习的机会;其三、不要轻易地扼杀学生自己的想法,精心呵护学生自己的尽管还是有点幼稚的却是独立的思想;其四、考试中不要忽视检测学生想象力的试题,真正做到及时掌握和及时反馈学生想象力的真实情况,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其五、自办自编童话故事手抄报和黑板报,让学生拿起笔来,把自己想象力创作的故事发表出来,激发学生大胆想象的积极性。
综上所述,语文教学应紧紧把握住自身在想象力培养上的优势,只有学生的想象力得到张扬,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作者单位:四川省自贡市光大街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