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李泽厚主体性实践美学探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李泽厚主体性实践美学探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作者简介:杨芳,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2011级研究生,文艺学文学批评方向.

摘 要:李泽厚是继朱光潜之后的我国又一位美学大师,在50年代的美学大讨论中,以不同于吕莹、高尔泰的主观说与蔡仪的客观说而从主体实践的角度,脱颖而出,开创了美学研究的又一个视角与维度。本文则以李泽厚“主体性实践美学”这一概念命名为切入点,从“主体性”“实践论”“美学”三方面探讨梳理其主体实践美学的思路、相关概念、命题等,并在此基础之上提出自己的认识与迷惑之处。

关键词:主体性实践,心里本体,美学

综合李泽厚先后出版的的一系列作品的相关观点,其美学观点主要就是以人类主体性实践本体为基础和主线,来谈美学、美、美感以及艺术等问题的。可以说抓住了李泽厚的主体实践的哲学观点,就抓住了其主要或者是全部的美学思想,就会比较容易理解他的许多观点和看法。以下,我们就具体分析李泽厚的主体性实践美学诸多概念和观点。

美学,有多种说法,大体包括美、美感、审美对象、审美本质等的研究,至少需要有关美的哲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的知识;李泽厚的实践美学则是人类学历史本体论的美学部分,是从哲学的角度谈论美学;而“主体性”,是从美学与外在社会关系转向人,对产生美本身的研究。

一、由工具本体到心里本体的实践论

李泽厚对美的研究是从审美对象、审美性质和美的本质三个层次上去理解的,其最有成就的主体实践美学主要就是美的本质的研究。早在古希腊时期就有关于美的柏拉图之问,美不是陶罐、竖琴也不是少女,是美之为美的东西,即美的理念,但理念毕竟是一个不能让人很明白的东西,所以几千年后的我们仍为这个话题所迷惑。其实柏拉图所探讨的美是关于美的普遍必然的本质和根源问题,李泽厚的主体性实践美学也恰恰回答的是这个问题。

李泽厚认为美、美感只有人类才拥有,动物是没有的,而这种对美的认识根源就在与人类制造、使用工具的实践活动,从而使人类在诸多方面与动物区别开来。这种制造、使用工具的实践活动,在动物性本能的基础之上有了属于人类自己的最初的感知觉、,长此以往,形成“理性的内化”、“理性的凝聚”,进而“理性的积淀”,即知情意。也就是“人类以其使用、制造、更新工具的物质实践构成了社会存在的本体(简称之曰工具本体),同时也形成了超生物族类的人的认识(符号)、人的意志(伦理)、人的享受(审美),简称之曰心里本体或情感本体”。①

工具本体塑造“自然的人化”,而情本体则是“人化的自然”。工具本体是产生情本体的前提,没有工具本体也就无所谓情本体;“自然的人化”与“人化的自然”亦然。“自然的人化”分外在自然的人化和内在自然的人化。首先是人类在使用工具实践之中,根据客观自然规律和主观目的,经过劳动改造自然,使客体变成美的现实,在这过程之中去把握、发现人与自然同构的各种形式、结构、比例等;当人类改造自然的本质力量达到一定自由状态时,就能有能力把自己的情感投射在客体,欣赏暴风雨、沙漠、奇林怪石等未经人类改造过但“被掌握了的规律性”的自然美,即外在自然的人化,是美形成的本质。其次是内在自然的人化,其也是在人类的工具劳动实践中不断形成区别于动物性的感官与,为形成美感做了铺垫。在劳动过程的长期积淀,人类形成了能够听音乐的耳朵,欣赏绘画的眼睛以及永恒的爱情,这都是动物本能的听看及所不能比拟的,这种区别且高于动物性本能的感知、理解,想象、情感,即所谓“新感性”,是在工具本体主体实践基础上形成的心里本体,充满了丰富的社会历史内容,例如中国的乐感文化与实用理性②。其实,用李泽厚的话来说,情本体来源于“积淀”,千百万年来,在自然人化的积累当中,内化为无意识的宝贵精神财富。最后“人化的自然”则是这种心里本体的结果。心里本体的最高层次是“天人合一”,情感积淀到一定程度,往往寻求人性的回归,达到物我相同的状态,人类的目的性服从客观的规律性,通过与自然的友好相处、欣赏以及返璞归真达到心灵的宁静,心理情感的归一。

工具本体到心里本体,自然的人化是其过程,起着桥梁作用,工具本体通过社会意识形成和影响着心里本体,而美感、审美等又是心理本体的一种表现,因此我们在追寻美的本质与根源的时候就会由心理本体上溯到工具本体,这种工具本体体现的正是人的主体实践的能动性。

二、具有人类群体性的实践主体

在李泽厚的主体性实践美学里涉及一个主体性的问题,这个“主体”是指整个人类还是个体?比如,对于“本质力量对象化”这个词,好多人理解为只要把个人的情感投射到客观对象,那么就是本质力量的实现了,其实不然。《美学四讲》里李泽厚给了一个明确的说法:“不是个人的情感、意识、思想、意志等‘本质力量’创造了美,而是人类总体的社会历史实践这种本质力量创造了美。”③很明显,这里的主体指的是整个人类总体的主体性,所有关于人的概念都是从这个层面出发的。

李泽厚的“主体性”包含了两个双重结构:“第一个‘双重’是:它具有外在的即工艺―社会的结构面和内在的即文化―心理的结构面。第二个‘双重’是:它具有人类群体(又可区分为不同社会、时代、民族、阶级、阶层、集团等等)的性质和个体身心的性质。这四者相互交错渗透,不可分割。”④四个方面中,李泽厚从哲学上强调:“人类群体的工艺――社会结构面是根本的起决定作用的方面。”⑤前面已经提过,只有人才能欣赏美,其中心里本体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这种区别于动物性的能力来源于人的社会实践,也就是工具本体的过程,形成了超生物族类的知情意。人类的初始阶段与动物无异,但是通过在使用工具的劳动实践过程中,在外在自然人化的同时也进行着包括感官人化和人化在内的内在自然的人化,这种变化都是通过在格式塔心里学派同构说基础上的“积淀”来完成的,即“人类(历史总体)的积淀为个体的,理性的积淀为感性的,社会的积淀为自然的,原来是动物性的感官人化了,自然的心里结构和素质化为人类性的东西”。⑥这种积淀具体表现在认识、伦理和情感三大领域,其中情感部分就是李泽厚所说的“新感性”,充满了丰富的社会历史内容。

对于主体性的研究,因为涉及到主体心里本体,李泽厚不仅从哲学层面进行论述,也非常重视和主张从心里学方面的研究,进行审美心理学的探讨。在其许多理论著作里,他都谈到了美学这门学科还都需要伴随着今后脑科学或心理学研究的进步才能前进和解决。其中在主体的审美过程和结构当中是审美注意到感知、理解、想像、情感心里四要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才产生审美愉快即美感,且这种心里各要素的不同比例的配合都可以形成丰富且多样的美感。当然除此之外,主体生活环境、文化修养等也都起着重要作用。这些都是从主体的内部着眼,分析其区别于动物性产生美感或者情本体的能动作用的原因。可以说,在主体实践美学中,主体性起着主要作用。

以上的主体性都是作为人类整体的主体性而言的,但这并不与个体相矛盾冲突。“个体的这种主动和独创可以是对群体的既成事实和心理积淀的挑战、变革和突破,而当这种挑战、变革和突破逐渐为群体所接受或普遍化时,它便恰好构成群体心理的事实和革新”⑦,这是这个体偶然间特殊的异,经过实践的检验之后成为群体的共同认同,再融入到已经化为无意识存在的先民的普遍感,继续推动者人类群体整体主体性实践的发展前进。

三、对美学学科研究的一家之言

美学到底能不能成为一门学科,美学史上曾经有过一段很长时间的争论。黑格尔《美学》里认为艺术美是诉诸情感的,不属于思考的范围;艾椰尔认为美学是一种感性情感的表现,并不像科学那样具有真理性和客观性,只是一种情感反应;接着就是维特根斯坦从语言分析的角度,进行元批评。除此之外还有美学等同于社会学,马克思主义美学等的研究。

然而李泽厚对美学的看法则是多元化,美学是“多层次、多侧面、多角度、多途径、多目标、多问题、多要求、多方法,相互补充,互相完善”⑧,分为哲学美学、历史美学、科学美学(基础美学、实用美学)三大类,每个大类又分为好多小类,各类别之间又相互渗透,极为繁复,是哲学、心理学、社会学三者的结合,没有任何统一或单一的美学,所以李泽厚就从哲学的角度给了美学一个说法:美学――是以美感经验为中心,研究美和艺术的学科。李泽厚的主体性实践美学主要是受到了康德、黑格尔、弗洛伊德、海德格尔、荣格、马克思主义等学说的影响,其理论的许多来源都可以看到这些思想家的痕迹。他认为,美学首先是哲学美学,美学之所以与哲学共同的魅力是因为都深入到了人类生存、发展变化的本体论问题,都涉及到人生及真善美,这些都是只要人类存在就不会陨灭的渴求和探索,且不断变化万古常新。在哲学美学思考的基础之上,又吸收了马克思《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由于历史原因未被实行和重视的美学部分的论述,美学是艺术与社会功利的一种关系――社会功利论。通过对分析美学的思考,提出区别于动物性的不是语言,而是物质生产的社会实践活动,语言只是在实践基础之上衍生出来的一部分。认为美学不是分析哲学里的语言,也不是心理学的感觉,而是以人类学的角度从实践出发来认识人,即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论,是从康德到席勒再到马克思的线索,而这条线索的贯穿是对感性的重视。首先是作为历史总体的人类学会使用制造工具从事实践生产活动,在生产过程中充分发挥人类的主体性,这种主体性包括客观方面的工艺-社会结构,主观方面的文化心理结构;其次,在符合规律和目的的主体实践过程中通过外在自然的人化和内在自然的人化,“内容积淀为形式,想像、观念积淀为感受”⑨才形成了工具本体的另一个侧面心里本体或者说是情感本体。所以当人们在欣赏美或获得美感的时候总是以感性的形式为表现特征,省略或融化了理性。

因此从主体性实践美学的角度谈美,美学就不是研究审美对象,不是科学解剖审美经验,也不是分析词语的元批评,而是对美的感性直观的把握,建立起新感性,将人性的情感心里作为本体的研究和探索,这些都具体体现在李泽厚对美、美感和艺术的解说之中,成为区别于历史上或者同时代的其他有关美学研究的一家之言。

四、李泽厚主体实践美学的意义及反思

李泽厚的主体性实践美学足足影响了一代人,包括现在的美学研究也还未曾超出李泽厚的视角。其主体实践性美学是从哲学的角度来看待美学的,却折射出了社会学、伦理学、心理学、语言学等甚至是科学的光芒,观点的阐述有如此广博和深入的根基,并非是纯粹形而上的哲学思辨。

回顾美学大讨论时的学界,当人们的美学观还停留在反映与被反映的层面争论不休的时候,李泽厚《批判哲学的批判》却根据研究的理论与事实提出了自己的主体实践论,在当时引起了不小的反响。进入真理与标准问题讨论之后,哲学界掀起了人道主义与异化问题的讨论,李泽厚主体性的实践美学则在其中起了指导和推动作用。此时《康德哲学和建立主体性论纲》、《关于主体性的补充说明》发表,“文章在中国学术界引起了一场学术地震……成为80年代重新开始的现代性启蒙的思想理论基础。”⑩通过对人主体性的关注,被异化和分裂的人被重新发现,重新找寻到自己,每个人都可以是艺术家,都可以有审美体验,从而不再迷惑迷茫,重拾了那个时代背景下人的本质力量的信心。

李泽厚的“工具本体”,根据现代的语境就是科学技术的发展,所以他是相当重视科学技术发展的,与那些批判科学技术带来人的异化,从而彻底否定科学技术的观点是相反的。真的是科技带来人的异化吗?任何事物都有两面观。科技值得提倡,且仍然是“第一生产力”,但面临科技带来的负面影响,也是值得我们深入反思的,所以李提倡在发展科技的同时建立情本体,恢复或唤醒千百年来人类的文明,修整自身同时在积淀中继续积淀、发展。工具本体与情本体共同达到一个新的高度,这才是真正的人类要走的道路,正像王柯平所言,李泽厚的思路中“潜含着一种普世或世界主义的精神关切。”B11

李泽厚的主体性实践美学有其积极的理论贡献的同时也暴露了自身的缺陷。

首先是视角问题,他的主体实践美学是建立在哲学视角之下的,是以哲学的眼光来看待美学、美的根源、本质,且重在前者。虽然,我们也能在其理论中看到许多社会学、心理学、伦理学等的东西,但他并没有深谈,只是站在哲学立场泛泛而谈而已。客观来讲,这并不能排除其理论基础有广度却没有深度,所以才会说主体实践美学是李泽厚的一家之言,我们期待站在其它的视角来看待美学的研究,很可能会有更多的发现。其次,是美的根源和本质问题。我们发现主体性实践美学回答的是美的根源问题,整个理论都是在讨论美是怎么来的,为什么会有美感,是从源头上谈美的,而不是什么是美,把美的根源与美的本质混淆。再次,他实际上并没有超出马克思哲学美学的领域。许多词汇如“客观与主观”“理性与感性”“普遍与特殊”等等,并没有跳出马克思哲学圈子,正如他在《美学四讲》里所说,他只是发现和提醒大家关注马克思哲学里面除了阶级论而被忽视的理论,如马克思在手稿中也强调过精神文明建设和主体实践等的问题。如果说李泽厚的哲学美学有什么可贵的地方的话就是他对马克思哲学美学常规视角的发现,从而拓宽了马克思哲学在人们眼中的视域。