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稳心颗粒治疗冠心病室性期前收缩的疗效观察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稳心颗粒治疗冠心病室性期前收缩的疗效观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目的 观察稳心颗粒治疗冠心病室性期前收缩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90例冠心病室性期前收缩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稳心颗粒1袋,3次/d,口服,对照组服用美西律150 g,3次/d,口服,治疗4周后观察临床疗效和动态心电图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3.3%,P

本院自2006年7月至2007年7月对70例室性期前收缩的患者服用稳心颗粒与美西律对比疗效的观察,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入选标准 入选病例均为哈尔滨市中医医院住院和门诊的室性期前收缩患者70例,24 h动态心电图为窦性心律,早搏次数>30次/h;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0例,男18例,女22例,对照组30例,男16例,女14例,70例患者中冠心病41例,风湿性心脏病4例,原发性高血压8例,肺源性心脏病7例,扩张性心肌病6例,病毒性心肌炎2例,无器质性心脏病2例。2组均除外急性心肌梗死,严重的不稳定型心绞痛,重度房室传导阻滞,洋地黄中毒,电解质紊乱,妊娠,肝肾功能损害,心功能IV级。两组性别、年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常规服用美西律150 g,3次/d,口服,治疗组给予稳心颗粒4粒,3次/d,口服,治疗4周后观察临床疗效和心电图的变化。

2疗效判断标准

2.1 室性期前收缩疗效判断标准 参照1995年卫生部颁布《中药新药治疗心悸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制定[1],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示室性早搏次数较治疗前减少>90%为显效;室性早搏次数较治疗前减少50%~90%为有效;室性早搏次数减少

2.2 临床症状的疗效判定标准 参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制定[2],采用尼莫地平方法,即(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以百分数表示,②临床痊愈:原有症状、体征基本消失,总积分减少>90%;②显效:原有症状、体征大部分消失或明显减轻,总积分减少70%~90%;③有效:原有症状、体征较治疗前减轻,总积分减少30%~69%;④无效:原有症状、体征无好转,总积分减少

2.3 统计学方法 等级资料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P

3 结果

3.1 两组患者室性期前收缩疗效比较,见表1。

3.2 两组患者临床症状的疗效比较,见表2。

4 结论

室性期前收缩常见于冠心病、心肌炎、风湿性心脏病,临床常见的抗心律失常药治疗室性期前收缩虽然有一定的疗效,但是迄今现有的抗心律失常药物都有程度不等的致心律失常作用。目前研究认为理想的III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应是延长心肌复极化和动作电位时程,呈频率依赖性,即在心动过速时呈较强的抗心律失常效应,而在正常心率时对心肌复极化无影响,目前尚无此种药物[3]。抗心律失常药对心肌及心脏传导系统的抑制作用,限制了临床使用,因此寻求疗效好,不良反应少的抗心律失常药是长期以来研究的重点。中医络病理论认为,心悸(室性期前收缩)主要系气阴两虚导致心络的络虚不荣(经络之络)和络脉瘀阻(脉络之络)所致。络虚不荣则心神失养;络脉瘀阻日久化热,虚火内扰心神导致心神不安。稳心颗粒是根据中医理论研制的中医复方制剂,主要有人参、麦冬、丹参、甘松、南五味子等组成,具有益气养阴、活血通络、清心安神的作用。可多途径、多环节、多靶点阻断室性期前收缩的发生,其中人参、麦冬、五味子(生脉散)益气养阴以治发病之本;桑寄生补宗气、助心气,配山茱萸、酸枣仁养血安神,上药合用补络中气血;丹参、赤芍、土元、甘松益气活血通络,佐以黄连清心安神、龙骨镇静安神。诸药合用益气养阴、活血通络、清心安神。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方中多数药物有良好的抗心律失常作用。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稳心颗粒对氯化钙哇巴因、乌头碱所致的心律失常均有明显的保护作用,能够减轻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的心律失常程度,可明显降低动脉血压、冠脉阻力、心肌耗氧量和耗氧指数[4]。

在临床观察中,笔者体会到,除了药物应用,护理工作对心律失常的治疗占据不可缺少的地位,心律失常患者的不良情绪变化,恐惧和焦虑可加重心律失常的发生频率。因此,在治疗中,除常规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外,同时护士采用心理护理手段安慰患者,以谦虚、礼貌、亲切的语言及落落大方的仪态与患者沟通,消除其紧张恐惧的心理,可明显的减少各种心律失常的发生。

本研究结果显示,稳心颗粒对不同病因的室性期前收缩控制率为87.5%,症状改善率为95%,疗效优于美西律。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治疗心悸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5:91-94.

[2] .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68.

[3] 陈修.心血管药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467.

[4] 吴以岭,络病学.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281-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